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散步环节行走儿歌

论述幼儿散文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和环节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7 02:22

论述幼儿散文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和环节: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

一、选择适合的散文教学内容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内部驱动力,是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部分。因此,在散文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该是幼儿感兴趣,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能充分吸引幼儿,这样的就非常受孩子的欢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高。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给幼儿提供的诗歌就不应只限于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内容,而应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的,以及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启发幼儿思维和想象、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内容。

二、制定确切的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懂得根据幼儿教育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的散文教学目标,如道德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情感的体验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从知识、情感、能力综合考虑制定目标。比如《落叶》的教学目标,既有理解诗歌内容的要求,又有培养迁移能力、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具体而明确。

三、运用灵活的散文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朗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四、整合多种领域的活动内容在散文教学中,可以进行综合性主题活动,即围绕某一诗歌散文作品,结合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途径开展活动。如以诗歌为中心开展欣赏、朗诵、表演、制作、绘画、音乐等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妈妈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公园里散步
1个回答2024-03-04 18:21

这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

你和妈妈上街散步、和妈妈走散了、找不到妈妈了、你怎么办呢?
1个回答2024-03-02 03:34
打她电话,打不通再打亲戚朋友电话或者她的好朋友的电话,都找不着就找来姐姐姐夫老婆,我们分四个方向去找她老人家,再想想她可能去哪了!超过24小时,到派出所报人口失踪。
幼儿园小班 (餐后散步)活动环节
1个回答2023-12-05 19:59

幼儿园小班餐后散步活动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餐后散步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消化。在用餐后,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幼儿的身体更好地消化食物,避免消化不良或积食等问题。同时,散步也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其次,餐后散步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在散步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树木、花草、小鸟等自然元素,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此外,餐后散步也是幼儿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的好时机。在散步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总之,幼儿园小班餐后散步活动环节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探索学习和社交情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重视这一环节,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幼儿园小班 (餐后散步)活动环节
1个回答2024-01-07 23:14

一、“一条长线”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多种玩儿法,使幼儿每天都能在动脑、动口、动脚的多部位锻炼中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散步目的。

1、“小猴走钢丝”(钢丝就是地上贴的一条长线)

这个比较传统的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平衡游戏,但玩儿两遍之后,孩子们就开始厌烦了。这时,如果教师及时引导孩子创新游戏玩法,增加游戏的难度,使之多样化,就能重新调动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如:提供易拉罐、沙包、塑料圈等辅助材料,孩子们就能创新出“顶沙包走钢丝”,“障碍走钢丝”等带有难度的玩法,使幼儿在有趣的多样化游戏中达到快乐散步的目的。

2、游戏“测量长线有多长”

同样是“一条长线”,如果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孩子们,我们测量一下这条长线有多长?”孩子们会七嘴八舌的说出多种测量方法,如用尺子、跳绳、积木等工具量,最后我提议:“用小脚量”(可以达到数步的目的),要求是脚尖顶着脚跟走,一遍走过之后。

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每个人的步数都不同,教师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步数不同?”通过第二遍尝试,孩子们总结出:

①脚大步数就少,脚小步数就多。

②两脚顶紧走,步数就多,拉开距离走,步数就少。孩子们一遍一遍的尝试,总有不同的发现,在游戏中,即达到了散步的目的,又丰富了测量知识,还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满足了大班幼儿的自主性。

二、通过“大带小”活动,饭后在散步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发展起语言交往能力。

午餐后引导孩子们两人一组牵着一名弟弟妹妹的小手,在走廊里散步,边走边给弟弟妹妹讲周围墙饰、小画廊,带着弟弟妹妹“走迷宫”“走钢丝”,新入园的弟弟妹妹忘记了哭闹,平时总喜欢追逐打闹的男孩儿们,变得异常“温柔”“耐心”,好一幅温馨、和谐、充满爱心的画面。

散步后,孩子们把弟弟妹妹送回班中,自己回班悄然入睡。通过这种大带小的散步活动,使孩子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在照顾弟弟妹妹的同时,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发展了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

扩展资料;

幼儿园的特性;

一、基础性、启蒙性

从教育体制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实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三、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

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四、潜在性

与中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当然,中小学课程也存在隐性课程,但毕竟显性课程的力量要强大的多。

幼儿园小班 (餐后散步)活动环节
1个回答2024-01-12 11:25

一、“一条长线”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多种玩儿法,使幼儿每天都能在动脑、动口、动脚的多部位锻炼中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散步目的。

