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召南,邶风

2022-03-05 19:11:45文中子幼儿园杜老师16:15 8
声音简介

邶风静女成语典故?

出自《诗经·邶风·静女》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诗经·邶风·静女的作品介绍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 经》。现存的《诗 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诗经》(英文The Book of Songs)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00年。

《诗经(邶风·静女)》

邶风·静女一般指国风·邶风·静女。《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国风·邶风·静女》出自周代·无名氏 一、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扩展资料 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说的是一对恋人相约在城角幽会,但是当那男子赶到时,那女子却故意躲了起来,急得那男子“搔首踟蹰”,那女子这才走出来,又赠给那男子一支杆身漆朱的笔,那男子不禁惊喜交集,本来这笔是平常之物,但因为是心上人送给自己的,所以,他觉得真是分外美丽,不同寻常。 这大概算是历史上较为成功而浪漫的一次约会。 而说到古代男女最经典的一次约会,莫过于张生与崔莺莺的“爬墙约会”了。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的是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羊城晚报:古代为爱痴狂的男女们如何约会

诗经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

诗经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1、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2、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配镇磨一支红色的笛管。 3、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 4、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真是美好新异。 5、并不培斗是茅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作品赏析: 1、《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可爱的情趣。 2、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旅迟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3、作者的高明,在于送小草之外,不对会面场景做任何的交代。只是写会面之后,而且只从“郭靖”一面写。“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4、(“牧”,野外。“归”,通“馈”,赠送的意思。“荑”,草根。“洵”,确实。)是对第二章的同义反复。“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这首诗

《静女》描写的是一幕小儿女约会情景。 全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周南 召南中南的意思

说法不同。 1、周公、召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现在的河南陕县南部。 2、南是古代国名,周王将其分封给周公、召公做采邑。采邑不能称国,所以叫做周南、召南。 3、周、召都是地名,在雍州岐山之阳。 4、南是指用南方土调谱唱的民歌 5、南是钟一类的乐器,引申为用这种乐器伴奏的民歌。

邶是什么字,怎么读

bei,四声。指退位皇室居住之邑。

诗经 邶风 凯风 注音版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县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歌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心不应当.

诗经邶风击鼓名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先秦 · 《击鼓》 名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诗经邶风静女中的静女是什么意思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1.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2.静:娴雅安详。    3.姝:美好。   4.城隅:城角隐蔽处。   5.爱:隐藏。     6.踟躇:徘徊不定。   7.娈:(luán)年轻美丽。   8.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9.说怿:喜悦。     10.牧:野外。      11.荑: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12.询:实在,诚然。      [评析]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作品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 经》。现存的《诗 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