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021 人格成长的历程:从自我接纳到自我认同2

2024-02-27 19:30:51哈雷voice02:09 2674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32 喜点
声音简介

认知并接纳自己

1、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类似于自己对自己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缩小一点范围来说,我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我总是倾向于给一件事情找一个责怪自己的理由,通过各种实例“努力证明”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值得称赞的人。没看错,是“努力证明”,即便我本意不是这样,但却不由自主的陷入一种模式,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自责,并将自己贴上了不能做成各种事情,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各种标签,并且不断的在用一件一件事情“努力证明”自己确实是这样的人。 2、有一次听心理学的课,听到了一个这样的实验。研究者们让一些要通过节食减肥怕人来参加。实验的第一步是:请他们在4分钟内吃完一个甜甜圈和一杯水,被试验的人都因为快速的吃完了这些东西而产生的饱胀感。这时,研究人员把他们分为了两组,其中一组的人,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说辞是:节食减肥失败的原因就是这样来的,吃这么一顿不仅把刚刚吃的东西的热量吸收了,而且还打开了身体吸收营养的功能,对于以后的减肥更加不利了。我们估且把这一组称为“自责组”。另外一组的人,研究人员的说辞是:这些甜甜圈的热量是多少,你需要走多少路才可以把这些能量消耗掉。很多减肥成功的人士都是这样的,在饱餐一顿后,会通过运动将这些热量消耗掉,没什么大不了,继续坚持就一定会减肥成功。这一组我们称之为“自我谅解组”。接下来是实验的第二步,研究人员请这两组人来试吃一些甜品,有花生酱、巧克力、爆米花之类的,都是高热量但是比较诱人的食物,在被实验人员试吃了这三种食物后,要求向研究人员报告其感受。而研究人员对于被试验的人员在试吃前后都会精确的称重。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看两组人,哪组借着试吃的名义吃了更多的甜食。而实验的结果是,“自我原谅组”平均吃了20多克,“自责组”平均吃了70多克。 我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模式,像第一段中说的自责,给自己贴标签的模式,但这种标签并不是自己通过客观分析外部或内部因素之后的一个结果,而是指向自己的无理由的责怪。在我的前半生,我不自觉得在每次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都运用这种模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每次更加的觉得自己被同样的挫折与困难吓倒,下次有可能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也因此,我无法突破我自己,有好几次都有一种我被束缚住的感觉,无法突破自己的牢笼,无法更进一步去追寻自己想要的,觉得永远都无法达到那个想象中的自己。而这样的反馈,又让我更加的自责,收到越来越多的负面的、不积极的思想,甚至让我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意义。 3、在电影《入侵脑细胞》结尾时,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凯瑟琳为了让卡尔的子人格,幼童时期的卡尔体会到关切,将他救出无望的深渊,让他反过来进入了自己的脑子,并且给他制造了一个非常温暖的环境。这时,卡尔另外的子人格非男非女的暴徒也进来了,凯瑟琳挥剑刺进了它的心脏,回过头却现,幼童时期的卡尔心脏也在滴血。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成为纯粹的人,遗传或是生长各个时期的遭遇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与对世界的认知,向往着这个世界的纯真的幼年时期的孩子;被欺骗后独自舔血,想要复仇的青年;熟悉世间世事无奈的中年;受人标榜的道德模范;亦或是某个瞬间起了坏心思的恶魔……各个子人格的混合体构成了我们的个体,不可分离。一旦我们想把某个子人格驱除,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整个人都会分崩离析。 我不敢说抑郁或是精神分裂都是这样产生的,但总是有这种抵抗自己的情绪在其中,才会导致自己对自己或对整个世界认知的失调。 4、我们可以做的,唯有客观的认知自己,并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那些内心看不起看不上的行为或子人格。在自己再度自责的时候警醒,认知到自己的模式。只有认知到自己的模式,知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接纳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接纳之后,才有可能伸展出无数可能性,才有可能去改变它,或者说是去消灭它。 电影《小门神》中,郁磊在苦苦追寻,几乎耗尽全身修为释放出年这个怪物后,才突然惊醒,年原来就是自己的心中长出的怪物,自己苦苦追寻最终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就是自我本身,认知到这一点,接受它并且战胜它之后,才能得以平静自如的生活。 5、认知与接纳自我是一个长期互为生长的过程,如何更好的认知自我,比较好的办法便是记录与反省。当我有意识的记录下没次产生无用感的时候都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渐渐发现,每次产生这样的情绪之时都是我在参与不进一群人的讨论之时。这点发现让我转变了思路,也让我对自身有了一点之前没有的认知,其实我内心的悲伤并不是由于觉得我无用,而是我在我不能与人产生连接之时的一种副产品。 而为什么不能与人很好的产生连接,是由于童年的某些不安全感带来的,这个需要再进一步记录与反思后才能真正找到出路。但是意识到无用感产生的原因其实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了,在实践中平衡自己的心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这种感觉再度来袭时,要么主动去接入连接,要么知晓自己并不需要或者并不能承受这个连接,那么也不会纠结。这样便不会将精力耗费在无休无止的责怪自己无用,但又无力改变进而自怨自艾甚至于自怜。 6、在我们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模式,认知并接纳自我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但一旦认知到自己的模式,接纳它,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了停留或是转变的灵活态度,那便真正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大学生如何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就自己。

