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孩子学习英语哭

儿子都10岁了,好会哭,不听话时候大声讲就哭,学习时让他重复一次也哭。打不得、骂不得、都不知如何是
1个回答2024-01-21 05:44
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是夸出来的,就是批评也的讲究方法,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要尽可能少的对孩子粗暴,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有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五岁孩子不愿学习,还爱哭;咋教啊;
1个回答2024-02-21 21:01
娃爱哭的这种性格不能持久,不然会成为一种习惯,用哭做挡剑牌而假哭,这是一种心里暗示父母怕他怎么怎样,他就会怎样,真的!尤其拒绝对娃使用糖衣炮弹什么的,该严肃就要严肃。
孩子马上6岁了,2和3,6和9老分不开厌学一学习就哭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30 20:17
10以内的数字,孩子2周岁之前就应该学会了。一般孩子2周岁后,就可以断断续续的讲故事,看卡片了,看绘本了.
可能小时候,对小孩启蒙太晚了,然后孩子已经自卑了。
可以留一级。多鼓励,别骂。
孩子学习晚 ,开蒙迟 ,是和家长教育分不开的,实话说,错在父母。
一般幼儿的教育不是刻意的,而是生活中的教育。
例如小时候,看到车停在那,就可以说车牌号。看到红绿灯就可以说交通规则。看到有雾 有冰块,就可以说形成原因。而不是教条式的学习。这样孩子痛苦的。
在学习生涯中的哪些糗事让你哭笑不得?
1个回答2024-02-01 22:23

说糗事,我自己的就不拉扯了,毕竟我是乖学生,学习那会几乎没什么点可爆。

然而 ,最近看的电视剧可爆的点倒是挺多的。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看啊,仙剑系列电视剧第五部《仙剑云之凡》。整部剧都逗死我了,尤其在蜀山那段,完全就像是古代版的学校生涯, 简直就是各种糗事的合集!

比如:动不动被老师罚站

想陷害同学的时候,结果阴差阳错整蛊到了老师,大写的尴尬。。。。

逢考诗就作弊,不给抄就动手

在图书馆不好好看书,反倒抽烟。抽烟就抽烟,还烧着了图书馆的书,结果当然是罚罚罚

堪称“我在蜀山大学那些年”!说不完的糗事,讲不完的故事,没事可以去扒扒仙剑5这部剧,不要太欢乐!

怎样纠正孩子爱哭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2-06 20:05

对于还不大会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孩子来说,哭,往往是向父母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方法。饿了,困了,摔倒了等等,都需要借助哭来向家长发出“讯号”。细心的家长,可以从不同的哭声中听出徽小的差异。但是,孩子到了三四岁,仍然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常哭闹,说说他反而哭得更厉害,有时还在地上打滚哭。

这就不对了。这说明家长培育方法不当,孩子养成了爱撤娇的毛病。孩子撤娇爱哭,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在幼儿期,受到过度保护和娇惯的孩子,多半爱哭。因为孩子一哭,家长马上就去哄,并满足一切要求。这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哭能得到一切。孩子长大了,如果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他还会大哭大闹。因为孩子小时候只学会了哭闹的本领,还没有掌握忍耐的本领。独生子女、晚育子女、体弱多病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带养的孩子,容易养成爱哭撒娇的毛病。

对于孩子的撤娇哭闹,如果家长一味迁就不敢触动,是难以纠正的。对于过了三四岁,为了某种目的还经常哭闹的孩子,要采取严厉的态度,迫使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不理睬他,等他哭够了,说话了,再去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要使孩子逐渐明白,爸爸,妈妈不喜欢哭的孩子,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绝不能简单地、不分音红皂白一概回绝或加以斥资。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要问明情由,弄清情况,耐心给于答复。对于合理的要求,要给于满足,暂时满足不了的要慢慢解释。对于一些无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他明白不能得以满足的原因。

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父母应教育他懂得,哭是不对的!当孩子在发脾气,大哭大闹时,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只有等他撤完娇、哭闹完了之后,情绪好转时,再进行教育,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再哭了。要让孩子明白,动不动就哭,是小孩子的做法。还要让孩子懂得,哭是会招人烦的,连小朋友都不喜欢。此外,应让孩子经常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在纠正孩子撒娇、爱哭的习惯时,必须让孩子储得,世界上还有许多不能随心所欲的事,要培养孩子有忍耐性。当孩子有了进步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促使孩子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怎样改变爱哭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3-15 14:29
小女孩,因为有一个爱人的心才这样的,其实不必计较那么多的,如果刻意去改的话,反而会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让自己变的坚强吧!其实话说回来,林黛玉人家也爱哭呀!
怎样教导爱哭的宝宝?宝宝遇到一些小事也很爱哭,也么能让他改掉这个习惯呢。
1个回答2024-01-22 06:35
那这个都怪平时的话,可能是宝宝太宠的关系吧现在的话那个小孩子的话可能都是太宠的原因哦。
幼儿园宝宝的好习惯从刚开始的哭闹到不哭
1个回答2024-02-07 11:39
很多宝妈宝爸在初为人父人母时都是在惊喜中多多少少带着些惊慌的,因为毕竟没有经验,这个小生命该如何照顾就需要不停地学习。

孩子大概长到2岁的时候,其实父母已经开始得心应手了,不过从2岁半到3岁,将再次进入到父母的焦虑期——幼儿园选择及入园适应的难题。

2岁半到3岁半是一个常态入园的年龄段,分离焦虑的侵袭、陌生环境的刺激使得“幼儿园”成了家长口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

