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首页 > 原创播客 > 不知道录什么?3招教你找选题

不知道录什么?3招教你找选题

很多主播读稿能力很强,但是一到提笔创作的时候就抓耳挠腮。只是短短的一篇文章,却硬是像挤牙膏一样无比艰难。即使面前摆了一堆的素材,却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些素材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稿。


1.直面瓶颈

主播容易出现两种没思路的状态:长期性没思路和暂时性没思路。


(1)长期性没思路

主要源于个人积累不够、肚子里干货不足,因为没有足够的输入导致没有内容可供输出。


解决方案:注重积累素材,学会偷梁换柱。

根据选题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需要的知识点,阅读和浏览相关的书籍、音视频等资料。还可以请教身边的专业人士,获取相关知识。每天制定计划保证1-2小时的阅读量。有针对性地借鉴其他人的思路方法,比如框架体系、图片素材、遣词造句方法、音乐选择等。最重要的是,保持长期的学习习惯。


(2)暂时性没灵感

主播本身是有能力产出内容的,只是因为情绪、环境等原因暂时性失去思路,无处下笔。


解决方案:放空自我,调整状态。

这种时候再抓耳挠腮也收效甚微。不妨就此放下笔,停下手中的工作,让自己暂时放空一下。可以出门遛个弯,或者泡杯茶,等心态平和之后,留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再次酝酿文案,或许就能灵思泉涌,一气呵成了。

信息爆炸的时代,听众耳畔的选择这么多,如何才能让他们点进你的节目呢?快来学学要如何构思内容和标题,才会更吸引人。



2.构思内容

构思内容要做到8个字——“大事化小,小题大做”.


(1)情况1:你要录制的内容是一件大事——“大事化小”

所谓“大事”,就是关乎世界形势、国计民生的,如此大格局的内容,要想把它讲得生动好听千万不要端着架子,而应该尽量通俗、口语、易于听懂,挖掘它和广大听众之间的共鸣点和相关性。

比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无疑对科学界是一件大事,但如果一个节目,用深实的口吻介绍青蒿素的化学元素、提取过程以及药理作用,那是专业教科书要做的事,并不适合在喜马拉雅这样大众化的平台上传播。

反之,如果讲述的语态是浅显易懂的内容是关于青离素的发现对于咱老百姓的益处,并在讲述过程中,多提些屠呦呦在发现过程中经历的小故事或她个人的名言之类让听众们觉得能有所借鉴和共鸣,才是有传播价值的。


(2)情况2:你要录制的内容是一件小事——”小题大做”

我们大部分的主播,在生活工作中,都被小事围绕着,情感世界里也会有很多的“小情绪”、“小感悟”、“小确幸”。这些小事儿,值得一提吗?

当然。这些小事的背后,大有文章可做。

所谓“小题大做”,就是拿一些非常小,甚至鸡毛蒜皮的事来解读,然后由小切入,逐渐转深,从而启发听众思考这些小事件背后的“大问题”。看似说的是小事,但延展的格局是大的,观点是新颖的。



3.组织文字

就像是一盘菜要想最终端上桌子,之前要经过洗菜、切菜、烧菜、装盘上桌的流程。而主播想要最终呈现给听众一篇悦耳动听的文稿,就需要具备组织文字的能力。

组织文字最重要的是讲究行文逻辑。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开头、生体内容和结尾之间的联系不能互相冲突。可以参考以下两类常用逻辑:


(1)顺序逻辑

按照说明顺序的逻辑,从事物的空间、时间、事情的发展等线索来讲述。比如旅游节目介绍故宫博物馆,通常从空间的顺序来展开介绍。历史节目讲述朝代故事,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解。


(2)段落逻辑

遵从构段方式,即文章的段落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讲述。比如由个别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由次要到主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局部到整体还有总分、并列、转折关系等等。

商业评议资讯内容基本使用这种结构来表达,如虎嗅网电台的内容就使用了这种逻辑方法。

柠檬心理课堂电台则遵循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方法,通过并列叙事方法解剖心理学病症,讲解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