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三年级先学什么英语

老师们,我想学八字,先从何入手啊?
1个回答2023-08-10 04:58
四柱基础学。
听古典音乐怎么入门啊?先听什么,后听什么?
1个回答2024-02-25 11:38
对于欣赏古典音乐,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我是从巴洛克乐派的亨德尔,巴赫与维瓦尔蒂开始的,清唱剧,大协奏曲为主,再到浪漫乐派的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穆索尔斯基等,再到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帕格尼尼,韦伯,勃拉姆斯,接着,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最后,阿诺德 勋伯格,阿尔班 贝尔格,安东尼 韦伯恩.
先什么入什么主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17:26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入戏和戏中人先看哪本
1个回答2024-03-16 19:00
入戏和戏中人先看戏中人。《戏中人》是2021年8月出版的小说,而《入戏》是2022年7月所出版的小说。所以先看《戏中人》。《戏中人》是一本悬疑小说,作者是学猫跳舞。《入戏》是一本现代言情小说,作者是糖炒栗子。
国画入门最好先学画什么
1个回答2024-03-31 03:04
国画种类门派非常多,教学上也都不尽相同,我认为国画无论学哪种哪派都要先从白描开始吧
外国人学中文的课程有哪些?应该先从那儿开始入手,先学说话吗?还是让他先学写字啊?
1个回答2024-03-18 05:06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就是用笔记录的效果是所有学习方法中最为有效的。对于外国人来说,也许“依葫芦画瓢”读汉语没有那么难,但是又要认识又要会写,可能就是一大难题了。因此,在考虑外国人学中文的课程有哪些时,我认为汉字识写课程很重要啊!
教你如何认识汉字,再到教你如何书写汉字。MandarinMorning在解决“外国人学中文的课程有哪些”时,着重把书写问题放在重心上!针对学员认知词汇掌握不牢固,且学科词汇量急缺的特点,专门设置老外汉字识写课程,最大限度提高讲课效率,保证学员吸收。老外汉字识写课程针对汉字及拼音难点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对基础学员进行高强度汉字训练,恶补拼音。
老外汉字识写课程的识字教学不仅在课堂中进行,还会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工厂、展览馆,一边参观,一边识字。让学生观察商标、广告宣传标语、车站牌、牌匾等进行识字。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及相关汉字。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报纸或看电视进行识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加入到学习中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己投入到汉语学习中。
MandarinMorning明确提出在未来的办学过程中,会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得老外汉字识写课程不再只有读写,而是全方位的提高汉语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大化的开创教学双向进行。并且在解决外国人学中文的课程有哪些时,进行更全面的考虑!
幼儿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
1个回答2024-02-23 20:11

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先练习小篆,如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秦代李斯的《峄山碑》等等,通过小篆来练习中锋用笔,中锋用笔是书法的最核心的笔画,一开始学习书法就掌握了它,对于以后的学习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通过几年的学习,这些学生后来学习隶书和魏碑都比较顺手,手腕的运用也比较灵活,写出来的字也比较扎实。隶书入手 如果从隶书入手,隶书写的很好,但是后来练习楷书和行书的时候比较困难,很难从隶书的影子里摆脱出来。

因为隶书本身比较扁,这些同学无论写什么都是扁的,加上隶书里的钩画和撇画还不成熟,写行书和楷书的时候会遇到困难。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想学点哲学,请问应该从哪里入手,应该先读谁的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3-05 12:21
就从(古希腊)哲学家传记之类的书籍开始吧!
入少先队的作文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3 08:56
入先抄队

时光逐渐向前袭跳、飞逝,眨眼间,从刚入少先队到现在即将毕业,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豆丁,渐渐长成现在成熟稳重的的少年。这四五年的时光像放电影似的在我心中定格。

回顾这四年的时光,有许多事情让我挥之不忘:忘不了我头一次上全省评比课时,连大气都不敢舒的紧张表情;忘不了班级联欢会上,教室里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更忘不了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那一刻激动的神情。

进入了少先队,我成了一名少先队队员。我带上了红艳艳的红领巾,让他在我的胸膛前随风飘动。手掌高高举过头上,庄严的向国旗敬礼,怀着严肃、敬仰的心情,看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着铿锵有力的节奏缓缓上升,迎风招展。一种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将引以为荣,让少先队队员誓言鞭策我迈向一个有一个更高、更强的台阶。

