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驴看瓜的儿歌赏析

老两口把毛驴换成了西瓜,快乐生活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5:18
这和《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这个故事类似,越换越小越不值钱,但是夫妻俩很开心很知足,最后得了一袋金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如何赏析诗经《木瓜》?
1个回答2024-04-29 16:30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 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赏析>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后边的诗句诗作者采用了与第一节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女之间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琼瑶”;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琼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东西,我必要送给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贵的东西,从形式上看只不过是第一节的反复出现,叠章易字,而从表达的程度上看则表现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别是从表现艺术手法上看,这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

三毛散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2-12-28 06:26
三毛散文全部
赏析瓜瓜吃瓜故事?
1个回答2024-01-09 05:38

瓜瓜吃瓜》讲述了瓜瓜扔掉不喜欢吃的小西瓜皮和外婆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亲情故事,故事同时也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瓜瓜吃瓜故事赏析?
1个回答2024-01-07 00:53

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他叫瓜瓜,就是西瓜的那个瓜。他干吗叫瓜瓜呀?原来他生下来的时候,胖墩墩,圆滚滚,就象个西瓜。他爸爸正想着给他起个名字呢,他妈妈说,“甭伤脑筋了,就叫他‘瓜瓜’吧!”

瓜瓜可爱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小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嘭的响,说:“西瓜在这儿呢!”

有一天,天热极了,瓜瓜又闹着要吃西瓜。妈妈拿出一个小西瓜来,对瓜瓜说:“就剩这个小的了,先吃着吧。一会儿,外婆要来,说不定会给你带个大西瓜哩!”

妈妈切开西瓜,上班去了。瓜瓜斜眼儿瞧了瞧那西瓜,翘起了嘴巴,心想:哼,这也叫西瓜?可他怪口渴的,又想:瓜儿小,说不定还挺甜哩!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哎,一点儿也不甜

小毛驴歌曲分析
1个回答2024-01-15 02:32

小毛驴歌曲分析如下:

《小毛驴》是中国著名歌曲之一,由国家一级作曲家郑德荣作曲,演唱者是群星合唱团。这首歌曲通俗易懂,旋律简单优美,歌词质朴感人,反映了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

这首歌曲以一个小毛驴的角度来描绘自身在行走中的种种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寓意着贫困地区的人们在艰辛的生活中也要勇敢租销谈前行。歌曲搭配了轻快愉悦的旋律,让人在听的过程中不断振作精神,充满希望。

歌曲的词曲质朴自然、真挚感人,富有生命力。词中的“山路十八弯弊碰,一口气都喘不过来”、“四蹄朝天泥潭里翻也翻不回来,可是有人骑着他,笑呵呵向前去”,展现了一个小毛驴顽强的生命力和顽强的前行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所具有的顽强进取的精神。

《小毛驴》是一首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经典民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歌曲通过对一个小毛驴的生动描述,表达了深厚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是对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一种真斗正诚表达和鼓舞。这首歌曲经过多年时间的沉淀和传颂,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催人奋进,引导人们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培养小孩子唱儿歌:

1、创造愉快的音乐环境: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音乐玩具,如铃铛、吉他和钢琴等。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播放一些优美的儿歌或音乐,让孩子们慢慢熟悉。

2、合理编排时间:养成每天的固定时间唱儿歌的习惯,早晚各一次。可以搭配做些手工制作或者一些游戏,让孩子感到唱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小毛驴歌曲分析
1个回答2024-01-15 19:09

小毛驴歌曲分析如下:

《小毛驴》是中国著名歌曲之一,由国家一级作曲家郑德荣作曲,演唱者是群星合唱团。这首歌曲通俗易懂,旋律简单优美,歌词质朴感人,反映了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

这首歌曲以一个小毛驴的角度来描绘自身在行走中的种种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寓意着贫困地区的人们在艰辛的生活中也要勇敢租销谈前行。歌曲搭配了轻快愉悦的旋律,让人在听的过程中不断振作精神,充满希望。

