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形状儿歌幼儿园

雪花有什么形状?
1个回答2024-02-23 18:49

雪花事实上只有35个普通形状。这些包括柱状冰晶、不规则雪颗粒和平晶在内的形状构成了“传统的”六角形雪花。

这张图表展示了39类“固体沉淀”或雪,其中包括35种雪花及其名字。39个中级晶族又被分成8组,分别是柱状冰晶、平晶、柱状冰晶和平晶混合物、雪晶聚合体、霜雪晶、冰晶胚芽、不规则颗粒和蕨类植物样形状。柱状冰晶和平晶是许多人想象的雪花形状。

雪花的形状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4:51

雪花的形状是六角形。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晶体,又名未央花和六出。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大自然中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这主要是因为雪花在生长过程中,降雪云中的温度和湿度瞬息万变,只要稍有差异,雪花的形状就会有所不同。

形成原因

雪花的形状,涉及到水在大气中的结晶过程。大气中的水分子在冷却到冰点以下时,就开始凝华,而形成水的晶体,即冰晶。冰晶和其他一切晶体一样,其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具有自己的规则的几何外形。

冰晶属六方晶系,六方晶系具有四个结晶轴,其中三个辅轴在一个平面上,互相以六十度角相交;另一主轴与这三个辅轴组成的平面垂直。六方晶系的最典型形状是六棱柱体。但是,当结晶过程中主轴方向晶体发育很慢,而辅轴方向发育较快时,晶体就呈现出六边形片状。

雪花是怎么形成的,有些什么形状
1个回答2024-02-17 00:57

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变来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并且每一片雪花的形状没有一模一样的。雪花形状的多种多样,则与它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边上和角上的弯曲程度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的面、边、角上的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如果云中水汽不太丰富,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只在面上凝华,这时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如果水汽稍多,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在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弯曲程度有关,弯曲程度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所以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这时多形成片状雪花;如果云中水汽非常丰富,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这样在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故又名六出。

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种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

雪花的形状
1个回答2024-03-02 02:34
雪花,又名未央花和六出,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广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美丽的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 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雪花的形状极多,而且十分美丽.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镜下,可以发现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连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止。但是,各种各样的雪花形状是怎样形成的呢?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这是因为雪花属于六方晶系。云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六棱体状,长而细,叫柱晶,但有时它的两端是尖的,样子象一根针,叫针晶。别一种则呈六角形的薄片状,就象从六棱铅笔上切下来的薄片那样,叫片晶。

  如果周围的空气过饱和的程度比较低,冰晶便增长得很慢,并且各边都在均匀地增长。它增大下降时,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分别被叫做柱状、针状和片状的雪晶。

  如果周围的空气呈高度过饱和状态,那么冰晶在增长过程中不仅体积会增大,而且形状也会变化。最常见的是由片状变为星状。

  原来,在冰晶增长的同时,冰晶附近的水汽会被消耗。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过饱和程度越低。在紧靠冰晶表面的地方,因为多余的水汽都已凝华在冰晶上了,所以刚刚达到饱和。这样,靠近冰晶处的水汽密度就要比离它远的地方小。水汽就从冰晶周围向冰晶所在处移动。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个角棱和凸出部分,并在这里凝华而使冰晶增长。于是冰晶的各个角棱和凸出部分将首先迅速地增长,而逐渐成为枝叉状。以后,又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各个枝叉和角棱处长出新的小枝叉来。与此同时,在各个角棱和枝叉之间的凹陷处。空气已经不再是饱和的了。有时,在这里甚至有升华过程,以致水汽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去。这样就使得角棱和枝叉更为突出,而慢慢地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星状雪花。

  上面说的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星状雪花的形成过程。它的相当部位,不论形状或大小,都应当是相同的。这种典型的星状雪花只有在一个理想的、平静的环境中(譬如在实验室内)才能形成。在大气中,它不能象上面说的那样有步骤地增大,所形成的形状也就不能那样典型。这是因为冰晶逐渐在下降着,而且有时在旋转着,各个枝叉接触水汽的多少有所不同,而那些接触水汽较多的枝又便增长得较多。因此,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雪花虽大体上一样但又互不相同。

  另外,雪花在云内下降的过程中,也会从适宜于形成这种形状的环境降到适宜于形成另一种形状的环境,于是便出观了各种复杂的雪花形状。有的象袖扣,有的象刺猾。即使都是星状雪花,也有三个枝叉的、六个枝叉的,甚至有十二个枝叉、十八个枝又的。

