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义无反顾的例子英语

求用义无反顾造句、义无反顾意思及例句
1个回答2024-05-29 03:35


义无反顾[拼音]:yì wú fǎn gù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1、永远不要义无反顾的去对一个人好。



2、想找一个人在我生病时会义无反顾的过来照顾我。



3、那些年,无论是烈日骄阳还是风吹雨打,我们都义无反顾的奔向球场。

例·左顾右盼,有反议词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25 20:13
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生无反顾改为义无反顾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2:26
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褒义
出 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勇往直前 义不容辞 破釜沉舟 孤注一掷 奋不顾身 当仁不让 义形于色 踏破红尘
反义词 瞻前顾后 畏缩不前 畏首畏尾
生无反顾改为义无反顾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3:08

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褒义 出 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勇往直前 义不容辞 破釜沉舟 孤注一掷 奋不顾身 当仁不让 义形于色 踏破红尘 反义词 瞻前顾后 畏缩不前 畏首畏尾

义无反顾的反义词
1个回答2024-03-14 11:23
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义无反顾的反义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1 06:20
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 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秉义直前,决不犹豫回顾。形容为正当的事业而勇往直前。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邹韬奋《持久战的重要条件》:“便应该存着百折不回、~的沉着的心理。”



近义词 勇往直前、破釜沉舟



反义词 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义无反顾和义不反顾哪个是对的
1个回答2023-01-25 15:35
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作褒义词理解。
【解释】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示例】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 ◎华而实《汉衣冠》二
【近义词】
勇往直前、破釜沉舟
【反义词】
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我觉得你男朋友要是对你有感觉,你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不重视你,我觉得你还是不要这么说!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顾全大局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4 13:15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先国家而后私仇”,放下私怨顾全大局。
没有顾全大局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3 16:58
、最典型的《廉蔺列传》里的负荆请罪
2、抗战胜利初期,重庆谈判时,为了促成国内和平,八路军主动将长江以南的根据地让给国民党,以退步争取和平大局。
顾全大局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7 15:22

1、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2、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3、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4、三顾茅庐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

5、邱少云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年仅26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