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儿歌早教英文绘本

清代绘画的早期绘画
1个回答2024-06-15 16:26

郑燮 《竹石图》 竹子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很早。唐、五代纯以浓墨画竹,至北宋文同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苏轼及后朝的赵孟頫、王绂等皆以此为宗,以写实为主:竹竿较粗,竹叶较细,结构比例准确。至清代郑燮为之一变,独创“板桥竹”,造型削繁就简。竹竿细挺有韧性,而叶肥如柳、桃叶,具不似之似妙,而且竹子虚心自强、劲直向上的品性,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寓意。 《竹石图》修竹数枝,秀石几块,形简而意足,是板桥六十二岁的作品,‘总观全局,气势俊朗萧散,卓然不群。竹自姿致疏落,顾盼有情,石则拔地直耸,瘦硬秀拔,笔致灵动疏爽,竹浓石淡,浓淡辉映,妙趣横生。题画行款独具特色,大小、正斜、疏密、浓淡灵巧有致地排列起来,使诗书画和谐地融在一起,增强构图的形式美,并通过题跋,表露出自己的思想及创作动机。 “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无竹,则留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渐老年兄属,乾隆甲戌重九日板桥郑燮画。”钤“七品官耳”、“丙辰进士”印。
约自顺治至康熙初年。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为代表。
四王画派主要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4人,有时亦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他们大都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摹古,推崇元四家,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由于“四王”社会地位显赫,交游广、门生多,在士大夫中影响大,其艺术旨趣又受到统法者赞赏,因此,被视为画坛正统派,影响所及,直至近现代。他们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较深厚的笔墨功夫,在笔墨、构图、气韵、意境等方面,也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尤其是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技法,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然而,他们忽视师法自然,回避现实生活,缺乏具体感受,致使作品大多单调、空洞,缺少生气和新意,阻碍了他们取得更高成就。“四王”之中,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更重笔墨,主要宗法黄公望。王原祁被称为娄东派首领。王□尚能体察自然,并兼容各家技法,面貌比较多样,后世称其为虞山派首领。四王画派至清代中期,影响遍及朝野,宗娄东派的有黄鼎、唐岱、董邦达、方士庶、张宗苍、钱维城等人。属虞山派的有杨晋、李世倬、宋骏业、唐俊、蔡远、顾□等人。此外,还有“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后四王”(王三锡、王廷周、王廷元、王鸣韶)等。
明末清初,聚集于江南地区的一批遗民画家,呈现出与正统派相左的艺术追求。南京的金陵八家,以龚贤为首,包括樊圻、高岑、邹□、吴宏、叶欣、谢荪、胡□,他们遁迹山林,洁身自好,重视师法自然,主要描写南京一带风光,揭示山川之美,抒发真切感受,广泛学习前人之长,以扎实的功力求突破成规,创立新意,风格虽各有不同,但均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同时,称誉南京的还有陈卓、王概、柳□、张风等人。
“四僧”是指石涛、朱耷、石□、渐江 4人。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4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他们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其中石涛、朱耷成就最为显著。石涛的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构图大胆新颖,笔墨纵肆多变,格调昂扬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朱耷以花鸟画著称,继承陈淳、徐渭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作品往往缘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国亡家破之痛。笔墨洗练雄肆,构图简约空灵,景象奇险,格调冷隽,达到了笔简意赅的艺术境地。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影响重大。石□的山水从黄公望、王蒙变化而出,以真景为粉本,描绘重山复水,繁密而不迫塞,用渴笔秃毫层层皴染,厚重而不板滞,具有雄伟壮阔,苍茫浑厚的气势。与石涛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号青□道人)并称“二□”。渐江的山水取法倪瓒,多绘名山大川,尤善写黄山真景,构图简洁,丘壑奇倔,干笔渴墨劲峭整饬,境界荒寂,富有清新静穆之致,真实地表现了名山之质。他与石涛、梅清有黄山派之称,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形成了新安派。
清初至康熙(1662~1722)年间,还有一些画派、画家各擅其能。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以极似求不似,风格清新淡雅,影响广泛,被称为常州派或南田派。袁江的界画结构精微,气势雄伟,为清代界画名家,其侄袁耀承其画风,有袁氏画派之称。其他地方性流派还有罗牧的江西派、蓝孟、蓝深的武林派等。另外还有禹之鼎、王树□、谢彬、上官周等人,善画人物、肖像。周□、张穆善画龙、马,傅山、普荷、法若真、黄向坚等善画山水,均负有时名。

绘本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故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21:58
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国王、王后、还有王子来看小男孩,可是小男孩不在家,接下来每天,他们都带着新的成员来,皇家卫兵、皇家厨师、皇家理发师、皇家小丑,全体出动,可是小男孩总是不在家。一直到星期天,他们才终于见面,原来他们只是想和小男孩说声“你好”。
但直到翻开最后一页,谜底才能真正揭晓。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家里,怎么会有国王、王后、王子率着全体王宫成员来拜访呢?答案将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书以非常独特且极富艺术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展现了一个小孩情趣盎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1岁8个月宝宝有哪些早教绘本推荐
1个回答2024-02-12 01:40
《婴儿画报》0-3岁
《蒲蒲兰系列绘本》1-3岁
另外可以自己准备认知图卡。
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是?
1个回答2024-01-29 19:05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绘画就是洞穴壁画

