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情景交际创设

情景交际
1个回答2024-02-16 23:34
A:Excuse me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B:Sorry,I'm __new__ here .Look!There is a policeman over there.Just go and ask him_
A:OK.Thanks.
B:You are welcome.
A: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__how__to get to the nearet bank?
C:Yes.Walk down the street and __turn__***.You'll be om Garden Street.GO __4__on,and you can find the bank on the left.
A:Is it far from here?
C:No,it's only ten minutes'way.
A:Thank a lot.
情景交际
1个回答2024-02-22 21:51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E
【小题4】B
【小题5】C
【答案解析】【小题1】根据语境可知应选D.我更喜欢滑冰。
【小题2】对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小题3】根据上句提示故选E.我最喜欢篮球。
【小题4】根据答语Ronaldo问你呢?你喜欢的球员是谁?故选B。
【小题5】根据回答Don’t miss it!不要错过电视上播放的足球赛。
情景交际
1个回答2024-02-17 23:19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E
【小题4】F
【小题5】A
【答案解析】【小题1】考查情景交际,好久不见相互问好,根据答语应选C.相当于how are you?
【小题2】考查情景交际根据答语,根据答语为了买想要买的和卖主砍了很长时间的价。
【小题3】考查情景交际,根据答语It’s made of silk.问产地,故选E.
【小题4】考查情景交际根据前面的提示,在办公室可以穿这种衣服,故选F
【小题5】考查情景交际根据下一句提示,需要寻求建议故选A
情景交际
1个回答2024-03-15 14:43
【答案】
【小题1】A
【小题2】 A
【小题3】 B
【小题4】 D
【小题5】 C
【答案解析】【小题1】当别人夸奖你的时候你应该向他表示感谢,故选A。
【小题2】欢迎你去别人家做客,你应该向他表示感谢,故选A。
【小题3】根据答语他也是一名医生,所以前面问你爸爸呢?And your father?="What" does father do?
【小题4】根据答语“He works in a hospital near our school.”所以选择D。
【小题5】我可以看看你的照片吗?根据答语Here you are。故选C。
如何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1个回答2024-02-19 05:11
1.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2.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评一评谁的做法好。
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 小朋友注意听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的教学设计
1个回答2024-02-07 06:38
一.教学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用心体贴长辈。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大面积训练,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2.从小事做起,学会用心体贴长辈。
三.课前准备
课件、各种学习用具、抹布、衣服(若干件)。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做过家务事吗?
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学生说一说父母不让他们做家务事的情况)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一
(1)(出示课件: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
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3)上台表演。
小组上台表演。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景二
刚才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1)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要求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3)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景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1)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香蕉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
(2)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3)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小红花。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刚才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要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不好?
请欣赏《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原则?
1个回答2024-02-15 23:58

1 尊重原则(礼貌待人 , 真诚信任 ,平等友善, 理解重视)

2 相容原则(自尊自律 宽以待人, 把握分寸 缓解矛盾 , 宽容理解 求同存异)

3 得体原则(区分对象 因人而异 ,换位思考 灵活多变, 注意场合 切合情境 ,目的明确 有的放矢)

4 策略原则(准确切入 创设气氛 , 审时度势 巧于应变 , 讲究方法 因人施语 , 攻心为上 力争主动)

5良言原则(恶语伤人六月寒,永远不要出口伤人,多说好话,心地善良一点。)

创设一个特定场景 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1个回答2024-02-12 23:51
夜色朦胧,车厢里人声嘈杂,我被挤得左摇右晃,寸步难移,快到站了,我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快点让开吧,怎么走不出去呢!哎呀!完了完了!我苦恼的想到。
请结合实际设计一份心理情景剧?
1个回答2024-03-04 13:59

人物:于小芊、韩歆瑶、学生甲、学生乙

场景:教室

道具:课桌椅诺干

【旁白:于小芊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有着极高的绘画天赋。高考结束以后,她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这所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的美术学院,这是开学后的第一堂课课间】

(两个学生在桌位上窃窃私语,于小芊坐在他们旁白,听见了他们的对话)

学生甲:“快看啊,前面那个就是传说中的韩歆瑶吧”(指着前排的韩歆瑶)

学生乙:“是啊是啊,我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见过她,被一辆超漂亮的跑车送来报到的,下了车还有很多人来接她,排场大得很呢”

学生甲:“她好漂亮啊~”

学生乙:“不止是漂亮呢,听说啊,她的爸爸是全国有名的画家。她的妈妈也是有名的模特呢。她本身的成绩和绘画潜力也十分出色,拿过很多全国的奖项呢”

学生甲:“哇!这么厉害的女孩,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认识一下呢。诶,我们这身份,会被别人嫌弃的吧”

学生乙:“是啊,像他那种不可高攀的女孩,身边的朋友也必须是有着与众不一样身份的人吧,我们就别丢人现眼了啊”

(于小芊听见了两个学生的对话,诺有所思的看着韩歆瑶的背影)

学习小学数学课如何创设情景同感
1个回答2024-01-26 10:0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情境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精心创设情境,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有效途径。
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引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需要,撷取生活中与新知有紧密联系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根据教材内容自编一些简短的小故事;设计一些多种感官齐动的数学活动情境;或者配上一些生动美丽的图片、实物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
如:二年级的《可能性》教学(课始):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生异口同声:玩过。师:好,那今天也和老师一起玩:石头!剪子!布!哇啊!游戏结束,输的孩子不甘心。师:再来一次!结果还是有的人赢了,有的人输了。师趁机导入:如果我们再玩一次,猜猜结果会怎样?孩子已在游戏中体验到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由此导出课题,引入新课,可谓是水到渠成。
2.巧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探究。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体验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材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购物或模拟购物。如买1元笔记本时,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时,可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注重学生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认识是深刻的,记忆是长久的。
3.创设迁移情境,感悟内在联系。学生已学的知识技能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和迁移”。小学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在内容和模式上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问题,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在讲“比的基本性质”时,首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并结合实例练一练。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我们知道除法、分数、比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既然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比有基本性质吗?如果有该怎样说?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结“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时间虽短,效果却很好。
4.创设探索情境,体验发现乐趣。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亲身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上课伊始,让学生随意编几道20以内的口算题,当一名学生编出商是2的口算题时,让学生继续编几道商是2的,逐一板演在黑板上,使学生发现:被除数、除数都发生了变化,而商没变。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通过填表格、观察表格使他们自己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然后再加以引导点拨,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商不变的性质,为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战、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5.创设开放情境,促进互动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束缚思维、限制思路,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开放、宽松性的,要尽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实践表明,利用情境,不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扎实、牢固,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并且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效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创新,获得了发展,促成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很多,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究适合新课程理念、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模式。让情境教学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并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我们有着神圣的使命,要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