  以上所述都是单个雪花的情况。在雪花下降时,各个雪花也很容易互相攀附并合在一起,成为更大的雪片。雪花的并合大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出观。(1)当温度低于0℃的时候,雪花在缓慢下降的途中相撞。碰撞产生了压力和热,使相撞部分有些融化而彼此沾附在一起,随后这些融化的水又立即冻结起来。这样,两个雪花就并合到一起了。(2)在温度略高于0℃的时候,雪花上本来已覆有一层水膜,这时如果两个雪花相碰,便借着水的表面张力而沾合在一起。(3)如果雪花的枝叉很复杂,则两个雪花也可以只因简单的攀连而相挂在一起。

  雪花从云中下降到地面,路途很长,在条件适合时,可以经多次攀连并合而变得很大。在降大雪的时候,有时有一些鹅毛般的大雪片,就是经过多次并合而成的。

  但是,有时雪花互碰时不是互相并合在一起,而是给碰破了,这时便产生一些畸形的雪花。例如,在降雪的时候,有时会见到一些单个的"星枝",就属于这种情况。
雪花的形状
1个回答2024-02-21 09:51

雪花也称银粟,玉龙,玉尘,是一种晶体,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像花。

雪花的形状极多,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连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止。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这是因为雪花属于六方晶系。云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六棱体状,长而细,叫柱晶,但有时它的两端是尖的,样子像一根针,叫针晶。另一种则呈六角形的薄片状,就像从六棱铅笔上切下来的薄片那样,叫片晶。

幼儿告状行为现状和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7 09:46
幼儿告状行为十分频繁,主要内容是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羡判好玩”成为了幼儿告状的主要内容
当孩子不断来告状时,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来告状时,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明白事情兄镇改的缘由,而不是敷衍了事。有时候我们特别忙的时候,孩子来告状,往往会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感觉旅皮,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听孩子说。
国外幼教现状如何?
1个回答2024-01-29 21:29

以澳大利亚幼儿园为例,外国人更重视幼儿的培养,因为人的一生中最最宝贵的潜能开发期就是在幼儿阶段。

澳大利亚的幼儿教育并未纳入国家的义务教育,不是因为国家不重视幼儿教育,而是因为澳大利亚的教育界普遍认为,幼儿时期是人格与各种基本能力的萌芽时期,父母的鼓励和陪伴,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有的家长选择在家里自己教育孩子。选择上幼儿园的学生来幼儿园的天数也是不同的,具有非常大的弹性。澳大利亚的幼儿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却是与社会福利政策联动性最高的阶段教育。

澳大利亚的幼儿园教学可以说是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接近生活中的事物。在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的另一大特色是很多动物园和专营动物表演秀的公司,给学校提供各种各样动物表扬,这些动物表演被规划成各种丰富的教育课程,帮助孩子们了解澳洲的动物和环境。与动物表演和死样有关的产业在澳洲班的有声有色,横跨了环境保育、教育及媒体表演等不同产业。澳大利亚的教育,一般不使用课本,从幼儿园开始,注重生活经验与课程的融合。

澳大利亚的家长同样重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对孩子产生更显著的功效。所以家长们,选择好的幼儿园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孩子,教育孩子。

幼儿形状知觉的特点
1个回答2024-02-19 01:37
知觉是对感觉的加工过程,发生较晚。婴儿出生后4~5个月才出现手眼协调动作,这是最早出现的知觉形式。其他形式有空间知觉、距离知觉、自我知觉、时间知觉、深浅知觉等。

知觉是观察力的萌芽。儿童约3~4月时出现形状知觉,24个月时有整体知觉,能把外显的和部分被遮蔽的物体看成同一物体。1岁末开始有浅表的空间和时间知觉;但要到3~4岁才能辨别上下,前后,昨天、今天和明天,早晨和晚上;5岁才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专家的研究表明,知觉发育的早晚和小儿与外环境的接触有密切关系。把6~7个月还不会爬的小儿放在“视崖”(一种模拟的观察场景)上,他们并无害怕感觉;而同龄会爬的婴儿即便有母亲保护,也不肯从“崖”壁往下爬,而是设法后退或回避。这说明,后一类小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观察力逐步发展。年龄越小,观察越短暂,空间越狭窄,观察的目的性和时间性越缺乏。小年龄儿童只会观察外表现象,不会观察事物内在联系。
如何让幼儿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个回答2024-03-08 04:51
·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如感受和识别盘子、桌子、车轮、地砖等物品的形状特征。
  ·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如用长方形的纸盒加两个圆形瓶盖制作“汽车”。
  ·收拾整理积木时,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如两个三角形可组合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可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物品的图形特征,鼓励他们按形状分类整理物品。
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现状问题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00:36
教师能单独组织幼儿 不能很好组织家长
家长一来孩子就人来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