是C
中秋节绘画作品
1个回答2024-01-30 09:06

画上月亮、石榴树、葡萄架,家人喝茶赏月吃月饼

中秋绘画作品
1个回答2024-01-23 03:10

行不行呢?就这样了。


中秋节快乐绘本
1个回答2024-01-18 15:11
1 《中秋节快乐》绘本 书名:《中秋节快乐》 作者:文/图 孟亚楠 译:/ 标签:亲子 推荐人群:2-6岁 导读:每一个孤独的身影都会被这天的月光照亮心房;每一颗温暖的心灵都会将一份温柔与温暖传递下去 注:以下为试读内容

123

中秋节绘画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29 03:08
先画天上的圆月,在画月中的嫦娥。画几块月饼,再画几个人,坐在桌边。
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
1个回答2024-01-29 16:38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正处在由萌芽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1)中国画的基本特征至战国开始呈现出来,以线造型,线条运用已比较成熟,设色虽未脱离平涂的初起阶段,但渲染技法已开始使用。人物形象注意动态表现,五官表情尚无力作细致描绘。这是早枯拦期绘画不可避免的缺点。

  (2)春秋战国绘画受到社会实用功能制约,题材和手法都要受到限制,但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匠师已熟练地掌握了写实和虚拟的手法,用于描绘不同的对象。

  (3)构图和技法处在幼稚阶段,匠师还没有掌握透视法则,处理形象的前后关系,通常采取上下层隔开的形式:上层表现远,下层表现近。形象角度只有正面和正侧面两种,没有半侧面形象。这种手法直至汉代仍在沿用。但战国时已出现了透视画法的尝试,例如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漆奁画面描绘正侧面车马形象,辕和马的画法已是近视线的一匹马绘全身,稍远的则在它身后显露出头和脊背,比起一些镶嵌图像中将四匹马平列在车辕上下,上侧两匹足朝天,下侧两匹足朝地的办法,明显进步了。战国末至秦的咸阳宫壁画的车马,也已采用这样的构图。

  (4)由于绘画用场日益扩大,特别是在装点统治者的生活方面越来越显示它的作用,引起政治家和哲学家的关注,绘画活动被用来阐述政治观点和哲理。如韩非子关于画“狗马难、鬼魅易”的论述;记述漆工花三年功夫“画荚”,初看败败逗与一般漆器无别,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时放到特制的窗口前对照太阳观看时,发现荚上有龙蛇车马之状,非常壮观。又如楚国诗人屈原对着祠庙里的大型壁画,联系自己的遭遇,对天发问,写成千古名篇《天问》。再如庄子描写宋国画史“解衣磅礴,裸”,舐笔和墨作画时的心态,也是重要的绘画史料。

  公元前 21世纪至公元前 3世纪,是中国奴隶制由发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世界不同地区的几大文化圈正在形成中,这就是:两河流域文化圈、恒河流域印度文化圈、地中海希腊文化圈、察卖黄河流域中国文化圈。由于中国这块土地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交往少,社会形态和文化特征特别显著。中国从公元前 21世纪由原始公社制转入奴隶社会,经历夏、商、西周、春秋几个发展阶段,到春秋、战国之际,开始了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并由奴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奴隶社会经历了 20个世纪的岁月,形成了灿烂了文化。文化的范围很宽广,不同门类发展不平衡,而不同阶段的不同国家各有不同的倾心贯注的文化领域。以奴隶社会而论,古希腊在雕刻,埃及在金字塔,中国则在青铜器,各领风骚,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青铜器是集工艺、雕刻、绘画、书法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又是沟通人权与神权的信物。商周至战国,青铜器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中华民族审美习惯的形成,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青铜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之源,就如同古希腊雕刻对于欧洲艺术,埃及金字塔对于两河文化一样。中国画一直沿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方向发展,不以美为最高标准,而以善为最高境界,追求尽善尽美。而古希腊则以美为造型艺术的最高准则,一切都要为美让路。中国画富装饰性、表现性,不强调表现三维空间效果,不追求外表的逼真肖似。中国雕刻富装饰性、绘画性,线面结合、雕绘结合。欧洲绘画和雕刻与中国的恰相反,绘画追求真实性,以再现对象为目标,强调表现三维空间。欧洲雕刻以真实地再现对象为目标,避免绘画性,即使是细小的衣纹也要用体面加以表现。古希腊雕刻绝没有简单的线。中西艺术的差异,都是因为各自的艺术传统不同所致。
秋风没有来绘本
1个回答2024-02-02 02:37
1 《秋风没有来》绘本 书名:《秋风没有来》 作者:文/[意]碧娜·艾瑞斯       图/[西班牙]玛莉亚·莫娅 译:李佩吉 标签:亲子 推荐人群:2-6岁 导读:秋天就要来了。树上的叶子变得黄黄的,脆脆的, 随时准备扑进风的怀抱,像蝴蝶那样翩翩起舞....可是..... 注:以下为试读内容

123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