大家把“我是少先队队员”铭记在心,也当成了“口头禅”;老师说:“你们几个都是少先队队员了,不能对家长说谎,不尊敬师长。”;我们同学说:“都是少先队队员了,要团结、帮助同学、不要打架!”……
先入为主 盲目报道|先入为主
1个回答2023-12-03 23:42
  摘 要: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媒体或是为了追求时效、或是为了炒作,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失实新闻的产生,殊不知,失去真实性的所谓“新闻”早已失去了生命。本文试图从几则实例入手,分析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对策,从源头上避免失实新闻的产生。
  关键词:透视 新闻失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公认的至理名言。作为新闻单位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真实二字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关于新闻失实、虚假新闻的批评和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多种多样的主客观原因使得媒体一次次地重蹈覆辙:曾经被媒体大加褒扬的“慈善家”付广荣一段时间后又被指责为利用儿童赚钱的骗子;“高露洁”牙膏明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却被报道成“毒牙膏”;全国十大假新闻评选开始以来,入围的假新闻不但没有像组织者预期的那样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这些失实的新闻是怎样形成的,又应该怎样加以解决,应是新闻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关于这几例事件的媒体报道。2001年9月,付广荣个人出资在沈阳建立了“阳光儿童村”,开始收养24名女犯的子女;2002年,她又在儿童村里建立了辽宁省法制道德教育基地,逐渐被人们叫做“付妈妈”。媒体关于她的报道开始层出不穷,“付妈妈”的好心被广为传扬。那时媒体上的付广荣省吃俭用,不惜变卖自己的房屋财产来供孩子们吃喝住,为了筹集捐款四处奔波,她为无家可归的可怜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大家,报道使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赞扬。然而时隔不久的2003年6月,在一些媒体的正面宣传还未偃旗息鼓时,付广荣拍卖“付妈妈”牌月饼商标的行为引起了部分媒体的质疑和调查。此后,阳光儿童村的儿童生存状况再次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此时,付广荣以前自述的律师身份、儿童村的儿童准确数量、孩子们的饮食、住宿的条件、儿童村接受捐款的去向等等全部被当成问题揭露出来。媒体报道有证人说付根本没做过律师;曾经在儿童村当教师的人说村里的孩子只有32个却被付说成是42个;孩子们吃的很差,几乎天天是白菜、酸菜之类;好心人捐的款、物孩子们用不到,付的女儿却是留学英国的同学中的富豪……报道又是一哄而上,付广荣顿时成了千古罪人,成了媒体眼中的“骗子”。仅有少量媒体从中较客观地提出了中国慈善事业的规范问题。媒体的这种过于极端的报道使事实真相失之偏颇,而此后对付广荣的调查也不了了之。
  2005年4月17日,《法制晚报》刊登了《高露洁等牙膏被指含间接致癌物》一文,率先对“高露洁”等牙膏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随后全国的各大报刊都相继进行了报道,“高露洁”牙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并且波及到整个牙膏行业。然而几天之内,又有媒体对质疑“高露洁”牙膏的文章提出了质疑。新华社记者从消息的源头开始查起,得知这原是一项美国的研究成果,原文根本未涉及“高露洁”等字样,而我国的媒体引用的消息却来源于英国一家小报断章取义的报道。原文作者彼得・威克斯兰也公开声明“媒体错误的报道和过度的反应,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其次,这项研究根本没有涉及牙膏……不应基于这项研究作出任何有关含玉洁纯的牙膏安全性的结论”。消费者对于媒体前后矛盾的报道也有了异议,觉得媒体有炒作的嫌疑,应该调查清楚再作报道。但《法制晚报》等媒体仍然坚持认为,对“高露洁”牙膏安全性的质疑,是媒体职责的一种体现。“我当时是本着一个叫预警这么一个职责,我觉得媒体本身就应该充当这个角色。”媒体的失实报道引发了一场不必要的“公共卫生危机”,破坏了一个大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并造成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威信。
  以上所举的两个事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程度逐渐加深,其中,“高露洁”事件更是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然而就是这些举足轻重的新闻,却被媒体在未经核实信息源准确性、在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记者具有极大的主观倾向性的情况下盲目报道出来,引起了人们的不解、焦虑甚至恐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媒体失实报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以讹传讹,未经核实便轻率报道
  
  新闻真实有两个层次的要求:其一是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准确,这是最低级的要求;其二,更深层的新闻真实则是指要从整体上和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搜集和传播新闻事实,挖掘出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来龙去脉,准确反映新闻事件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很明显,这两个层次中第一层是基础,如果连现象真实都做不到,就更不谈什么本质上的真实了。
  常言道,“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不经过深入采访是发现不了事实真相的。媒体应尽最大力量找到新闻的源头,再对当事人或旁观者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核对,证明其真实准确后才能进行发表。在“高露洁”事件中,我国媒体最先未经调查便引用了英国一家小报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幸好后来新华社记者对那位研究人员的原文进行了详细解读才澄清了事实。然而这些报道对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已难以迅速消除了。
  
