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不努力儿歌

求一个少壮不努力的古代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3:19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家的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使同族人搞好关系为内容,传送全乡的秀才观赏这首诗。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仲永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人们便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父亲;有的人用钱请仲永题诗讨取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并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比。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觉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条件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他)最终成为常人,就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慧,如此有才能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常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少壮不努力
1个回答2024-02-07 20:4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
自己青少年时不努力学习,到了老了只能一天后悔当初,没有努力学习了……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出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长歌行》。
原文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
1个回答2024-02-10 03:27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

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自己与悲伤了。

也用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了的时候,一事无成,这样只能留下悲伤、后悔。

少壮不努力?
1个回答2024-02-15 00:5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
1个回答2024-02-15 00:51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 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 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上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5:2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作者】汉乐府 【朝代】汉

译文对照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专日晞。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少壮不努力 事例
1个回答2024-01-27 19:36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见过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们。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主题,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对他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还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领悟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一般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也难了吧!"
少壮不努力猜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6:15
此谜谜底为“老泪纵横”。



我们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里,要用到后半句既然是“老大徒伤悲”那么,人老了,伤悲地流泪了,这样,就得谜底为“老泪纵横”,“老”字可以体现出“老大”的意思,“泪纵横”就有悲伤的意思呀。
少壮不努力何以成大器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7 06:48

伤仲永就是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聪明,但是大人领他环掖于邑人不使学,大了成为普通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3-04 18:26
长歌行_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