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第七章 亲子跟读版

2023-08-04 09:24:41吉劭居00:40 14.5万
声音简介

本专辑为亲子跟读版。更多国学节目与资讯请搜索微信订阅号“吉劭居”。


点我:进入吉劭居的喜马店铺<<<

记得二年前,我想把自己和女儿一起学习论语的资料和成果录制出来,与大家共享。之所以说是学习的资料和成果,那是因为女儿小时候,我们是用一套南怀瑾指导编排、台湾老古文化出品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繁体竖版,36本,内容涵盖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孟子、易经、诗经、左传、礼记、鉴略、笠翁对韵、菜根谭、幼学琼林、昔时贤文、唐诗经典、古文观止、朱子治家格言等等,一直到上了高中,再没更多时间,所以后面还有些内经述、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等没能学完。点我:进入吉劭居的喜马店铺<<<


那些年,我们娘俩就是互帮互助的同学,一篇篇,一本本,一年年,每天雷打不动,也乐此不疲。我为了给女儿讲解,搜集各种资料,筛选琢磨研究,其中就有《论语别裁》。所以2016年末,偶然因兴趣接触了喜马拉雅之后,我就想,既然我能给自己孩子讲,何不录制出来,与大家共享呢。当时也真是不知深浅,自己家里天南海北地讲,跟给天南海北的人讲,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远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轻松,你听到的10分钟音频,我需要一个小时乃至几个小时甚至半天一天的时间去做功课然后录制等等。点我:进入吉劭居的喜马店铺<<<


所以这两年,除了应付繁忙的本职工作之外,全部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于制作节目了。刚开始每一章开头的原文全文朗读由女儿承担,但后来她实在挤不出时间了,高中生的时间不要说以秒计算,那至少也是以分钟计算的,太精贵了,高中老师眼里这种与应试教育毫不搭边的事绝对是“不务正业”,录节目毕竟太费时间了,只好等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不过那可能是要三年之后了。


也许你会说,我已经看过导读了,我也听过讲解了,书可以不必读了,抱歉,我从来不相信,任何所谓导读讲解是能够用几句话就把经典说透的,包括吉劭居的节目。用梁文道的话说就是“我从来不相信这种给人维他命药丸或鸡精的事,我相信的是,我要告诉你,这个苹果很好吃,你要自己去尝他。”我一直说的,好比我们学走路,所有的讲解导读,都只是拐杖,只是教我们怎么走路,最终,我们还是得抛开拐杖,独立行走,到一定程度,你就会不满足于别人的讲解,而产生自己的独到视点和理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希望的是,在这个好像是个糖衣药丸的节目里,让大家发现一种敬意,对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经典的尊敬的态度。然后你会发现,这些典籍,完全不像是我们表面所以为的那么简单地可以一言以蔽之。


有很多听友一直让我推荐一套可以读的典籍,我迟迟不敢,因为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哪个版本更好,或者说更合适呢?我只能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辨别。我们当时用的是台湾的繁体竖版,具体的价格我忘了,应该折合人民币在2000多元。后来我发现内地也有出版了,而且也是南怀瑾授权并指导,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当然,最初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价格不菲,近千元,后几经改版,价格下来了,最新的这个版本一套只要四百多。所以我非常满意,除了亲民的价格,它的排版、纸张、内容,都是我想要的,大字,还有拼音标注,非常清晰,并且在每一部典籍前,都附有解题一篇,对其作者、成书时间和经过、主要内容、学术渊源以及历史评价,都有简要的介绍。


内容是由南怀瑾先生精心挑选的书目选编,涵盖了各个门类的国学典籍,旨在从熟读到熟记,一部一部地学习经典诗文,并首先从《大学》《中庸》《论语》等国学基本点击开始。有了这个基本经典的根底,会对孩子一生的语文根底以及培养读书兴趣大有助益。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我们对于传统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尝试、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只是的吸收。现在点击声音标题边上的红色小购物车,或者节目简介里的“吉劭居喜马店铺”链接,就可以下单购买。我想,如果大家想要购买一套国学的书,让我推荐的话,首选这一套。


全书一共18本,每本分AB两部分(相当于当时我当时的36本),共蓝色、黄色、橙色三个系列:


蓝色系列通过张弛有度的节奏设计,初学者可以初步了解传统国学的核心内容和入学门径。黄色系列当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橙色系列可以初步进入中国传统政治、民俗、文学、历史、医学等学科的学习。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音频版的软件使用不是很方便,我再悄咪咪跟大家说下,我会把我私藏的就是自己之前买的那一整套台湾版本的音频,全部上传在我的公**众**号上,你可以去下载,到时候可以放在手机电脑平板上,边听边看书,比光盘还更方便。另外,这一套复旦版本的音频,我也在录制并更新中。南怀瑾老师的意见,也是我们和女儿当初学习的体会,就是儿童时期的教育模式,当以读诵熏习为主,讲解倒还并不是十分迫切的事。但为满足广大家长和蒙童学习之需,吉劭居已经完成了论语、道德经、庄子的讲解,并正在进行《大学》的讲解,后续还将按照这套导读的顺序依次进行解读,计划用10-15年时间完成全套18本经典导读的讲解,当然,只是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学习,并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点我:进入吉劭居的喜马店铺<<<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道德经·第七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 天陵衡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一些词语注释 天长地久;长、久: 均指时间长久。 以其不自生也: 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 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 外其身: 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邪(ye): 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延伸阅读 1]王粥《道德经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故能长生。是以轮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尺桐做成其私 无私者,无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日能成其私也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一、原文 占位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占位夫唯不肖,故能大。占位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占位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占位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占位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占位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占位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占位天将建之,以慈垣之。 二、译文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道德经包括什么三十七章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如下: 一、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二、翻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三、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四、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实到他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 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文章开头是女主七八十岁了,跟一些大院的老太太在聊天,这辈子到底做

幻想太美好…… 现实很骨感…… 人生开心快乐就好……

中华德育故事第七章

中华德育故事是1—10部,不是按照章节的,1—10部里面有很多故事。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有感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本章以因果原理为基础,首先告诉人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面临着巨以大的威胁,而这扰春拍些威胁正是因为人们不惧怕威胁,我行我素,随心所欲所招致的结果。     世上一切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在前因后果的互为承继中。人的行为也是如此,无论是好还是坏,因怎么种果就怎么收。每个缓羡人做任何事,都不能只图一时的快意,不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应该十分清楚自己所做事情的性质,看到后来将会产生的结果森森。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纤戚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后户一步,毁高陵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够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向外奔逐得越远的人,懂得的也就越少。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窥望就能够明晓,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念乎有所成就。

群山回唱,第七章,阿德尔的母亲,嫁给阿德尔的父亲巴巴江年纪,那是在她多少岁的时候

14岁。。。。。

《道德经》第七章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天长地久”的自然之道,启示世人“不争”、“清心寡欲”,以回归自然之道,享受“不自生”的“长生”精神境界。这才是真正的“私”字——超越绝对的个人空间。

《道德经》第七十章被褐怀玉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改山顷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核陆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懂我的话,没有人照着去实行。说话是有宗旨的,做事是有根据的。可正是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了解我。懂得我的人很少,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所以有道的人唯兆总是外表披着粗布衣服,而怀里却揣着美玉。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