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宝宝容易混淆吗

容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1:40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考试大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于了。

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8.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1.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3.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4.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5.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6.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7.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8.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2-09-25 23:21
金额哦我就DVD好的
同音字易混淆,出现在句子里
1个回答2024-01-31 04:59

辩和辨这两个同音字易混淆。

推荐几组易混淆成语?
1个回答2022-10-01 13:09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需要容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0 03:50
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费尽心血机关算尽冥思苦想

尽心竭力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挖空心思殚思竭虑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穷竭心计前3个一样,后两个一样。

费尽心机

词目费尽心机使用频率常用

发音fèijìnxīnjī

释义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费尽心机,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





词目煞费苦心



释义煞:极度,很。形容费尽心思。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这煎烟方法,我是煞费苦心,三番五次的试验,方才研究得精密。”

示例他~编造的谎言被人当场揭穿了。

近义词费尽心机、冥思苦想

反义词无所用心

编辑词条绞尽脑汁

【词目】绞尽脑汁

【发音】jiǎojìnnǎozhī

【释义】费尽脑筋,想尽一切办法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示例】碰到这个难题,他~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反义词】义无反顾

【近义词】思前想后、冥思苦想、左思右想

前3个一样,后两个一样。

殚思竭虑(dānsijiélǜ)

解释: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处心积虑(chǔxīnjīlǜ)

解释:处心:存心。积虑:蓄谋很久;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楼主尽力而为了,3分中应该是够了。
需要容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2 20:31
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费尽心血 机关算尽 冥思苦想

尽心竭力 煞费苦心 绞尽脑汁 搜索枯肠 挖空心思 殚思竭虑 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 费尽心机 穷竭心计 前3个一样,后两个一样。

费尽心机

词 目 费尽心机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fèi jìn xīn jī

释 义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出 处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费尽心机,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



词 目 煞费苦心



释 义 煞:极度,很。形容费尽心思。

出 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这煎烟方法,我是煞费苦心,三番五次的试验,方才研究得精密。”

示 例 他~编造的谎言被人当场揭穿了。

近义词 费尽心机、冥思苦想

反义词 无所用心

编辑词条绞尽脑汁

【词目】绞尽脑汁

【发音】jiǎojìnnǎozhī

【释义】费尽脑筋,想尽一切办法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示例】碰到这个难题,他~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反义词】义无反顾

【近义词】思前想后、冥思苦想、左思右想

前3个一样,后两个一样。

殚思竭虑 (dān si jié lǜ)

解释: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处心积虑 ( chǔ xīn jī lǜ )

解 释 :处心:存心。积虑:蓄谋很久;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 处 《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用 法 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楼主尽力而为了,3分中应该是够了。
混淆和混淆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11 23:24
混淆和混淆没区别。
1、混淆的含义:混杂。界限模糊(多用于抽象事物)。
2、使混淆,使界限模糊:混淆黑白,混淆是非。
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3-12-17 13:32

易混淆的成语是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成语的具体介绍: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详细介绍:

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

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简单地就这方面作些说明。

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军队,也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时期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
1个回答2024-03-11 20:09

幼儿期,幼儿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相混淆,比如他们喜欢说吃饭和电视的样子不一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