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丨秦穆公的霸业梦(三)

2024-02-28 16:00:41华振隼10:55 3215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秦穆公是怎么称霸的 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

  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位国君之一,他让秦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秦穆公即位后,礼贤下士,四处求得人才,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人。为了霸业,他与晋国结下姻亲,还帮助晋文公重耳登上国君之位。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为了东进中原,派兵攻打晋国,结果两次被晋军打败,东进路线受阻。当时在秦国周围生活着众多戎狄部落和小国,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境,给秦人造成苦难。为了稳定秦的后方,秦国根据谋臣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建立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秦穆公对戎狄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是怎么霸西戎的?

秦本是古部落名,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非子在做秦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后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传到秦仲,周宣王命为大夫。秦仲被犬戎杀死,其子庄公打败犬戎。庄公子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分封为诸侯,后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 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秦穆公即位。当时,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秦穆公乘势积极展开对外军事、政治攻势,刚一即位就率兵跨过黄河灭掉茅戎(今山西平陆)。晋国担心秦过河东进,就派兵灭掉虞、虢两个小国,控制住秦通向中原的咽喉桃林塞。秦深知晋力量雄厚,目前不便与晋交兵,就向晋献公求婚,结秦晋之好。晋献公答应了秦穆公的请求,把女儿嫁给了他。在陪嫁的奴仆中,有一名叫百里奚的人。百里奚本是虞国的大夫,晋灭虞,百里奚做了俘虏。秦晋联姻,他被作为陪嫁物。百里奚在被送往秦国的途中,设法脱逃,但又落入楚人之手,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有知,准备出高价把他赎回,又恐楚人不给,就派人游说,说有一个陪嫁秦国的奴隶叫百里奚,听说逃到贵国,请以五张羊皮相赎。楚人就把他交给秦使者。当时,百里奚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秦穆公为他解去囚装,相与谈论,非常钦佩,就封他为大夫。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换来的,所以人称“五羖大夫”。秦穆公将国家政事委托百里奚来管理,百里奚又推荐了蹇叔,秦穆公就派人带着大批财物去请蹇叔到秦国,封为上大夫,与百里奚共同掌管国政。 秦穆公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国家大治,国力更强,于是便开始向东扩张,进军中原,力图争夺中原霸主,侵芮、围魏、伐晋、攻、袭郑、灭滑,但秦军东进的战略始终受到晋国的扼制,A之战和彭衙之战,秦国向东扩张的行动连连受挫,很难向东推进。于是,秦穆公就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展开了称霸西戎的大业。 犬戎王见秦国日益强大,便派由余前去观察。由余的祖先本是晋人,后逃亡到犬戎。由余入秦后,与秦穆公一席谈,既得穆公的赏识,又使穆公忧心忡忡。穆公退而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是敌国的忧患,现在犬戎有由余这样的贤臣,正是我们的祸害,对他该怎么办?内史廖认为:戎王地处僻壤,不曾听得中原的舞乐,不妨遗赠他女乐,以夺其志。然后离间由余和戎王的关系,留下由余,让他逾期不归,这样,戎王必然要怪罪怀疑他。然后,我们再将他收纳。穆公赞同他的主意。于是,秦穆公一方面召由余时常饮酒闲聊,一方面让内史廖把16位女乐赠送戎王。过了一年多时间,秦国才放由余归犬戎。由余看到戎王沉溺于歌乐不理政事,多次进谏,但无成效。穆公又派人乘机离间戎主和由余的关系,迫使由余离开犬戎,投奔秦国。 秦穆公以盛大的礼仪接待由余,向他询问征伐犬戎的情况。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秦穆公使用由余的计谋征伐戎王,逐渐灭掉戎人所建立的12个国家(一说20个国家),向西开辟土地千余里。周襄王派召公过赐予秦穆公金鼓以示祝贺,史称“秦穆公霸西戎”。

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

秦穆公是不是真正的霸主还有待于争论。 他只是称霸西戎。

秦穆公得鸡以称霸是什么意思

传说秦穆公在一座山下抓了只鸡,象征着将来秦穆公会称霸天下,这山因此取名宝鸡山

秦穆公称霸群雄的重要原因

重用贤才和贤能之人

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夺位,晋文公称霸后,秦穆公后悔吗?

秦穆公是有过后悔的,在晋文公登基以后,晋国国力大增,击败楚国成为春秋霸主。后来秦晋结盟讨伐郑国,这就有了烛之武说秦师的故事。秦国单方面退兵,导致晋文公攻郑功败垂成。烛之武主要就是利用了秦穆公的嫉妒心里,挖掘出了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矛盾。这里就可以看出,秦穆公内心是后悔的。后来,更是有了孟明视等三帅指挥的秦军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的事件,秦穆公内心就更有理由后悔了。 秦穆公任用贤能,秦国的国力也大大的增强,但是在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实力是弱于晋国的。我们可以发现,在三家分晋以后,赵国和魏国都击败过秦国,并且威胁到秦国的安危,从这我们可以发现晋国有多强。 秦穆公早年就没有选择扶持重耳,担心的就是晋国过于强大。后来在晋国无主的情况下才选择了重耳,也是希望晋文公能给秦国好处。不过,史书记载的内容里是秦晋两国最终实现和好,这也就是成语秦晋之好的由来。从文人世大夫的的角度来说,贤者之间往往相得益彰,君子相交守信重义嘛不是。 无论秦穆公还是晋文公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君,秦穆公在遭到一系列打击后选择了晋文公,这成就了一代春秋霸主的晋文公,也成就了秦国。秦穆公最后是已经不后悔了,他为自己选择贤君的举动感到十分庆幸,秦国晋国最后也和好如初。

秦穆公原名叫什么,春秋霸主秦穆公是怎么继位的?

秦穆公大家一直都尊称他叫秦穆公,他原名姓赢,名任好,继位春秋霸主有机遇也有能力吧。

秦穆公称霸西戎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中华上下五千年 秦穆公称霸西戎 的故事。   秦穆公的霸业得益于善用人才,招来许多贤人为他辅佐政事,如当时著名的政治家百里奚协助秦穆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秦国国力渐强。在晋称霸时,秦也很想向东发展自己的势力。秦晋骰之战后,秦向东扩张的道路被晋所阻。于是,秦穆公采用谋臣由余的计谋转而向西发展。   在由余的指点之下,秦国对戎人的山川地理、民情风俗了如指掌。于是,秦国开始了对戎人的大规模征伐。短短一年里,秦国共消灭了戎人的十二个大的部落,开拓疆土千余里,终于在西方称霸。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秦穆公称霸西戎。

各国不能克戎,唯秦可。五霸中晋文公重耳最为阴险(子曰: 晋文公谲 (jue2) 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有关秦穆公的成语

展开全部 拜赐之师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肴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厉兵秣马: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协作内应。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便不听大夫蹇叔的劝阻,立即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对自己的儿子哭着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收你的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使秦国怀疑郑国已做好了准备,所以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报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既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指准备战斗 。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