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记不住的日子

2022-10-23 21:00:00有书07:30 2.6万
声音简介




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那么,记不住的日子就不是生活了吗?不是生活,又是什么呢?


显然,马尔克斯所说记得住的日子,是指那些不仅有意思甚至是有意义的日子,可以回味,乃至省思,甚至启人。


他将生活升华,而和日子对立起来,让日子分出等级。


细想一下,如我这样庸常人的一辈子,所过的日子就是庸常的,不可能全都记不住,也不可能全都记住。而且,记得住的,总会是少于记不住的。




就像这一辈子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多,如果按照以前我的每月粮食定量是三十二斤,一辈子加在一起,不算水和菜,就得有上千乃至上万斤,但真正变成营养长成我们身上的肉,不过百十来斤。


如果所过的日子全部都能记得住,那么,会像吃喝进的东西全都排泄不出去,人也就无法活下去了。


马尔克斯将记得住的日子,当成一杯可以品味的咖啡或葡萄酒。


普通人乃至比普通人更弱的贫寒人的日子,只能是一杯白水。


人的记忆就像筛子,总要筛下一些。


筛下的,有一些,确实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但其中一些不见得比记住的更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只是不愿意再像磐石一样压迫在心里,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它们尘逐马去,烟随风散。


人需要自我消化,让心理平衡,才能让日子过得平衡。这或许就是阿Q精神吧?


有些鸵鸟人生的意思,不会或不敢正视,只会将自己的头埋在土里。


不过,如果要想让有些事记住,必须让有些事不记住,这是记忆的能量守恒定律,是生活的严酷哲学。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所谓拿,就是记得住;放,则是那些没必要记住的事情吧。


在北大荒的时候,我见过一位守林老人。我们农场边上,靠近七星河南岸,有一片原始森林。老人在那里守林一辈子。


他住在林子里的一座木刻楞房中,我们冬天去七星河修水利的路上,必要路过那座木刻楞,常会进去烤烤火,喝口热水,吃吃他的冻酸梨,逗逗他养的一只老猫,和他说会儿闲话。


他话不多,大多时候,只是听我们说。


附近的村子叫底窑,清朝时是烧窑制砖的老村,那里的人们都知道老人的经历,从前清到日本鬼子入侵,前后几个朝代,是受了不少苦的,一辈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守着一只老猫和一片老林子过活。


我一直对老人很好奇,但是,你问他什么,他都是笑笑摇摇头。


后来,我调到宣传队写节目,有一段时间专门住在底窑,每天和老人泡在一起,心想总能问出点儿什么,好写出个新颖些的忆苦思甜之类的节目。


可是,他依然什么也没有对我说。不说,不等于没记住,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我这样揣测。和老人告别,是个春雪消融的黄昏,他对我说:不是不愿意对你唠,真的是记不住了。我不大相信。


他望着我疑惑的眼神,又说:孩子,不是啥事都记住就好,要是都记住了,我能活到现在?这是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守林老人的话,说实在的,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懂。


五十多年过后,看到马尔克斯的这句话,忽然想起了守林老人,觉得记忆这玩意儿,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笔财富,记得住的东西,都可以化为妙笔生花的文字。


对于历尽沧桑苦难的普通人来说,记得住的东西越多,恐怕真的难以熬过那漫长而跌宕的人生。


我读中学的时代,经常引用列宁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过去要是真的都记住了,过去的暗影会压迫今天的日子,也可以说是压迫今天的生活,会如梦魇般缠绕身边不止,也是可怕的。


前些日子,读到英国诗人莎拉·蒂斯代尔的一首题为《忘掉它》的短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忘掉它,永远永远。/时间是良友,它会使我们变成老年。/


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已经忘记,/在很早,很早的往昔/像花,像火像静静的足音,在早被遗忘的雪里。”觉得诗写的就是这位守林老人。


生活和日子,对于普通人,是一个意思。有学问的人将“一”写成美术体的阿拉伯数字1,或者法文UN英语ONE,不过是居高临下唬人而已。


记得住的日子,是生活;记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实在是没有必要给生活镀上一层金边,让日子化茧成蝶,翩翩起飞。






肖复兴的人品

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之中应该有所体现。。。真的想了解他的人品,你可以去多接触他啊,给他写写信件

肖复兴的故事

肖复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聆听与吟唱》、《纸的生命》、《浪漫的丧失》、《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肖复兴,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曾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早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肖复兴的故事

肖复兴的故事

关于肖复兴的小故事

。啊,ba b

肖复兴是个怎样的人

是1个勤奋好学的人

肖复兴写给儿童的书

《青春奏鸣曲》、《音乐飘流瓶》、 《今天孩子缺什么:我和中学生的交流笔记》 、《永远的校园》

《曾经少年》肖复兴主要内容

《曾经少年》肖复兴主要内容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握高世、京腔京味的故事和流畅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的成长经历。《曾经少年》作品语言优美而富有段肢童趣,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描写真实感人,对老北京的时令风物、日常生活的展现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曾经少年》是加拿大作家大卫·吉尔莫的非虚构文学念桐杰作。大卫发现,儿子杰西对高中生活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大卫苦恼不堪,最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让杰西退学回家,唯一的条件是,他们每周要一起看三部电影。一个特别的“电影俱乐部”由此诞生。

肖复兴怎么死的?

大哥,肖复兴是现代人,他现在才71岁,还没死,这都不知道。

肖复兴写的一幅画像

在四年级上册书上有

肖复兴的学会感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