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 寻找

2019-04-03 10:30:10海潮明月05:51 5.4万
声音简介



作者:余秋雨

音乐:王珺《清晨十分钟》

主播:海潮明月



小时候,梦中寻找的总是妈妈。


现在,总是她。


与生活中正好相反,梦中的她,总是不告而别,到很远的地方。我似乎也知道那地方很远,因此刚刚要找,脚下已经是西奈沙漠,约旦佩特拉,密克罗尼西亚的海滨,卢克索的山顶……。她总是在那里飞奔,身材那么矫健,周围所有的游人都在看她。因此,我只要顺着众人的目光,总能找到她。


有的地方,没有游人,只有蛮荒的山岭,那就更好找了,因为所有山脉的曲线都指向她。


飞奔到一个显目的高处,她会突然停步,猛然转身,伸直手臂大幅度地摇摆。好像早就知道我在找她,已经找到她的脚下。她笑得很骄傲,为她走得那么远,那么高,为她知道我会找,而且一定找到她。好像,一切都是她的计划。


我很快追到她眼前,只是笑,没有话。一时间,游人不见了,山岭不见了,天地间只剩下我和她。


这时我大多会醒,惊讶地看一眼还在熟睡中的她。


其实她没有行动计划,只有心灵计划。


正因为没有行动计划,所以也没有行动路线;正因为没有行动路线,因此再远的地方她也能随意到达。


这事说起来有点艰深,但是自从人类开始懂得跨时空“穿越”的可能性,才知道过于精细的安排都是障碍。只有心灵,才能使我们脱地滑翔,转眼就能抵达任何想去的地方。地图由心在画,世界处处是家。


所以,我总能在最远的角落找到她,却不知道她是怎么去的,是坐车,还是骑马?




她的心灵计划既然与路线无关,与距离无关,那么又与什么有关?


与人,只能是人。她的心灵计划,由两个人组成,却又至远至大。


因此她能突然停步,猛然转身,知道我找到她背后,可以四目相对,分毫不差。


我的心灵计划也是两个人组成,也能伸发到海角天涯。因此,我天天在找,却找得一点也不累。她必定知道我在哪里,我必定知道哪里有她。


我曾对年轻人说,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找对一个人。如果找着了,那就会天天牵挂,却又不必牵挂。


于是天边就在枕边,眼下就是天下。

余秋雨和马兰有孩子吗?余秋雨和前妻有几个孩子?

余秋雨的前妻李红1979年和余秋雨结婚1984年诞下女儿,1992年7月和余秋雨离婚。 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是余秋雨的第二任妻子。 和第二任妻子马兰没有孩子

寻找余秋雨的一片文章

就这一句话实在难了点,虽然手头有五本余秋雨的书,但想不出这一句话是在哪一节里。想看的话一本本看看吧。 上面朋友引的的《文化苦旅》中的《腊梅》一文,似乎没有相关那句。

你怎么看待余秋雨呢?

现当代少有的大家,比起古代那些辛酸的文人墨客,秋雨算是春风得意,有美女马兰做陪,家财万贯,功名利禄样样皆有。一句话——成功文人的典型!

余秋雨是谁

baidu一下不就知道的很全了吗?..............

求余秋雨《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我等不到了》,求。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余秋雨是哪个地方人

浙江余姚人.

余秋雨写了有哪些书?

《文化苦旅》

余秋雨的《借我一生》

已发送,请注意查收

余秋雨我在等你是哪本书

《我在等你》是余秋雨的一本散文集,出版于2011年。原文如下: 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 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 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 我就是这样坦然, 你舍得伤,就伤。 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我,我不会留你,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 如果有一天,你说还爱我, 我会告诉你,其实我一直在等你; 如果有一天,我们擦肩而拍晌过, 我会停住脚步,凝视你远去段手的背影, 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或许人一生可以爱很多次, 然而总有一个人, 可以让我们笑得最灿烂, 哭得最透彻,想得最深切。 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 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 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 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 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 流水冻了,我在握贺嫌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