1、“小猴走钢丝”(钢丝就是地上贴的一条长线)

这个比较传统的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平衡游戏,但玩儿两遍之后,孩子们就开始厌烦了。这时,如果教师及时引导孩子创新游戏玩法,增加游戏的难度,使之多样化,就能重新调动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如:提供易拉罐、沙包、塑料圈等辅助材料,孩子们就能创新出“顶沙包走钢丝”,“障碍走钢丝”等带有难度的玩法,使幼儿在有趣的多样化游戏中达到快乐散步的目的。

2、游戏“测量长线有多长”

同样是“一条长线”,如果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孩子们,我们测量一下这条长线有多长?”孩子们会七嘴八舌的说出多种测量方法,如用尺子、跳绳、积木等工具量,最后我提议:“用小脚量”(可以达到数步的目的),要求是脚尖顶着脚跟走,一遍走过之后。

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每个人的步数都不同,教师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步数不同?”通过第二遍尝试,孩子们总结出:

①脚大步数就少,脚小步数就多。

②两脚顶紧走,步数就多,拉开距离走,步数就少。孩子们一遍一遍的尝试,总有不同的发现,在游戏中,即达到了散步的目的,又丰富了测量知识,还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满足了大班幼儿的自主性。

二、通过“大带小”活动,饭后在散步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发展起语言交往能力。

午餐后引导孩子们两人一组牵着一名弟弟妹妹的小手,在走廊里散步,边走边给弟弟妹妹讲周围墙饰、小画廊,带着弟弟妹妹“走迷宫”“走钢丝”,新入园的弟弟妹妹忘记了哭闹,平时总喜欢追逐打闹的男孩儿们,变得异常“温柔”“耐心”,好一幅温馨、和谐、充满爱心的画面。

散步后,孩子们把弟弟妹妹送回班中,自己回班悄然入睡。通过这种大带小的散步活动,使孩子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在照顾弟弟妹妹的同时,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发展了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

扩展资料;

幼儿园的特性;

一、基础性、启蒙性

从教育体制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实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三、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

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四、潜在性

与中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当然,中小学课程也存在隐性课程,但毕竟显性课程的力量要强大的多。

散步:走路:赶路
1个回答2024-03-12 03:51

C

幼儿餐后散步的重要性和意义
1个回答2024-03-16 19:55
幼儿餐后散步,可以帮助消化,让食物更好地吸收,还可以长个子,睡觉好。
幼儿园散步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1 22:45
  篇一:幼儿园小班散步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不同性质,并随着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

  2、探索散步动作,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的反应。

  3、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的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活动准备:

  《小朋友散步》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我们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已经学会了好多好多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用好听的声音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二、谈话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呀?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

  三、感受乐曲性质。

  1、 接下来老师又要请小朋友仔细地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几段?每一段是不是一样的?

  提问:你听出来有几段?

  2、 请你们再听一听前后两段有什么不一样?

  提问:前后两段是不是一样的?

  四、探索散步动作。

  1、老师先请小朋友来听听第一段慢的音乐,你听了这段音乐想干什么?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2、有的小朋友听了这段音乐想去散步,好的,那谁来做做散步的动作?你还可以和谁一起去散步呢?

  3、我们来听着音乐做散步的动作,看到漂亮的花儿可以向花点点头,问好等。

  4、小朋友在散步时突然天气有变化了,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打雷了、下雨了小朋友心里怎么样?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5、我们来听着音乐做打伞、跑回家的动作。

  五、完整游戏。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来完整表演了,散步时和小朋友保持距离,不碰撞。

  六、和家长同台表演。

  接下来小朋友来请你们的爸爸或妈妈上来听着音乐一起来散步好吗?
幼儿园餐后散步要求
1个回答2024-02-09 07:54

1、 组织幼儿散步前应排好队,清点好人数。

2、 提醒幼儿上下楼应注意,靠右,且有序安全慢行,注意脚下台阶,做到推挤、则闹蔽不拉扯。

3、 老师应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动向,不能让幼儿超出视线范围。

4、 让幼儿在一定弯山范围内活动。散步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能捡食地上的东西,如果发现幼儿捡食地上孙州的东西,应及时制止或让吐出,若已吞入口中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5、 散步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幼儿洗手,然后清点好人数,排好队,有序地进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