在新入园的过程中,孩子哭闹、生病、弃食、打滚花样百出,每天清晨的幼儿园门前,也将上演着一幕幕的撕裂战场。

这样一幕幕的入园情境是幼儿园老师司空见惯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孩子不哭不闹,乖乖的和老师走进教师,“完美”入园。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这样的“天使宝宝”,而孩子家长也觉得很欣慰。但事实上,这样“不哭”的孩子,才是老师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

“不哭”的孩子还没有真正进入“入园过渡期”

1、初期“不哭的孩子”可能沉浸在新鲜感里

在宝宝入园初期,爸爸妈妈会把幼儿园描绘得特别美好,所以小朋友第一天刚来的时候很可能就以为是新的游乐场所,像淘气宝、艺术课等,看到了新的玩具和一大堆小朋友当然驱动了好奇心,觉得新鲜有趣,沉浸其中。

但是当过了几天,他们发觉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新鲜感小时候,他们则会陷入深深的恐慌中,不停哭闹,想要回家,回到熟悉的环境找熟悉的人。

2、初期“不哭的孩子”后期情绪无法控制

这些“不哭”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所以期待心理也相对比较强,但是当他们发觉这和之前想象的不同时,就会感到失望,从而陷入深深的恐慌。

这种情绪无处宣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哭闹表达,因为他们新鲜感已过,需求已经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了抵触和厌倦的情绪,很难从情绪中走出。

有的孩子在入园的第二天开始哭,或者第三四天开始哭,会一直哭一天,一连哭一个多星期。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坚持继续送孩子入园,那么未来再次入园困难仍会继续。

3、初期“不哭的孩子”后期对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力极强

初期哭闹的孩子老师都会进行安抚,一般一到两天就会有效果,情绪得到平复。但是初期“不哭的孩子”因为新鲜感消失后,厌倦情绪占领上方,开始不听啼哭,这样反倒影响了已经平复的孩子,引起连锁反应。

很多幼儿园老师都反应过,班级里如果有一个孩子开始哭,那么班里30%的孩子都会跟随大哭起来,这是让老师最为头疼“害怕”的。

因为已经建立起来的习惯和信任感会一下子被破坏掉,一连好几天无法修复,老师就会非常累。

所以说,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不闹,并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是这种后哭型的孩子的话,更折腾人,老师也会更 “ 害怕 ” 的!

其实孩子上幼儿园哭闹是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毕竟孩子突然离开了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和最亲近的人,一切都感到陌生,所以自然会产生不安全感。

这种情绪通过哭直接的表达出来,家长要正确对待,适应过程的时间长短也是根据孩子自身的气质性格类型有关。

所以家长要尊重儿童,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不要过多干涉或严厉批评,而应该配合老师一同帮助孩子成长,抚平孩子入园的焦虑情绪。

家长处理宝宝哭闹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1、不要暗示孩子压抑情绪

不要说:“宝宝不要怕!”尽量传递给宝宝积极正面的信息,如“幼儿园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好朋友。”

不要说:“宝宝不哭!”“宝宝不怕!”给孩子造成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暗示。

2、允许宝宝释放情绪

进入幼儿园,其实是宝宝成长过程中面对分离的第一课,这其实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大考验,小小的内心在做着烈的斗争。

我们需要理解孩子,并且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大哭、吵闹,这样正确的宣泄和引导才能使得宝宝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性的情绪。

3、 给宝宝建立一个适应周期

送园时间逐渐增长,比如最初的一周,午饭前来接宝宝,第二周延长到睡过午觉接,第三周逐渐变成全天在幼儿园。

这个适应期其实很必要,可以让宝宝的身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4、 不要半途而废

虽然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释放情绪,但是一旦下定决心就需要坚持下去,既然说了要去幼儿园,那么就需要旅行承诺。

如果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半途折返回家,违背原则,那么会给孩子一个暗示,只要哭闹就可以躲过去幼儿园,下次他会变本加厉。

甚至这种想法和行为会泛化到孩子其他方面,只要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声哭闹、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5、 不能哄骗孩子

有些家长因为怕孩子出门前哭闹,所以就对孩子说要带他出去玩,买好玩的好吃的,孩子满心欢喜的离开家等待玩耍,结果却被送进了幼儿园。

这样的做法不但不会使孩子停止哭闹,还会在孩子的内心种下深深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也会对幼儿园产生更大的抵触和不信任。

6、 起床后果断出门

早上叫醒宝宝后,一定要迅速收拾,果断出门,在家逗留的时间越长,宝宝越容易找到在家的兴趣点,越不愿意去幼儿园。
怎样才能养成婴儿不爱哭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1-24 01:40
鉴于您的情况,孩子爱哭,是父母强化的结果,必须进行矫正。采取行为消失的方法,慢慢会有所好转。 
孩子哭是因为她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只要她一哭,大人马上就会关注她,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所以时间长了,她就形成了习惯,认为只要她哭,大人就会满足她的要求。日后用哭来威胁家长。 
打骂是没有用的,要让孩子意识到,哭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尤其是不合理的要求。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躲避的方式,不必给与特别的关注,比如她提出问题的,家长回答不出来,你可以把问题再抛给孩子,给她时间让她自己去想出答案,想好了回来告诉你。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为了停止她的哭闹,刻意去讨好,对于她的无理取闹,家长要把握好大的原则,不能迁就,否则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习惯。
农村习俗哭丧奶奶怎么哭,
1个回答2022-11-11 05:25
留眼泪就可以了,小孩,而且是孙子辈的,大家不会太在意你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