项羽江东指的是现在什么地方

项羽为什么不过江?
2个回答2023-10-23 16:29
因为他当年起兵带出来的饥迟八千江东子弟,死光了。过江的没肢肆话,八千人枯轿的爹妈问他要儿子,怎么还人家?所以不能过。
项羽不过江东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2:53

项羽不过江东的故事?

鸿沟分天下之后,项羽返回彭城,刘邦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命韩信在九里山垓下设伏夹击项羽,史称垓下之战。那一夜悲歌吹散八千子弟兵。只剩二十八名勇士。项羽带他们突出十面埋伏时,只剩项羽孤身一人,逃至乌江,乌江亭长曰:足下可是项羽项霸王,老朽知道霸王战事不利特来接应,江东虽小亦有千里,霸王凭勇武招募兵士东山再起。项羽曰:勇武又如何,天数己定,奉刘邦为真主,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又想到自己兄弟死的死、逃的逃,而且虞姬也死了,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将乌骓马交给亭长,自刎而死。

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过了江东又如何呢?
3个回答2023-10-21 16:16
过了江东他也未必能够卷土重来,江东子弟未必还肯追随他,就算追随也未必能赢
为什么项羽不过乌江呢?
2个回答2022-12-04 01:28
可能是因为心中存有傲气,失败让他丧失自信
还可能是觉得对不起江东父老,自己了结,也不枉一世英名
还可能是为了爱情,自己挚爱离开人世,
简单介绍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0:54
项羽不肯过江东有一定的理由,当年,他率领江东子弟推翻暴秦。建立西楚。成为一代霸王。

由于自己的失误,使江东子弟为自己而亡,觉得无颜见父老乡亲。再加上虞姬之死,悲伤过度。

终于自刎。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1:10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如下: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大战,刘邦一方由韩信指挥作战,项羽方战事不利,韩信再让士兵们唱楚歌,让项羽的士兵思乡厌战,最后项羽军大败,携800骑往南边逃跑,等到项羽跑到了乌江边上时,项羽觉得自己没有颜面去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

不肯过江东的出处
“不肯过江东”出自是宋代女词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除此之外,辛弃疾的《浪淘沙》中,亦有“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的表达。

项羽是谁
项羽原名项籍,在秦朝末年成立起义军,反抗秦朝。在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名,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而后刘邦从汉中出兵,与项羽军对峙四年,掀起楚汉之争。最后项羽在垓下之战为刘邦所败,逃到乌江后自刎而死。
项羽所说的无言以见江东父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8 19:47

垓下之战,项羽惨败,突围至乌江边时,亭长劝他渡江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他说了两句重要的话,一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结果在乌江边自刎,年方31岁。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放弃希望?原因就在于他对失败的看法。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失败,而是他怎么解释

简单介绍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6 00:12

鸿沟分天下后,项羽反回彭城,刘邦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命韩信在九里山垓下设伏夹击项羽,史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夜悲歌吹散八千子弟兵。只剩二十八名勇士。项羽带他们突出十面埋伏时,只剩项羽孤身一人,逃至乌江,乌江亭长曰:足下可是项羽项霸王,老朽知道霸王战事不利特来接应,江东虽小亦有千里,霸王凭勇武。招募兵士东山再起。项羽曰:勇武又如何,天数己定奉刘邦为真主,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又想到自己兄弟死的死、逃的逃,而且虞姬也死了,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将乌稚马交给亭长,自刎而死。扩展资料:项羽生平典故介绍:1、取而代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2、先发制人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209年9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3、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秦损兵折将,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羽所说的无言以见江东父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18:25
项羽起兵过江带了8000江东子弟,现在一个人回去,无颜啊! 江东父老指家乡人.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从垓下兵败后,率壮士骑兵800多人突围南奔,败退至和县乌江时,仅剩下20多人。项羽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在江边自刎而亡。由此引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落败英雄的动人故事。



项羽本来想带家乡的年轻子弟一起干一番事业的,结果兵败,手下死了不少。那些他从家乡带过来的士兵很多都死了,他没有脸面回去见那些士兵的家人。因为当时他的家乡在江东,所以是江东父老。

意思就是没有脸回去见家乡人。 霸王太要面子了,如果他回去,可能会卷土重来,但是他所带出来的人全部战死了。没脸面见家乡父老,不然怎么叫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呢。。
简介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3:52
 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认为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将战争结束,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但是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项羽为何乌江不渡\?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但至今难有定论。


答案补充
如果你还觉得多,那就看看这篇吧:

项羽即使回到江东,东山再起,也无法与刘邦抗衡了。坑埋20W秦军,火烧阿房宫已经失尽天下民心。而且他无论气概和才能都胜过刘邦,可惜不够韧性。剑磨的过于锋利,虽然好用,但也容易被折断。终归会有一败。而且以刘邦之心恐怕也容不得项羽东山再起,一定会乘胜追击。手下又有韩信,张良等军事人才。项羽几乎是没有翻身之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