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史144、马邑之谋

2018-12-13 20:05:00涛哥讲历史10:38 7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29 喜点
声音简介

哪些历史名人是鹿邑人

1、李耳:春秋并键租时思想家、道亮段家创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 。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著《道德经》五千言。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绝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2、李白:(701年 —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5、李时珍:(1518-1593),明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湖北蕲春)人。世代为医。他继承家学,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 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 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已佚。

历史上的伯邑考是谁?

历史上妲己是一条蛇,苏是草,即草里蛇是也。谁说周文王是九十七岁,历史上周文王明明是七十七岁!伯邑考应该是长子,有可能是太姒偷汉子生的,忘了杀首子的习俗吗?也有人认为是太姒和季历的儿子,伯邑考其实是周文王的小弟弟。所以周文王昌是吃了自己的小弟弟伯邑考。伯邑考年龄有可能三十多,那时候周文王才五十多。历史妲己和伯邑考没有见过面,除非妲己是姬旦,如果想探秘,欢迎看《孔子的周公:尚书中所见西周女王》。

平邑县的历史人物

著名人物左宝贵原宪羊欣澹台灭明 羊祜曾参仲由曾点

五邑大学的历史沿革?

1984年1月7日,江门市人民政府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呈送了《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 1984年1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江门市筹建五邑大学”。 1984年3月6日,五邑大学奠基,同时成立了由41人组成的五邑大学筹建委员会。 1985年8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给国家教委呈送了《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 1985年10月7日,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同意成立五邑大学,学制四年,归广东省和江门市双重领导,以江门市为主。 198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五邑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0年,经广东省高教局批准,五邑大学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五邑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同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并批准接收外国留学生。 1996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3个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纺织工程)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8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五邑大学历史沿革?

1984年1月7日,江门市人民政府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呈送了《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 1984年1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江门市筹建五邑大学”。 1984年3月6日,五邑大学奠基,同时成立了由41人组成的五邑大学筹建委员会。 1985年8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给国家教委呈送了《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 1985年10月7日,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同意成立五邑大学,学制四年,归广东省和江门市双重领导,以江门市为主。 198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五邑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0年,经广东省高教局批准,五邑大学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五邑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同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并批准接收外国留学生。 1996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3个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纺织工程)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8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2016年,五邑大学获批成为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成为广东与江门省市共建本科高校。 2017年11月,五邑大学增列为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省教育厅与江门市政府签署协议,投入21亿元(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补助经费6亿元,江门市政府投入15亿元)支持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五邑的历史沿革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市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江门地区分属南海郡番禺县(新会邑、台山邑)、桂林郡(开平邑、恩平邑、鹤山邑)。 西汉分属南海郡番禺县(新会邑、台山邑)、合浦郡(开平邑、恩平邑、鹤山邑)。 三国时设高凉郡,郡治就在今恩平邑境内,这是今江门地区最高级的早期行政建制。时新会邑、台山邑之地归南海郡番禺县,开平邑、鹤山邑之地归苍梧郡。 三国时期孙权置平夷县,即今新会邑。 西晋时,高凉郡辖台山邑、恩平邑之地,开平邑、鹤山邑之地归苍梧郡,新会邑之地归南海郡。 晋朝改平夷县为新夷县,南北朝设立新会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置新会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郡为县。隋朝分属南海郡(新会邑、台山邑、鹤山邑)、高凉郡(恩平邑、开平邑)。 唐朝设冈州、恩州,冈州地含新会邑、台山邑、鹤山邑,恩州除含恩平邑、开平邑之外,还包括现在的阳江市阳东县、阳西县地。周边有:端州,平兴县(今佛山高明)属之;新州,即今新兴县;春州,即今阳春县;勤州,在今新兴、罗定、阳春之间。 宋元时分属广州(新会邑、台山邑)、南恩州(恩平邑、开平邑)、新州(鹤山邑) 明清时分属广州府(新会邑、台山邑、鹤山邑)、肇庆府(恩平邑、开平邑)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新会常德乡得行都及阳江、新兴部分地复置恩平县。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划新会得行都的上坑朗及文章等5都56图新建的新宁县。 清顺治六年(1649年)划新会的登名、古博、平康、得行都及新兴双桥都、恩平长静都新建开平县。 雍正十年(1732年)划新会遵名、新化、古劳3都;开平双桥都及古博都址山新建鹤山县。 清同治六年(1867年)设赤溪厅,民国元年(1912)赤溪改厅为县。 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台山县,因境内有三台山而得名。1953年撤赤溪县并入台山县。 民国14年(1925年)广东省政府将江门划分为独立市,设立江门市政厅。 1949年设粤中专区,专署驻台山县,行辖1市9县:江门市、台山县(台城镇)、新会县(江门市)、开平县(苍城)、恩平县(恩城镇)、鹤山县(沙坪)、高明县(明城)、阳春县(春城镇)、阳江县(县城镇)、赤溪县(北门)。 1952年分属粤中行政区(今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粤西行政区(今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 1956年受佛山专区管辖。佛山专区专署驻佛山市,行辖13县:南海县(佛山市)、番禺县(市桥镇)、顺德县(大良镇)、中山县(石岐市)、三水县(西南镇)、新会县(会城镇)、鹤山县(沙坪镇)、高明县(明城镇)、开平县(三埠镇)、台山县(台城镇)、恩平县(恩城镇)、珠海县(唐家村)、花县(新华镇)。 1959年设江门专区,专署驻高要县,行辖1市10县:江门市、新会县(会城镇)、台山县(台城镇)、开平县(三埠镇)、高鹤县(沙坪镇)、罗定县(罗城镇)、新兴县(城关镇)、怀集县(怀城镇)、德封县(德庆镇)、高要县(肇庆镇)、广四县(县城镇)。当年把鹤山县与高明县合并为高鹤县,至1981年重新分拆。 1963年至1982年,长达19年属佛山地区管辖,佛山地区专署驻佛山市,辖2市11县:佛山市、江门市、南海县(佛山市)、番禺县(市桥镇)、顺德县(大良镇)、中山县(石岐镇)、三水县(西南镇)、珠海县(香洲镇)、高鹤县(沙坪镇)、新会县(会城镇)、台山县(台城镇)、开平县(三埠镇)、恩平县(恩城镇)。 1988年设江门市,初辖二区五县:城、区、郊区、新会县(会城镇)、台山县(台城镇)、开平县(三埠镇)、恩平县(恩城镇)、鹤山县(沙坪镇)。 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江门市辖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3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4个县级市,至此江门市的行政区域才定型成今天的格局。

