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辑】艾叶:端午时节话医草

2023-06-07 03:26:24赵中振教授14:13 1.8万
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端午节到了,今天我们来聊聊艾叶了。


1

2018年全国中医药知识电视大赛,我受邀担当总决赛评委,其中有一道题是猜谜语:


霜染青春野水涯,沉香淡淡恰如花。


端阳月老天为证,嫁入寻常百姓家。


谜底是一味中药,大家猜到是什么中药了吗?答案就是艾叶。





“霜染青春野水涯”:霜染,是因为艾叶表面有一层绒毛,好似白蒙蒙的一层霜;


“沉香淡淡恰如花”:艾草富含挥发油,只要在手上搓一搓,马上就有一种淡淡的香气释放出来;


“端阳月老天为证”:端阳节就是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也是艾叶的收获季节;


“嫁入寻常百姓家”:端午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个习俗,就是挂艾叶、挂菖蒲辟邪。


2

艾叶有一个很重要的功效,是辟邪。


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就是用它来预防瘟疫的。古人认为瘟疫属邪气,所以民间有个习俗,在五月初五这一日,他们会挂艾叶、悬菖蒲、洒雄黄来辟邪。有些地区新生儿还用艾叶洗澡,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因为在古代,人们将农历五月视为“恶月”,五月初五这一天,被视作“恶日”。东晋末年有一位名将叫王镇恶,因为他就是五月初五出生的,为什么叫王镇恶呢?


五月初五,古人认为这一天是恶日,是五毒日,很不吉利。


五毒是什么?蛇、蝎、蟾蜍、蜈蚣、壁虎。毒如蛇蝎狠如狼,蛇蝎被列在了首位。


从五月初五开始,大地上的这五毒就开始活跃了起来。


王镇恶偏偏在这一天出世,于是他父母说,这孩子难养活,把他送给别人抚养吧。他爷爷却说:“孟尝君当年也是在恶月出生、却成了齐国的宰相,这孩子如果命硬,一定能挺过来,也一定能够耀祖光宗的”。既然他是恶日出生,干脆起名就叫王镇恶吧。果不其然,后来还真成为了名震四方的大将军。


同样能够镇住这个恶日的,还有一种植物就是艾叶。


端午时节,正值春夏之交,容易发生流行病。用艾叶洗澡,不但可以洁净身体,而且艾叶通过加热,挥发油飘散到空气当中,能够达到杀菌消毒,洁净空气,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在这一天挂艾叶,洗艾叶澡,以“除毒气,辟邪”, “艾叶避邪”过去一度曾被视作迷信,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但古人无法认识到这些,只能认为、是妖魔鬼怪的邪气造成的侵害。


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这种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的邪气,就是病毒和病菌。而现代研究已表明:艾叶中的挥发油对于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3

艾叶,也称医草。被收入了《中国药典》,是一种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艾草入药的部位,是它的叶片,因此,药材名又叫艾叶。


自古以来,艾叶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它用于治病,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五十二病方》当中,就记载着艾叶的疗效与用法。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当中,也有两个用到艾叶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前者用于养血调经,后者用于治疗吐血不止。


李时珍《本草纲目》当中,收载了艾叶复方50条,按疾病类型来分,艾叶的应用包括:妇科疾病、出血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科等七大类。艾叶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古代艾草的主产地就在蕲春,蕲春是李时珍的故乡。


李氏两父子世居蕲州行医,他们多次上麒麟山采集艾叶进行研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专门写过《蕲艾传》,他在书中称赞蕲艾: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说,“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明代成化年间,正是李时珍父亲生活的年代。


可以说,将蕲州作为艾叶的道地产区、并使其名扬天下,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功不可没。


4

在湖北蕲春,家家户户挂艾叶,用艾草洗浴,就像吃饭一样平常。


同时只要有瘟疫盛行,都可以考虑用艾叶防治疾病。史载每逢瘟疫之年,都是艾叶丰产之季,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抵御病邪的武器,是天赐的良药。


过去30年间,我前后十次去过湖北蕲春。


在关注艾叶的同时,我还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学者——梅全喜。


梅教授告诉我,他一生可以说是和艾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艾叶他有一种说不尽的情感。他出生3天时就洗过艾水澡,这是家乡的一种习俗,艾叶应该是他最早接触的中药,也是他最早认识的中药。用艾叶、学习研究艾叶,与艾叶为伴。梅全喜教授还特别向我介绍,2020年,艾叶在预防与治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蕲艾和其他地方的艾叶、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湖北蕲春、土壤肥沃,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良好的地理气候环境,是优质蕲艾形成的先决条件。


5

从2009年开始,连续5年我曾经每月为《大公报》——“中华医药专栏”写过专版,第一篇写的就是“端午话艾叶”,但当时的艾产业处于低谷,记得要想在蕲春买一箱艾叶做点实验都很难办到。


2013年,我和梅全喜教授与健康卫视的朋友,合拍了一个专题片《从艾出发》,这个片子后来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也促进了艾产业的发展。现在蕲春再度出现了家家户户种植艾叶的局面,也不再为艾叶的销售而发愁了。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为迎接此次论坛,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隆重推出了6集特别节目《非常中国 (Hi China) 》。


我应邀在节目中,担当中医药讲解专家,我带着一个来自埃及的小帅哥和一位来自南非的小美女,一起探讨“中国智慧”,选择的是什么?我带他们去的就是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拍摄的就是李时珍家乡的艾草。


6

提到艾叶,还要说一说针灸。


针灸,针灸,针与灸严格的说是两种治疗手段。


一个是针法,英文是Acupuncture﹔另外一个是灸法,英文是Moxibustion。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灸的原料就是艾叶。


药王孙思邈说:针而不灸非良医。可见艾灸的重要性。针灸作为一个合成词,也说明了针与灸二者密不可分。


目前,在海外用的主要用的是针。为什么呢?因为艾叶燃烧出的气味和产生烟雾,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目前在美国绝大多数的中医诊所是只扎针、不艾灸。


针灸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针师和灸师要分别考执照的。日本人很喜欢中国传来的灸法,同时他们有针对传统艾灸烟雾大的情况进行了改良。


那西方有没有艾叶呢?