正确的自我评价: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 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积极的策略是关注个人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用户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 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学生活从学会适应开始

如何接纳自己认识自己

你得首先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定位。 然后在生活中慢慢找寻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多看些书籍,也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 多喝朋友出去玩,散散步,会更加好

如何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想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就应该要对自己有更加精确的了解,并且你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如何认识自我及自我接纳

这个问题好难的。 我活了20多年一直都没能接纳自己,接受不了一个很普通的自己, 所以我在很努力很努力去自我接纳。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书怎么养

其实这种书主要是看你自己,如果你自己下定决心的话,那就很有用处。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多少钱

你好,《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价格为三十九块八 谢谢

接纳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凡我所有,我皆热爱

最阴郁的云层后面,我知道,正孕育着下一片晴朗。---题记     曾经有个友人问我,接纳自我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说那是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五年前,那时我几乎每时每刻都觉得自己很不好,性格太内向,情商太低,能力没有别人强,总之全身上下没有自己能够认可的东西,自己看枯誉自己全都是缺点,全是缺点怎么办?当然就要全部改正,于是每一天都被大量的焦虑和恐慌填充,觉得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但是又因为过于焦虑,反而陷入了手足无措的沮丧,对于未来,我一边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一边幻想着最坏的结果,那时候的状态就是,讨厌回忆过去,也害怕未来的到来,最终把太多时间都浪费在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之中。       也许是老天眷顾,我遇到了为我点亮心灯,照明道路的老师,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之处,我花了两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去梳理过去,在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的道路上缓缓行走。   犹记三年前6月份一次对自我的总结中,我写了一句话“我喜欢这个不自暴自弃的自己”但在9月份的自我总结中我写道:“我是完整的,独特的,我值得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际遇。   而现在,说不上什么时候,我就会冒出一个念头,哇,我好喜欢我自己啊。我喜欢自己,已然没有了任何理由,也不再需要任何理由   当然这与自恋不同,我并不排斥适当自恋的人,反之我其实特别喜欢他们那种毫无理由的乐观和发自内心的那种“我开心就好”的底气,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我生来就是太阳管他乌云在哪里,我负责的就是照耀!   接纳自我,首先就是能够清醒的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一切特质,其实刚刚发现接纳自我的含义的时候,我理解的是既能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但是现在我觉得很多所谓的优缺点,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已,比如我以前视之为洪水猛兽的谨慎,寡言,现在对于我而言已经完全不是缺点,它们和善良,客观,坚持,逻辑,计划,同理心等等,共同组成了如今的这个我凡属于我的我全部接受,凡我所拥有的我全部热爱,正如我皮肤和骨骼一样不可或缺。         用优缺点来形容一个人的特点,会不自觉的有比较的意味,优是比别人优,缺又是不如别人,而人的不幸福,往往就来源于总是与别人没闭段比较。