  二、媒体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在媒体自负盈亏、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选择新闻的标准已过多地偏向了受众的喜好,而较少考虑新闻自身的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出于竞争的需要,媒体对于时效性的理解也走向了极端,对于一些并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即使发现了疑点也不去追究,先发出来再说。正如《法制晚报》执行总编王林所说:“我的意思就是说,它如果存在这种危险的可能,我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告诉这个城市的市民,它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仅仅是“有可能”便轻易发表出来,那媒体上还有哪些消息是准确、可信的呢?在这个“毒奶粉”等公共卫生危机频发的社会,人们对大报“揭发”出的“疑似毒牙膏”理所当然地会引起相当的重视,继而拒绝购买。媒体为一己私利给受众的心理造成了什么影响,又造成了企业多么巨大的损失!
  
  三、记者的主观随意性严重
  
  我们说绝对的新闻真实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在于新闻报道活动是记者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在实际的工作中,这种主观性、倾向性是记者应该着力减少和避免的。如果记者不能调整好心态,以公正、客观的立场来报道新闻,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情感来取舍新闻事实,那就很可能造成新闻的失实。
  在付广荣的“阳光儿童村”刚被报道出来时,绝大多数的媒体是持肯定、赞扬态度的。如果新闻事实本身是真实的,这种对慈善行为的表扬当然是媒体的“本分”,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这个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做得太“过”了。记者在报道之前,已经先入为主地形成了对付广荣的正面良好印象,因而在选择素材时以及行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褒扬的情绪。但后来的报道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这又如何解释呢?虽然事物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付广荣也可能是由一位单纯的“好心人”逐步想到了利用孩子来赚钱,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记者被一些所谓的“主流”意见冲昏了头脑,只看到了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却没有进行认真的核查,从而造成了失实的新闻,干扰了受众对是非的判断。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其实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数情况下,是三者共同产生作用,影响了记者、编辑的立场和价值取向,造成了新闻报道的失实。在失实的新闻报道中,这类报道为数不少,因此,该如何避免此类失实报道的产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上严守新闻真实的底线。不管是宣传典型人物还是揭发社会问题,都应该把核查事实放在首位,只有准确清楚地进行采访、报道事实,才不至于等到发现失实后再进行补救。要知道,有些损失是补偿不了的。现代传媒在市场经济的空间中生存,报道的社会效果更多地需要由传媒自身来承担,传媒的公信力成为传媒维持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而无形的资源。如果仅仅是为了抢占先机和刺激受众而发表了不实的报道,长此以往,媒体与受众之间长期建立的信任被打破,将很难修复,是媒体一笔巨大的损失。
  其次,记者要改变工作作风,淡化新闻猎奇观,把理性思考放在首位。受众作为一个大范围的群体,其对新闻的需求各有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媒体应该慎重考虑怎样面对受众,是引导还是迎合,是大众化还是化大众。只有遵守新闻规律,冷静、理性地进行取舍,抵制住盲目跟风和炒作的意识,才能坚持大众化而不庸俗化,既面向市场但又不迷失方向,正确地处理和把握问题。
  就社会影响和效果来说,不同级别的媒体其影响范围也不同。在英国,关于“高露洁”的那篇文章发表在一份小报上,根本没引起英国人的注意,而我国的《法制晚报》作为一份全国性的大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就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引起了关注。因此,发行范围大的报纸更应该注意考虑新闻的社会效果,注重新闻来源的追查,千万不能轻率地发出报道。
  第三,媒体和记者也需要被监督。记者和编辑的自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所指的监督主要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它们对下属单位有监管的义务和权力,要通过实时的监督和定期的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这些看似小实则大的问题不能通过口头上的批评教育解决,而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惩罚,这样才能引起媒体的警觉而不去触碰这根“高压线”。同时这种监督也要有政策、法规的保障,有关部门需要通过健全法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这种监督还应该来自于受众,受众是媒体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接受者,他们可以从与上级主管部门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监督。媒体应该重视这种监督意见的收集,并注意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之中,信息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媒体收集信息很容易,但对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把真正重要的信息凸现出来却很难,要保证每条信息真实、导向正确就更难了。如果媒体只是对受众进行信息轰炸,甚至将一些错误的信息带给受众,这样的无效信息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困扰。陆定一同志说过,“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对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媒体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才能真正守住新闻真实的底线,才能赢得受众的信赖,最终为媒体的生存赢得空间。
  参考文献:
  [1]闻娱.沉默还是表达?――从“高露洁事件”透视媒体的二律背反.新闻记者,2005年第7期.
  [2]沈世纬.公信力――传媒的立身之本.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3]江永红.试论新闻的度.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4]周琼.新闻真实刍议.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