说起来,大家听说过欧洲苦艾酒吗?苦艾与中国的艾叶亲缘关系很近,是同属植物,用苦艾为原料制造的酒,是一种烈性酒,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受到欧洲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的偏爱。毕加索有一幅名画,就叫《喝苦艾酒的人》。


苦艾酒在欧洲大受欢迎,海外一般还买不到。2018年纪念李时珍500周年的学术大会上,来自欧洲的世界传统药物学会主席,还专门带了一瓶苦艾酒送给我。


小结:

艾叶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平常说的针与灸,灸就占了一半。孟子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来自乡间的普通艾草,在燃烧之后、虽说自身化作了尘泥,但却护佑了中华民族的健康。


学习中医药、致敬艾草,让我们从艾出发。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原因如下: 1、消灾防害   端午节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我们熟知的“五毒”也开始活跃。而且很多人认为端午节位于春夏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所以大家在这一天会特别注意消灾防毒,艾草是具有驱蚊虫以及净化空气等多个作用,所以大家在端午节挂艾叶也成为了一个传统习俗。但实际上这种习俗不仅仅只是对节日的点缀,它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2、驱邪   在古人看来,艾草会散发香气,而这种香气可以起到驱邪、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3、招福治病  艾草的功效作用非常多,还可以入药治疗很多疾病。艾草能芳香通窍,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耳聪目明、记忆力增强,可预防感冒,还能活络通筋。同时,还可以燃点艾条用作治病,称为艾灸法。所以在端午节将门口挂上艾草也是为了达到身体健康的作用。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和寓意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和寓意如下: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州纤谨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当浪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这人家屋檐下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竖枯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端午节挂艾草寓意 而端午当天在门上挂艾草,可以起到祛瘟辟邪,招福进门的效果,也寓意着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福气临门,一年顺遂。 祈求吉祥如意等,而艾草因为本来就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把它悬挂在家门口,就能起到驱赶驱蚊蝇、虫蚁等作用,从而能减少册基虫害。

端午节艾草和蒿蒲,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1]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挂艾草的过程

端午节挂艾草的过程如下: 艾草一巧野般都是挂在房檐的,但是对于很多的小孩子来说,可以将艾草捆成一个小环粗蠢,戴在孩子的脖子上也是可以的。 同样也可以将艾草做成一个香包挂起来,岩宽陪挂艾草是端午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习俗,因此至今很多人在端午都还是会挂艾草。

端午节有什么传说故事 端午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1、屈原投江。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亡了,屈原便于五月初五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2、伍子胥尸体投河。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   3、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4、白娘子端午节喝雄黄酒现原形。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端午节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导语:端午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没到端午时节我们都会放假,通常假期是三天的时间,但是法定的放假时间是一天。在过节放假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欢度佳节,吃粽子,划龙舟、驱除五毒。闲暇之余,下面我们就听听端午节传说故事,这些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让你认识更丰富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端午节传说故事 一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纤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伤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传说故事二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传说故事 三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习俗 其实我国许多传统节日的起源大都与季节、农时和农作需要等因素有关。一旦被认同为全民性节日,又必定附着了许多习俗作为基本构成内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的不同会加入许多因地而生的习俗,虽然不变的一直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但是正是有这些新的习俗使传统的节日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估计是现在人们喜欢端午节的重要原因。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不同的地区名字不同,样式也毁绝晌是千奇百怪,但是吃粽子的时间千百年来一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民间都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不过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以前就有了关于粽子的记载,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2、赛龙舟 龙舟通俗的说就是把船装扮成龙的模样,然后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水上体育项目。至于龙舟的起源其实很可能不是源于纪念屈原,因为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宏者的节目,慢慢的时间给赛龙舟付予了不同的寓意。如今龙舟比赛逐渐被大众所接受,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2010年成为了广州亚运会运动项目之一。 3、雄黄酒 端午时节及节后,天气炎热,蝇虫滋生,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古人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能杀百毒,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特别是会在额头上画个王,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端午节要表演什么 端午节要表演哪些节目

1、表演当然有划龙舟、包粽子、吃粽子。 2、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3、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4、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端午节英语 端午节有关内容的英语翻译

1、端午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2、端午枝敏节是中国民bai间的传统节日。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氏高初五。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fifth day of May in the lunar calendar every year. 4、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猛核枝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ega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China, and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品,端午节吃啥,端午节吃什么东西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的艾草香蒲有什么用

这是因为端午前后,艾叶长势正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尺则唯的作用。香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盯大“水剑”,说它可“斩千邪”。香蒲身上这层驱邪避害的文化含义使它成了人们过端午节时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陵培。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