正史上有伯邑考其人吗?有文王吐子之事吗?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殷纣末年,文王被囚羑里,长公子邑考欲赎父罪,进见纣王,被醢,纣以其尸制成肉饼予文王,文王食之,后至西岐,又都吐出来,化成动物,因“吐子”之意而名“兔子”……这是《封神》中内容,玄乎其玄,想来不是真的。但是,文学艺术高于生活,毕竟也是源于生活,文王被囚羑里,好象是真的,那么伯邑考呢?确有其人吗?他是被纣杀死吗?真做成肉饼了吗?文王吃了吗? 恳求明人解说。谢谢。 解析: 历史上有伯邑考其人,文王嫡长子。死的较早。文王吐子之事是后人虚构的。没有的事。以下是史书对伯邑考的记载。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 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 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 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 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史记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朝邑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明韩邦靖撰。邦靖字汝庆,号五泉,朝邑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工部员外郎。事迹附见《明史·韩邦奇传》。是书成於正德己卯。上卷四篇,曰《总志》,曰《风俗》,曰《物产》,曰《田赋》。下卷三篇,曰《名宦》,曰《人物》,曰《杂记》。上卷仅七页,下卷仅十七页。古今志乘之简,无有过於是书者。而巨集纲细目,包括略备。盖他志多夸饰风土,而此志能提其要,故文省而事不漏也。然叙次点缀,若有馀闲,宽然无局促束缚之迹。自明以来,关中舆记,惟康海《武功县志》与此《志》最为有名。论者谓《武功志》体例谨严,源出《汉书》;此《志》笔墨疏宕,源出《史记》。然后来志乘,多以康氏为宗,而此《志》莫能继轨。盖所谓“不可无一,不容有二”者也。前有邦靖自序,又有康海序,末有吕柟后序,及朝邑知县陵川王道跋。并文格高洁,与志适相配云。 这个人叫韩邦靖,是朝邑县志的作者,写的非常好

山东潍坊昌邑历史名人

可以登录www_***_com/city/ls_mingren.asp查看即可

临邑县的历史沿革

西周、春秋时期属齐地,邑名犁(犁丘、隰),因位于古漯水之南,故又名漯阴(今济阳西南约20公里处)。  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至漯阴县,属济北郡。  西汉,属青州平原郡。  东汉,公元52年(建武帝二十八年),改属青州平原郡济南国。  三国,漯阴县为魏地,魏废济南国为济南郡,漯阴县属济南郡。 西晋,仍属济南郡。 十六国时期,局势动荡,政区变化无常,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有。 东晋,属济南郡。 南朝宋,公元455年(孝建二年)将原漯阴县和著县(今济阳县境西部)部分土地合并,取汉时东郡临邑县(今东阿)之名,侨置临邑县,属魏郡。至此漯阴县改成临邑县。北魏,临邑县属东魏郡。北齐,属济南郡。 隋朝,属齐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属谭州,贞观元年(627年)属齐州济南郡。 五代,属齐郡。 宋朝,属京东东路济南府。 金时,属山东东路济南府。 元太祖铁元年(1206年)属山东东西道济南路。1235年属河北道河间路。1253年属济南路。1266年属河北道河间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山东省布政司济南府。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高唐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还属济南府。 民国时期,民国二年(1913年)山东省分4道,临邑属东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直属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山东省第五行政督查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临邑城被日军占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城内设日伪临邑县公署属惠民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八路军来到临邑县境开展抗日斗争,建立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冀鲁边区第二专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先后将县属大部分地区划归平禹、齐临、济阳、匡五各县,县城东北局部地区归新置临北办事处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撤销临邑县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八路军解放临邑城,恢复临邑县制,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二专区改属洛北专区,临邑县隶属洛北专区。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