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相邻字母填写

填成语,天什么比邻
1个回答2024-03-01 20:16
天涯比邻 [tiān yá bǐ lí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出 处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近在咫尺
填成语什么邻什么舍
1个回答2024-02-16 05:54
东邻西舍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三邻四舍 泛指邻居。
左邻右舍 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成语填空,大(?)之母
1个回答2023-03-15 19:15
大唐之母 绝对是对的
什么样的母亲填空成语
1个回答2024-02-13 03:10
孟母三迁.贤妻良母.母子情深.母仪天下.母以子贵,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子不嫌母丑.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执行官 十五级 3-27 20:28 仪天下,贤妻良母,孟母三迁,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子不嫌母丑母.贤妻良母.母子情深.母仪天下.母以子贵 回答者:可乐小女孩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27 20:28 孟母三迁!母仪天下!贤妻良母 回答者:mxmm122 - 秀才 二级 3-27 20:29 再生父母 成语释义: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成语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曾母投杼 成语释义: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成语示例:联以不明,虽有~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衣食父母 成语释义: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贤妻良母 成语释义: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顽父嚚母 成语释义: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成语出处:《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升堂拜母 成语释义: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失败为成功之母 成语释义: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母以子贵 成语释义: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成语示例: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孟母三迁 成语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成语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哀哀父母 成语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成语示例: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恩同父母 成语释义: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重生父母 成语释义: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父母之邦 (fù mǔ zhī bāng) 成语释义:指祖国。
填字母游戏
1个回答2024-03-29 20:14
(s)( w)(e )a(r )
( a)(n )(i )( m)a(l )
( r)(e )(g )(u )(l )a(r )
( r)(a )(d )(i )(t )(i )o(n )
(s )(t )(a )(t )(i ) o(n )
( d)(o )(c )(t ) o (r )
(t )(h )( r) o ( w)
( f)(o ) o (l )
填字母游戏
1个回答2024-06-05 01:47
1.w o o d b o a t 木船 i c e c r e a m 雪糕 a b n o e m a l 不正常的



2.W e d n e s d a y 星期三 3.p r o t e s t o r 抗议者



p r o f e s s o r 教授 (想死我了!!!)
孟母择邻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0 06:46

孟母择邻是我国老幼皆知的历史典故,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普通人家的圣人

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孟子。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邹国(即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一带)人。孟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仅靠母亲艰难地抚养他。

孟子之所以学有所成,继承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孟母严格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孔子和他的思想,即孔孟之道,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他开办私学,向弟子讲授儒家的学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以后,将儒家的理论作为封建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延续了几千年。这样一代大家,并非出在名门望族,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培养出来的。

第一次搬家

孟家附近有一片松林,松林旁边有一块墓地,只要谁家死了人,送葬的就从他家门口过。那时候,谁家死了人,都要办丧事,尤其大户人家,出殡、送葬非常热闹。队伍老长。送葬人的啼哭声和吹鼓手乐队的吹吹打打声混在一起,往往招来许多观看的人,其中小孩子最多。

小孟轲和小伙伴们看了以后,常模仿出殡、送葬,做游戏,也挖坑,埋假死人,堆土堆,之后,大家一起跪在土堆前哭哭啼啼。有的装成吹鼓手,拾个小木棍也学那吹吹打打的样子,他们玩个痛快,场面好不热闹。

孩子们经常做埋葬死人的游戏,被孟母知道了,她很生气。

一天小孟轲刚回家,孟母将他叫到屋内,严肃地对他说:“孩子,你记住,咱们家的祖先,是鲁国的富贵人家,后来衰落了,才搬迁到邹国来。你父亲是读书人,很有学识,可惜死得早。现在,我们家境贫寒,才住到这城外的荒野之地。你要好好读书才能对得起祖先啊!”为给孩子找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决定改变环境,不久把家迁到了城里。

第二次搬家

从此,小孟轲天天在家里认真读书,也没有伙伴来找他。可是,没有多久,小孟轲就坐不住了,总想到外边去看看。一天,孟母不在家,他偷偷跑到外边,一看,好热闹。因为,这个新家位居闹市,摊主的叫卖声,附近还有打铁匠。终日叮当叮当的打铁声,人来人往。不久,小孟轲又结识了新的一群小伙伴。他们在一起玩耍,有时玩得高兴忘记回家吃饭。孩子们玩得有滋有味,有的模仿卖东西,高声叫卖,还有的当顾客。也真有趣。

小孟轲与伙伴一起尽情玩耍,常常忘记学习,孟母很生气。孟母想:住在这闹市,对孩子学习影响太大。于是,她历尽艰辛,又搬了一次家。

第三次搬家

这次,搬到城东学宫的对面去了。这里经常听到学宫里传出的琅琅的读书声。小孟轲也常常在墙外听那读书声,不由地跟着诵读。时间久了,小孟轲的心安定下来了,喜欢读书了。有时坐在家中一读就是一整天。孟母也很高兴。

孟轲小时很聪明,对诵读过的全能熟记。。别人做什么只要他见过的,就能模仿去做。例如,他常常到学宫门前往里面张望,看那里的孩子们怎样读书,怎样跟老师演习周礼。周礼就是周代传下来的关于祭祀、朝拜方面的礼仪。这是当时官学规定的必学内容。

孟轲看见学生们跟老师学习周礼时的低头、弯腰、抱拳等的动作很好奇,回家自己就学着做,孟母见了,又以为是玩耍,心里有点不高兴。一问,才知这是在学作周礼。这下可使孟母高兴极了。不多久,孟母就求人将儿子送进学宫。让儿子开始系统地接受封建礼仪的教育。开始学习“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礼节、音乐、射箭、驾车、汉字、算术)。孟轲学习努力勤奋,常常下学回家接着学习,他进步很快。

总之,孟母为教育好幼小的儿子,不仅严格要求,而且为孩子学习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不畏劳苦,曾三次搬迁,让儿子安心学习。孟轲后来果然学有所成。因此,后世人们就以“孟母择邻”来表示慈母严格要求子女,教子有方。

岳母择邻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8:51
岳母刺字,孟母择邻。读一下《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选择邻居而搬家。一次,儿子逃学回来,孟母气愤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以此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
孟母择邻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2:36
孟子很早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离父亲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识教育孟子。因为周围是墓地,经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学着那些人,他们走来走去,孟柯也跟着他们。孟母见了,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于是,孟母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边上。因为小贩们都想赚钱,拼命招揽生意,孟柯也学着小贩们一样大喊,孟母见了,又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好。”孟母又一次搬家了,这次,她搬到了学堂,因为经常会有文人来学校作揖拜跪,孟柯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学读书,孟母说:“这才是理想的地方。”

孟柯很贪玩,有一次,他逃学回到家中,孟母生气地说:“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孟子不敢作声。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了。她说:“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获得成功。”孟子听了母亲的话,从此努力读书,成为了一个伟人。
搜肠刮肚填空组成成语并使所填的相邻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
1个回答2024-02-29 03:41

搜肠刮肚 

【拼音】: sōu cháng guā dù

【解释】: 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 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举例造句】: 似这作文,搜肠刮肚,可待写上什么? ★清·蒲松龄《逃学传》

【拼音代码】: scgd

【近义词】: 冥思苦想、挖空心思

【反义词】: 无所用心

【灯谜】: 杀猪开膛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