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第十九章 亲子跟读版

2023-08-04 09:24:43吉劭居00:38 9.2万
声音简介

本专辑为亲子跟读版。更多国学节目与资讯请搜索微信订阅号“吉劭居”。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 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

道德经第九章其已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持则盈之,不若其已,意思是一说:是累积到盈满,不如趁早停止,二说:是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二句:揣而锐之,不可常葆(保),以打铁为例,意思是打造金属器具打到尖锐,必然会钝,比如锋芒外露,会受打击。 第三句:金玉盈室(满堂),莫之能守,意思是:金玉堆满房室,没有人能守得住,也就是“坐吃山空”。 第四句:贵富而骄,自遗咎也,意思是:富贵了而又骄奢,就给自己埋下祸根。 第五句:功遂(成)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功业完成,就急退,这才是自然道理。老子认为的是物极必反,盈了就要亏,锐就要钝,这是事物辩证法。

道德经第九章读音

基拉585:你好。 chí ér yíng zhī bù rú qí yǐ 持 而 盈 之,不 如 其 已; chuǎi ér ruì zhī bù kě cháng bǎo 揣 而 锐 之,不 可 长 保。 jīn yù mǎn táng mò zhī néng shǒu 金 玉 满 堂,莫 之 能 守 ; fù guì ér jiāo zì yí qí jiù 富 贵 而 骄,自 遗 其 咎。 gōng suì shēn tuì tiān zhī dào 功 遂 身 退,天 之 道。 - 9 -

道德经朗读划分第九章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反,反向、相反。 理解: 反向循环运转,是道的运动,微弱的能量,是道的作用对象。 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的东西。 这里无形的东西,可以是无形的宇宙能量等等(第十四章,三种基本的东西),也可以是智慧生命的想象力创造力。 注意: 本章和第四十二章的上半部分相连接。

老子道德经的第九章的解释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理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手里已经捧不下了,但贪心太大,还要再往手上放,还不如停止。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得寸进尺或者锋芒太露而不知收敛,一定遭到别人嫉恨,别人就会想着各种办法对付你,反而会使自己遭受损失、甚至丧命。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银珠宝堆满了屋子,盗贼便会想方设法的偷盗,令人防不胜防,自己的财宝不可能全部守住。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贵了就骄纵无比,一定会引起大众愤怒,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祸根。 其实人生并不总是上升期,有波峰,就有波谷,为了避免陷入被动,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就能防止因跌入波谷而陷入被动窘迫。 而功业顺利完成后,如果你还沉浸在刚过去的成就中,那你永远也看不清当前真正的现实。只有不沉湎于过去的功业,把身心从那些辉煌的功业中解脱出来,客观的看待当下情况,才能发现自身以及外在变化,认清形势,从而灵活机动、客观应对,或进或退或不动,开始新的人生起点。 我们只有把命运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不断的功成身退,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而这正是天之道。 注释: 持,握也《说文》、保持。盈,满器也《说文》。已,多义词:止,句末通“矣”。 揣,量也《说文》。不可,不可能。保,保全、守住。守,职守。 贵,地位高,高价。遗,落下、舍弃。咎,过失、罪过。遂,完成。 译文: 手握的东西已装满,不如别再装了; 度量并且打磨锐利,恐怕难以长保。 金玉堆满了大堂,没有人能全守得住; 富贵后大耍骄横,就是自己落下祸根。 巨大功业完成,身心就要彻底退出,这是天之道。

倒读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此篇道德经解读非我个人所写,关于用兵,我对老子的这个观点感到非常困惑,思考很久仍然感觉思路不通。参考多本道德经后,找出本文章粘贴的这篇解读,读后感觉豁然开朗,此处用兵非将军用兵而是帝王用兵,所以不在班门弄斧。 原典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1],而为客[2],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3],攘[4]无臂,扔[5]无敌,执无兵[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7]。故抗兵相加[8],哀[9]者胜矣。 【注释】 [1]为主:主动进击,攻打敌人。 [2]为客:被动退守,不得已而应敌。 [3]行:行列,阵势。 [4]攘:奋臂。 [5]扔:面临,面对。 [6]兵:兵器,武器。 [7]宝:指三宝,即慈爱、俭约、不敢为天下先。 [8]抗兵相加:敌对双方实力相当。 [9]哀:慈悯,悲愤,哀痛。     译文 兵法家曾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宁愿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没有任何祸患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将会丧失我的法宝。所以,当敌对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可以获胜。         经典解读 本章是从军事学的角度,谈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意在阐明哀、慈、柔的道理,以明不争之德。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以守而取胜,表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其处世哲学中的退守、居下原则。     这一章讲到“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的道理,成为千古兵家的军事名言。著名学者张松如认为,“今人或谓老子以退为进的方针,在军事方面,则表现为以守为主,以守取胜的主张。这条总的作战原则是不对的,但老子提出的不可轻敌和双方兵力差不多相等的条件下,悲愤的一方将获胜等见解,还有它合理的地方。”     不过, 本章所谈论的用兵之道,并不是对军事指挥官而言的统兵打仗之道,而是一个当政者如何对待兵、如何动用兵的政治准则。 综观全书,老子一直是在政治层面上,谈论执政者应如何对待、如何护养、如何持藏、如何动用他的“手臂”的问题,而不是在教导这只“手臂”该怎样挥舞。     可以说,从本书的每一章中,都可以读出为政之道、经营之道、处世之道、管理之道、用兵之道……这是老子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概括性、关涉性的原因,并不能因此就认定老子是在专门谈兵或专论哪门具体的学问。     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他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他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并不是就军事论军事。 名家注解 河上公:彼遂不止,为天下贼,虽行诛之,不成行列也。虽欲仍引之,心若无敌可仍也。虽欲执持之,若无兵刃可持用也。何者?伤彼之民,罹罪于天,遭不道之君,悯忍丧之痛也。     王弼:言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天下也。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     朱元璋:非慈而不战,于心慈于众士之命,不得已而战,故守城必坚,纵被困围,天必加护,何知加护?以其心有所不忍战伤人命。奉天讨伪,将不妄为,存仁厚德,君将无忧,而祸平矣。

每日读《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谷得一以盈; 万宴颤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誉,无誉。 不欲琭琭如玉,晌则败珞珞如石。 感悟: 一切存在都来源于道。一切存在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有贱才有贵,有下才有上。凡夫俗子大都落在事物属性的两端,而真正的智者取其中:既非美玉,又非顽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感悟: 宇宙间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强到弱,从盯庆弱到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天九儿最后跟了夏瑞泽是多少章

天九儿最后跟了夏瑞泽是在第**221章**。

都市战神归来陆轩第九百多章跟阿修罗打的时候是哪个女的救了他?

谢小欣救了他

九九文章网里的美文有出版的吗

貌似没有出版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