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上古史-春秋战国/春秋五霸之晋文公重耳

2023-12-05 18:20:54游学中华14:51 5.1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99 喜点
声音简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晋文公五十多岁时离家出走,流亡中原,辗转各国,但是他从未绝望,从未放弃,60多岁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了君王。说明了无论身处怎么样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文公守诺重信,另一方面也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看出不能和楚军硬碰,退避三舍也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锐气。

扩写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的故事是什么?

具体如下: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为了躲避战火,驾车狼狈地逃走了。饥饿、困乏无孔不入地摧残着他们的身躯,马蹄声愈来愈小。 他们吃尽了苦头。天色渐渐暗了,终于,他们走到了卫国城门外。重耳嘴角上扬,不禁仰天长啸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理了理衣裳,仰首挺胸地对城门的守卫说:“我是晋国公子重耳,快去禀报你们的国君!”卫兵一听说是晋公子重耳,立即上马飞奔回皇宫禀报卫文公。 卫文公一听重耳他是逃难而来,大怒,把奏折摔到地上,“滚!不见!”卫兵不免替重耳感到悲哀,对他说:“我们国君说他并不认识你,你好好自为之吧!”重耳愣了,瞪大了眼睛,脚接连退了几步,嘲讽地笑道:“呵!真是虎落平原被犬欺!”云掩盖了最后一缕光。 伴随着阵阵咕噜声,重耳带着他的随从继续赶路。 他们经过五鹿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欢笑声从远方传来,他们循声前行,几个村民正坐在茶档前谈笑。重耳高兴地对随从说:“太好了,我们有救了!”他命狐偃去向他们讨饭。 这时,一位老者从屋里走出来,村民们纷纷站起来,似乎对他很尊敬。那位老者递给狐偃一捧土块,“来,吃这个吧!”狐偃惊愕,可老者脸上无半点虚假。重耳大怒,脸色阴沉,扬起鞭子就要朝老者打下去。 可狐偃赶忙把重耳拦住,贴着他的耳朵轻声说:“公子,这可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土地啊!是上天在暗示我们啊!有了土地,我们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粮食啊!”重耳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小心翼翼地接过土块,向老者磕头致谢,嘴里不断说着:“感谢上天!感谢上天。” 他缓缓站起来,踉跄了一下,把土块放到车上,一滴水滴落,一滴、两滴、三滴,忽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复国也算是春秋时期的励志大片,他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要有恒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主要坚持就有希望。

春秋楚晋争霸

楚国胜楚庄王成为霸主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儿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文公守诺重信,另一方面也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看出不能和楚军硬碰,退避三舍也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锐气。

春秋时期晋国

晋国的土地包括了今天的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大部分地区,晋国仅出现在春秋时期,但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晋国的国君,之后由于晋文公的去世,导致了晋国一分为三,成了三个诸侯国。从此以后春秋时代结束,进入了战国时期。此后才出现了战国七雄,其实就是晋国一分为三的结果才有了战国的七个霸主。 河北的南部之一是晋国的领地,而北部则是燕国的领地。北京才有了燕京的称谓!

春秋时期的晋国

公元前636年继位,在公元前628年去世,在位九年 春秋人物-晋文公篇-这样写到“他一共在位九年,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逝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晋文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对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却产生了巨大影响。” 秦晋战争-1,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秦、晋崤之战 2,公元前620年(周襄王三十二年 )-秦、晋令狐之战 3,公元前594年(周定王十三年) -秦攻晋辅氏之战 4,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秦、晋麻隧之战 秦晋之好-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春秋时代,晋国和秦国是相邻的大国,晋献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称“穆姬”,以加强同秦国的关系。献公死后,公子夷吾即位。夷吾因长期在外,于是请秦穆公派兵护送,答应割让河外五城给秦国作报酬。哪知夷吾(晋惠公)即位后,并没有信守诺言。 晋惠公不守信用,引起秦穆公的不满。公元前641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仍送去大批粮食,帮助晋国度过困难。第二年冬天,秦国遇到了同样的饥荒,晋惠公却一点粮食也不支援。秦穆公非常生气,亲自率军讨伐晋国,活捉了晋惠公。 穆姬得到消息后,身穿丧服,带着四个儿女登上一座堆满干柴的楼台,并派人对秦穆公说:“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君以刀兵相见。现在晋君被您俘虏,他什么时候来到京城,我就什么时候死去,请君王早做打算!”秦穆公一听着了慌,决定宽恕晋惠公,把他安置在灵台,待以上宾之礼,两国国君还缔结了盟约。 以后,秦、晋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晋惠公把太子子圉(yǔ)派到秦国去当人质,秦穆公将宗女怀嬴嫁给子圉。但子圉担心当不上晋国的国君,就于公元前638年秋天,偷偷逃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称晋怀公,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不安。 这时,晋公子重耳来到了秦国。穆公决定帮助他回国夺取政权。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和国内群臣的拥戴下,回到都城曲沃,派人杀死怀公,即位为君,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才华出众,忠厚谦逊,深得穆公的欢心。从此,秦晋两国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一直友好相处,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冲突。“秦晋之好”由此而来。 文公死后晋国 文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晋文公去世后,公元前627年,晋襄公继承了父亲开创的霸业,崤之战中,晋军大败秦军,俘获秦军三将, 公元前627年 周襄王二十六年 晋、楚汦水之战 公元前626年 周襄王二十六年 晋、卫戚之战 公元前625年 周襄王二十七年 秦、晋彭衙之战 公元前625年 周襄王二十七年 晋联合诸侯攻秦

有没有关于春秋时期的电视剧,就是讲春秋五霸的

电视剧《西施秘史》

春秋时期的霸主和春秋争霸的作用

 春秋争霸,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为春秋时期.春秋得名于孔子所著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这部史书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时期上下限大致相同.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   这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地位,成为“霸主” 。   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晋、楚、吴、越王先後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是当时诸侯的人物展开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