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录书斋小说网

七录斋译文
1个回答2024-05-11 05:30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译文: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七录书斋的由来
1个回答2023-11-18 00:53
七录书斋的主人就是当时的文学家张浦。张浦小时候不如一般的孩子,可是他用尽全力在让自己和一般的孩子一样好。一天他在读书,看到了一篇文章上面说“读书百遍,而义自现。”教启发他,每天放学,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他自己在家里背书。可是还有一个麻烦,就是今天会背了,明天又忘的差不多了。有一次先生叫他背书,他没背下来,先生叫他抄课文,十遍,抄完之后他就会背了,然后他就用抄课文的方法来背书。他抄了五遍就能复述了,他到第七遍,他不仅能复述下来,还能把意思了解了。后来他就把他自己的读书房间名为“七录书斋。”
张溥与七录斋集的故事有没有啊?
1个回答2024-05-26 22:53
张溥非常好学,博闻强识。对于有用的书籍他一遍一遍的抄录,抄完一边就把抄本烧掉。如此进行,一共要进行七遍。在这之后就牢记于心不会忘记了。这就是所谓的“七录七焚”,最终使之成为了有名的学问家。他研究学问读书的地方也就被称为七录斋了。他平生写下的文章就被编为七录斋集了。
<张溥与七录斋>翻译
1个回答2022-12-19 02:02
就指王维一个
后名读书之斋为"七录''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7-15 12:54
后来就把读书的斋房命名为“七录”
七录斋的含义
2个回答2022-09-08 19:24
是明代张溥书斋的名字,具体含义如下:

张溥读书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7次,把这篇文章背熟。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原文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顷刻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 张溥列传》

译文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立刻完成。所以他在当时名声很响。
《张溥与“七录斋”》对你的启示
1个回答2023-10-23 07:41
努力刻苦,勤奋好学。
张溥的书斋名 七录斋的含义
1个回答2023-02-01 05:10
具体含义如下:
张溥读书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7次,把这篇文章背熟。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张溥与七录斋启示是什么
2个回答2023-12-14 23:25
1、《张溥与七录斋》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上要一丝不苟,认真思考,只有勤奋才能出天才。一个人只要付出不懈努力,就能得到收获。
2、原文: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12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3、翻译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定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读过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张溥作诗写文章思路敏捷,各地有人向他索取诗文,他不用写草稿,当着客人面挥笔写作,马上就写成了。所以当时他的名声最响。
张溥七录斋的翻译
2个回答2022-12-19 05:22
译文: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