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怎样熟练说英语的技巧

哪个词语形容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或找到窍门
1个回答2024-02-13 00:17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来就会有巧妙的方法。
熟练,深思熟虑和熟能生巧三个词语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1-20 21:03
熟练:即能懂又能很熟的用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考虑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形容不熟练的成语和熟练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4 19:51
熟练: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滚瓜烂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不熟练:一无所知、半路出家、不求甚解、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一、形容熟练的成语
1、熟能生巧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清代文人李汝珍《镜花缘》三十一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译文】:俗话说的“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你哥哥昨天读了一夜书。不只是他已经明白出这里面的意味;并且连你都听得会;所以随便问随便答;一点都不费力气。
2、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解释】: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出自】: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译文】:我听得多子,自然能够说得很清楚。
3、驾轻就熟 [ jià qīng jiù shú ]
【解释】:驾:赶马车。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出自】:唐·韩愈《关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译文】:如果马儿驾着轻车,熟悉路况,就比王良、造父先到达目的地。
4、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译文】:不慢不快,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5、滚瓜烂熟 [ gǔn guā làn shú ]

【解释】: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二、形容不熟练的成语
1、一无所知 [ yī wú suǒ zhī ]

【解释】:什么也不知道。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学生望后便倒,扶起,良久方醒。问之一无所知。”
【译文】:小学生看后就倒在了地上,待大家扶起后,过了好一会儿才醒过来。问他怎么了,他什么也不知道。
2、半路出家 [ bàn lù chū jiā ]

【解释】: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自】:宋元 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译文】:刚开始在家读书,最后来看看不成功,改了志向去做生意。就是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一样。
3、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自】: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译文】:不追求利益,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4、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译文】:有想要了解透彻愿望,但只得到一半的理解。
5、似懂非懂 [ sì dǒng fēi dǒng ]

【解释】: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出自】:近代 叶圣陶《得失》:“然而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教他们回讲往往讲不出来。”
“熟能生巧”的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01:05
熟能生巧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

〖示例〗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一天,他在家练箭,十中八九,旁观者拍手称绝,陈尧咨自己也很得意,但观众中有个卖油的老头只略微点头,不以为然。陈尧咨很不高兴,问:“你会射箭吗?你看我射得怎样?”老头很干脆地回答:“我不会射箭。你射得可以,但并没有什么奥妙,只是手法熟练而已。”在陈尧咨追问老头有啥本领后,老头把一个铜钱盖在一个盛油的葫芦口,取勺油高高地倒向钱眼,全勺油倒光,未见铜钱眼外沾有一滴油。老头对陈尧咨说:“我也没什么奥妙的地方,只不过手法熟练而已。”

〔文言文〕
人们由此故事中的两句话“无他,但手熟尔”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引申出“熟能生巧”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熟是熟练的意思!
熟能生巧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20:24
【买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而自我夸耀。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 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艺!”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笑着将老翁送走了。
熟能生巧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17:36

熟能生巧意思:熟练了就能做得灵活机巧。指做某事熟练了就能摸索出一套巧妙的办法。

熟能生巧造句:

1、我刚开始接触野轮电脑时十分生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此刻已是熟能生巧了。

2、凡事熟能生巧。在立法局的发言,我一般有稿子,并且自我动笔。

3、凡事成习惯就容易做,熟能生巧。

4、学琴的要诀在于熟能生巧,只怕不肯侍脊型下工夫,不怕学不成。

5、写毛笔字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仅有苦练,熟能生巧,字自然而然就写得好了。

6、摘要本文对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熟能生巧”说法的合理性加以论述。

7、掌握驾驭墨纸水及手掌力度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长时间后才可熟能生巧,为描绘好粉彩山水创造有利的条件。

8、人们说“熟能生巧”,我对这句话毫不怀疑。

9、斯密的理论观点,构成了分工专业化内生的经老猜济增长理论模式。分工专业化对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经过熟能生巧和知识积累起作用的。

10、不用担心自我的英语口语,熟能生巧嘛。

11、小明学叠纸飞机,半天后他就很会叠了。这就叫做熟能生巧。

12、正如我们知道的:没有劳作,没有收获;熟能生巧。

13、像很多事物一样,面试也是熟能生巧。

14、要想菜炒得好吃,就要常常做,熟能生巧嘛!

熟能生巧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6:44
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一天,他在家练箭,十中八九,旁观者拍手称绝,陈尧咨自己也很得意,但观众中有个卖油的老头只略微点头,不以为然。陈尧咨很不高兴,问:“你会射箭吗?你看我射得怎样?”老头很干脆地回答:“我不会射箭。你射得可以,但并没有什么奥妙,只是手法熟练而已。”在陈尧咨追问老头有啥本领后,老头把一个铜钱盖在一个盛油的葫芦口,取勺油高高地倒向钱眼,全勺油倒光,未见铜钱眼外沾有一滴油。老头对陈尧咨说:“我也没什么奥妙的地方,只不过手法熟练而已。”

  人们由此故事中的两句话“无他,但手熟尔”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引申出“熟能生巧”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熟人生巧来自哪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20:39
展开全部   熟能生巧,谓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出自《镜花缘》第三一回:“ 九公 不必谈了。俗语说的:‘熟能生巧。’” 秦牧 《艺海拾贝·蒙古马的雕塑》:“这道理,‘耳濡目染,熟能生巧’几个字,就尽够说出个中奥妙了。”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四章:“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工夫到了,自然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13:27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心。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的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不会。”“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不服气就比画比画。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说明熟能生巧道理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5:18

熟能生巧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讲述的是一个叫陈康肃的人与一个老头的故事,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北宋的时候,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很擅长射箭,具有百发百中的神功。他的箭技没有任何人能比过他。陈康肃为此感到十分得意。

有一天,他在自已家的演练场上表演射箭。观看的人,个个为他鼓掌叫好。这时有个卖油的老头也来观看,他放下自已肩上的担子,站在篱笆墙外边,斜着眼睛瞅着陈康肃射箭,好长时间不离去。可是当他看见陈康肃射中靶子时,仅仅只是微微地点一下头, 井不觉得有什么很了不起的。

陈康肃想:“每当别人看到我射中靶子时,总是大声称赞,连声叫绝,这个老头却只点点头,真是个糊涂老头。”

陈康肃问老头说:“你在这看了这么久,你也懂得射箭吗?你看我的射技怎么样啊?”

卖油老头扦字胡子,微微一笑,然后慢悠悠地 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康肃一听,勃然大怒,大喊起来:“你这个呆老头,凭什么敢小看我的射技。”

卖油老头不气不恼地说:“我是凭我倒油的技巧了解到这个道理的。”说完,老头从担子里拿出一只 葫芦放在地上,又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带孔的铜钱放 在葫芦嘴上画,然后用勺子舀油往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顺着钱孔里流下去,葫芦里的油装满了,却一点儿也没有沾到钱孔上。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连声叫绝。卖油老头站起来微笑着说:“我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由于手熟罢了。”

陈康肃看后,笑了。他向卖油老头承认了刚才的无礼,并道了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