比别人强可能会沾沾自喜,比别人差可能会自怨自艾,其实应该跟自己比,发现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一点进步,每一个月,每一年都是一个全新的自己,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才是踏实而又无与伦比的       接纳自己,是在认识自我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削足适履或者揠苗助长,比如喜欢读书和看电影的人,就不必强求自己融入身边的打牌喝酒的圈子,反过来一样接纳自己的含义之一,就是能够和自己本性和睦相处。       很多人都想改变自己,成为自己或别人眼中“更好的自我”曾经的我也是一样,但是后来发现改变自己一定要建立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之上,太过于想改变自己,本质是排斥和否定自己,它都不会让你快乐,只会带来焦虑和疲惫,而我们如果能做到真正的接纳自己,就会接纳一切自己的情绪,一切特点,一切经历,从灰暗中看到爱和希望,你会接纳自己对于未来的一切期待,然后努力去实现,你会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于是认认真真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刻,不再把时间浪费在空想之上,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时,改变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接纳自己,是与自己和解,是建立真正的自尊与自信,所谓自尊,不是趾高气昂,也不是受到别人一点忽略就觉得不公,而是外在谦虚平和,包容开放,内心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所谓自信,不是盲目乐观,什么事情都不放在眼里,谁都不如我,而是从心底里内生力量和能量,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我知道自己有能力战胜和恢复,并将苦难当作修行,持续精进自己,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接纳自己,同时也意味着接纳他人和世界,世界是统一的,一个人用什么样子的角度去看世界,就会用什么样的角度看别人,当戾气,抱怨态袜,指责从心底消失的时候,你对待自己就会更加包容,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也就会更加多元,对待现实也会更加平和。     我不知再经过一段时间,我对自我接纳的认识会不会更加深刻,但我知道,当下我正在一点一点的接近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     万物皆我,我皆万物,世界也在游历,寻找着它的启示,你要相信我们本自具足,独一无二,天赋异禀,恒怀珍爱 。             凡我所有,我皆热爱!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能还会遇见更多的人,喜欢并接纳自己才是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以后的每一天都要好好过!

不接纳别人就是不接纳自己

今天看《亲密关系》,读到“接纳”一词时,我努力地思考这一段话“学着接纳你的伴侣,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需要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完整。学着放手和接纳之后,你一定会明白,你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于你心中。” 学习接纳别人就是接纳本来的自我。我们对别人的不满意,其实是对本我的不满意。我液明记得樊登老师在另外一本书讲过“投射”一词,大体也闹哪告是这个意思。我们对别人不满意的,恰恰也是自己需求最旺盛的。 比如我之前很难接纳先生对我时间管理不满意的问题,觉得我整天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什么东西也没干。他经常说:你晚上睡觉时想想你一天好像团团转,数一数做了几件事情呢?没有,对不对?家务一件也没做,陪伴孩子也没陪他们出去散步过,或者读书讲故事,都没有。 当时他说我时我很不服气,却又很无奈。不服气的是每天早出晚归工作累得要命还被他这样说。无奈的是我确实没做出什么成绩来。这就是不缓郑接纳别人也不接纳自己。 我陷在这样一个死胡同里打转。 直到今年来,我坚持早起,读书,写作,反思自己。慢慢学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践行成长型心态。感觉做事情能坚持了,做的事情也更多了。在个人成长和孩子教育上都取得了一些进步。 我切实感觉到接纳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好处。不懂的就承认不懂,然后多请教别人。学到的就去实践,并在这过程中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的。多关注自己做事的态度,少埋怨别人。 我仿佛隐约依稀理解了“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还需要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完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哪些不被世俗所接纳认可的爱情?

①年龄相差太大的。 ②家庭条件相差太多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