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处暑抢场

2022-09-16 21:00:00有书05:31 2.2万
声音简介





我一直觉得,在大暑和处暑之间夹着一个立秋,显得不那么对劲儿。


虽然说立秋之后还有一伏,但一个“秋”字,总是和暑天是对立的。


立秋意味着天气要凉快了,怎么可以将一个有些萧瑟之意的“秋”字,夹在两个热气腾腾的“暑”字之间呢?


当然,这是对于处暑的这个“处”字不理解。


古人说“处”,是“止”的意思。也就是说,处暑是指暑天到此止步了。


不过,按照我固执且幼稚的想法,还是应该把处暑和立秋这两个节气的位置换一下,起码在字面上,可能让人觉得更对位一些。


对于处暑这个节气真正的认知,是我当年插队在北大荒时获得的。


这个节气里,麦子已经完全收割完毕,开始在场院上晾晒,就要灌麻袋入囤了。


这是一年稼穑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庄稼人,这就是最后的收获季节。


古书里说起处暑这个节气,爱说的话叫做:处暑到,禾乃登。


节气和城里人的关系,远赶不上和乡里人的密切;城里人对节气的理解程度,也赶不上庄稼的成熟速度。


这个季节里,晾晒麦子至关重要。


麦子晾晒得不干,入囤之后就容易发生霉变。因此,这时候太阳就是麦子最好的朋友。


但是偏偏这个时候,老天爷爱下雨,尤其是在北大荒,那雨说来就来,没有个由头。


这时候的天,就像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响晴烈日,转眼就可能变成了大雨倾盆。


这时候,就得看晒场主任的眼力和指挥能力了。


因为整个晒场的麦子,都必须赶在下雨之前用草帘子或帆布做的苫布苫盖好。




那节骨眼上,晒场主任简直就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整个晒场让他指挥得万马奔腾,硝烟四起。


在整个这一季节里,就连队长也得看晒场主任的脸色。因为这关乎一年的收成。


那时候,我们队的晒场主任姓苏,山东汉子。


一年时间里,在队上,他都不显山露水,好像没他这么个人似的。但到这时刻,他显得格外趾高气扬。


他能够闻得见风起于青萍之末,可以赶在雨脚到来之前,抢先把麦子苫盖好。


等雨刚刚过去,他又会敲响晒场上挂着的那块拖拉机的破链轨板,敲得震天动地,指挥大家抢时间,赶紧把盖在麦子上的苫布和草帘子掀开晾晒。


一天之内,这样的盖苫布掀苫布,不知有多少回,算得上是争分夺秒了。


所以,那时候,这活儿叫做“抢场”。不知别处是不是也这么个叫法?一个“抢”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人们对于这个节气的心情。


后来,在书上看到关于处暑的若干民谚,其中有一句说:“处暑有雨万人愁”。


那时候,我们队上最愁的是晒场主任老苏。没有那种抢场经历的人,是难以体会这句民谚的滋味的。


我曾经写过一首“抢场”的小诗:“云黑雷声隐,天低暑气浓。风来枝乱叶,雨去绿杂红。车陷一尺泥,屋生半地虫。抢场场院上,晒麦趁晴空。”


现在看,写得实在是太文气了,把处暑抢场写得过于诗意浓浓了。


如果让老苏看到了,一定会指着我的鼻子说道:大雨来了,抢场的时候,谁还顾得上看枝乱叶,绿杂红?我的眼睛里可全是麦子,麦子!


没错,处暑节气里,抢场的节骨眼儿上,麦子是唯此为大的。


那时候真的是怕下雨。哪里像现在,处暑前后,暑气还没有完全消散,就盼着下点儿雨,天气能够凉快点儿,还能平添点儿诗意。


对于同一个节气,人在不同的地方,人生在不同的季节,想法和心情是多么的不同啊!






肖复兴的故事

肖复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聆听与吟唱》、《纸的生命》、《浪漫的丧失》、《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肖复兴,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曾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早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肖复兴的故事

肖复兴的故事

关于肖复兴的小故事

。啊,ba b

肖复兴是个怎样的人

是1个勤奋好学的人

肖复兴写给儿童的书

《青春奏鸣曲》、《音乐飘流瓶》、 《今天孩子缺什么:我和中学生的交流笔记》 、《永远的校园》

《曾经少年》肖复兴主要内容

《曾经少年》肖复兴主要内容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握高世、京腔京味的故事和流畅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的成长经历。《曾经少年》作品语言优美而富有段肢童趣,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描写真实感人,对老北京的时令风物、日常生活的展现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曾经少年》是加拿大作家大卫·吉尔莫的非虚构文学念桐杰作。大卫发现,儿子杰西对高中生活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大卫苦恼不堪,最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让杰西退学回家,唯一的条件是,他们每周要一起看三部电影。一个特别的“电影俱乐部”由此诞生。

肖复兴的人品

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之中应该有所体现。。。真的想了解他的人品,你可以去多接触他啊,给他写写信件

谁读过肖复兴的《早恋》,觉得怎么样啊?

还不错,是本好书。

肖复兴红脸儿读后感

                                          读《红脸儿》有感         最近我读了作家肖复兴写的《红脸儿》,作品以生动的语言回顾了“我”与3个小伙伴之间的童年往事:“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大院里突然搬进来一个名叫大华的男孩。由于大华来历不明,且脸上长着一块十分明显的红痣,院里的“捣蛋鬼”九子给他起了个“红脸儿”的绰号,并教唆其他孩子一起孤立和疏远他,只有“我”和玉萍始终将大华视为好朋友。为此,九子与我们之间摩擦不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孩子们的嬉戏打闹之中,围绕在大华和玉萍身上的身世谜团被层层拨开,其背后所牵扯的纷繁复杂的家庭变故亦被和盘托出。一场由孩子担当主角、以家庭为背景的成长故事剧就此在大院内悄然上演的故事。       读完之后我领悟到,朋友是一种守望相助。漫漫人生路上,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友谊是金钱买不来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

肖复兴怎么死的?

大哥,肖复兴是现代人,他现在才71岁,还没死,这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