歌曲的词曲质朴自然、真挚感人,富有生命力。词中的“山路十八弯弊碰,一口气都喘不过来”、“四蹄朝天泥潭里翻也翻不回来,可是有人骑着他,笑呵呵向前去”,展现了一个小毛驴顽强的生命力和顽强的前行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所具有的顽强进取的精神。

《小毛驴》是一首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经典民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歌曲通过对一个小毛驴的生动描述,表达了深厚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是对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一种真斗正诚表达和鼓舞。这首歌曲经过多年时间的沉淀和传颂,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催人奋进,引导人们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培养小孩子唱儿歌:

1、创造愉快的音乐环境: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音乐玩具,如铃铛、吉他和钢琴等。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播放一些优美的儿歌或音乐,让孩子们慢慢熟悉。

2、合理编排时间:养成每天的固定时间唱儿歌的习惯,早晚各一次。可以搭配做些手工制作或者一些游戏,让孩子感到唱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3毛的<胆小鬼>赏析
1个回答2024-02-19 18:26
主要写她小时候偷钱的故事。三毛的文风质朴率真,不加雕琢,这篇《胆小鬼》更是写得诙谐生动,情趣盎然。
三毛 撒哈拉故事全文赏析?
1个回答2024-01-20 11:33

《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语言是具有三毛特色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新、朴素。她能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写作对象所感受到的一切,对其行为动作进行白描,或用精炼的对话来还原场景,以她细腻、敏锐、准确的感知力,准确把握住写作对象的特点并注入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三毛的文字就有了一种令读者忘我而入境的感染力。读《撒哈拉的故事》,仿佛是在与三毛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好似在听朋友讲述动人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时而无羁的快乐,令人如入其境。

《结婚记》中,三毛向读者讲述她与荷西登记结婚的情景:“我伸头去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三毛用了一个“伸”这个很有意味的动词,强化了她单纯活泼的性格。接下来一个“好”单独成句,使舒缓的语调改变了节奏,与灵感突发的感觉相得益彰。随后她对装扮自己的动作做了弱化处理,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它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上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没有用皮包,两手空空的。“这段描写除了简单的动作”找、戴、拿、别“以外,如果没有前面她交代的是一次结婚外,这与周末出游又有什么不同呢?她在自我欣赏着,她认为结婚是自己的事,自己感觉好最重要。这也很容易看出她的个性。

该书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求深刻,这就是很多人思考的,为什么朴素通俗的词汇在她的笔下就可以如此闪烁着光芒。三毛用语讲求浅显,该书中很难找到生冷怪癖的字眼和拖沓繁长的句子,用词简单,尽显优雅的色彩。这里所谓的“色彩”,就是三毛独有的个性魅力,这使她的语言脱离肤浅,上升为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方式。三毛透过《撒哈拉的故事》告诉我们,她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是一段寻找生活的真谛,追求生命超越的心路历程。

修辞分析

《撒哈拉的故事》散文集里面的每篇散文的开头几乎都有一个语言环境限定了整篇文章的语调、环境、氛围。在这样的限定下,散文的语言表达就受到了一定限制。比如说《素人渔夫》这篇描写的是三毛和丈夫荷西在经济周转不灵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计,自己下海捕鱼买鱼的事情,这也是夫妻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中的一些幽默风趣之处的再现。在这样的环境的限定下,整篇散文这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夫妻的对话展开的,只能采用一种平和、轻快、率性浪漫的表达方式。再如《哭泣的骆驼》,整体上都是一种极度悲凉的氛围,这里就不能适用一种明快、欢乐的表达方式,否则就与整篇文章的基调不适应,三毛在此就巧妙地运用映衬的表达手段,通过对周围景物的一种凄凉感的细致描绘,烘托了游击队领袖巴西里被自己人出卖,他的妻子沙伊达,那个受过高度文明教育的可爱的沙漠女子,却被诬蔑说她出卖了她自己的丈夫而被欺凌至死的一种无限悲凉。

三毛《温柔的夜》赏析
1个回答2022-08-30 17:35
用微笑面对生活的名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