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曹氏家族故事(上)

2022-09-17 17:56:2911:16 252
声音简介

这期的FBN家族企业故事所要讲述的是万邦曹氏家族如何百年风雨不倒,稳中求进,富过五代的传奇。

在前些年,香港有着四大船王的名声,董浩云(董建华的老爸),包玉刚、赵从衍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以曹文锦为代表的曹氏家族。四大船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四十年代从大陆转战香港,港人称之为新移民,这些当时的年轻人,敢打敢拼,在业内闯出赫赫名声。当然他们也有不同点,那就是到香港的时候家底不一样。要说真正是航运世家的,只有曹家。

曹家到香港时,已经是家族第三代在掌舵。其实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越是家大业大反而如同巨人转身,缓慢而且容易摔倒。这个时候的曹家在原来的上海滩,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商人了。曹家的第一代企业创始人名叫曹华章,祖籍浙江,到他这一辈已经在上海浦东扎下根来。那个年代上海已经开埔,已经初具东亚第一大都市的姿态,往来黄浦江的外国轮船熙熙攘攘,但是由于黄浦江岸水浅难泊,往往都需要停泊在江心,然后再由小船送货送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曹华章靠着黄浦江就置办了一艘小木船,一年四季,早出晚归地用这一叶扁舟穿梭于大轮船与岸边。

曹家故事的一开始就是这样发于市井,辛劳创业。辛苦的劳作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功夫不负苦心人,曹华章的"摆渡"的业务渐渐地兴旺了起来。一条小船慢慢变成了两条、三条。几年后,曹华章成立了“曹宝记运输公司” 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公司不仅拥有载重30吨的驳船,还组建了账房办事班底,且有自家码头、储运仓库和卡车。这时已经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曹家的第二代曹隐云登场了。

曹华章的儿子曹隐云,出生就已经和父亲不同,早无温饱之忧的他,接受了良好的中英文教育,起初他也帮父亲在曹宝记跑过腿,但他一心从商,很快在上海一家英国人开办的化学品公司负责进出口生意,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买办。30年代,他在租界内创办了一家中小型银行——中国劝业银行,跻身金融界新贵。经过商业的洗礼,一时间,父子两代都成为各自业界的崭露头角之人。曹华章的“曹宝记”,业务扩张,遍及长江沿岸。曹隐云的中国劝业银行与进出口红红火火,此外,他的妻子曹吴娱萱出身富贵之家,精明能干,也在南京路开办规模很大的“天宝成银楼”。
此时的曹家成为名震上海浦东的富商巨贾,曹家的第三代,也是日后声震香港被誉为四大船王之一的曹文锦出生了。曹文锦的成长环境又和他的父辈成长时的小康不一样了,曾经的小船是祖父唯一的谋生工具,现在祖父带着幼小的曹文锦乘船游览黄浦江,在曹文锦的玩具中大都是也都是船的模型。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曹文锦这一代很关键,如果他是纨绔子弟,那咱们今天就没有更多的故事要讲了。事实上,曹家对于后辈的教育,对这个家族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隐云夫妇对于儿子的教育可谓是实践型的,曹文锦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祖父希望他到十六铺商号去学航运生意,经营珠宝行的母亲则希望他帮忙经营珠宝,与人合伙开劝业银行的父亲则认为把儿子放在自己人开的公司、银行或商店里,都觉得对他压力不够,有可能会使他产生做少爷的优越性,曹隐云当时坚持要曹文锦到其他公司去当一名普通的小职员。曹隐云要求曹文锦无论是祖父的运输业务还是自己的银行、进出口生意都得学,将来都要他接收。所以一毕业,曹文锦就得到了“压迫性”(压迫性这三个字可是曹隐云说的)的商业训练。每天上午他去别人家的银行学习银行业务;下午又要赶到一家瑞士人开的达昌洋行,去学进出口贸易;晚上一有空,就得赶到祖父曹宝记,同老伙计吃晚饭。要说这个吃晚饭可不简单,除了吃饭的时候曹隐云让曹文锦汇报一整天生意的运作情况。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曹文锦多听听曹宝记里运输航运界的事情,用耳濡目染的方法,让他学习掌握运输业务。 

曹文锦(右二)青年时期和家人的合影
一天跑三个地方,工作12个小时以上,银行一个月给的工资只够给母亲买几个西瓜,按说按照曹家的经济状况,曹文锦完全不用这么辛苦,但是曹文锦不仅没在劳累的奔波中使少爷脾气,反而明白了自己作为长子的责任。按照曹文锦自传里的话就是,既然将来要接父亲银行的业务,那么 就必须要应付各种情况,就是再辛苦,也要硬着头皮,支撑下去。
抗战胜利前的几个月,通货膨胀严重,挤兑风潮持续,银行工作从早上持续到夜里。夜里工作时,为了不招惹麻烦,需要把银行的窗户堵死,密不透风中,酷热难耐,曹文锦和普通柜台员工一起,光着上身,穿着短裤,汗流浃背中清点钞票。
这种"压迫性"的经营训练,使曹文锦进步很快,得益匪浅,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金融、进出口贸易和航运方面的知识,但他心里最喜欢的还是做航运生意。
抗战胜利,曹隐云的生意愈加庞大,进出口生意已在广州、福州、青岛、天津等地开设分公司。看到儿子已有独立经商的能力,曹隐云才让曹文锦回到自己开设的公司,分管香港办事处。曹文锦受父亲指派,虽不懂粤语,仍远去香港,在中环开了间分公司。于是,曹文锦经营往返于上海和香港等地。为以后在香港创业打下了基础。
1948年,蒋经国到上海“打老虎”,工商界人心惶惶。曹文锦明白,蒋经国的举动无法撼动国民党内部腐朽的根基,却给上海民间工商业造成了浩劫。其实,早在此前两年,当国民政府下令上海各家把财富兑换成金元券时,曹文锦就冒着违反禁令的风险,偷偷将家族产业中的部分资金换成美元转移到了香港,虽然这笔资金据香港媒体计算,仅占家产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事后曹隐云知晓此事,吓得脸色苍白,惊惧地说:“这可不得了,让人家知道,是要杀头的啊。”曹文锦倒是如初生牛犊一般,并不害怕:“事情是我办的,要枪毙,也是枪毙我。你们要是害怕,就带着弟弟妹妹去香港吧。”日后证明,这一举动对曹氏家族在海外立足起到了关键作用。 

物资匮乏下疯狂抢购粮油的市民
蒋经国的打虎无疾而终,但随后49年的内战让曹家再次选择了远走香港。本来他们还想着过几个月还是要回来的,因此他们撤走时,整个公司的产业,以及房产、股票都没有变现带走。

上海解放前夕的客轮等待南下的外国人与资本家
很快,事情的发展让曹文锦悔恨不已,他的判断完全错了。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记录的1951年上海市民船商业同业公会筹备会码头驳船组会员表。1954年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1956年期间,上海港内私营驳船业先后进行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入公私合营上海港驳船运输公司和港驳运输合作社。在配合公私合营搞好清产核资和人事安排后,上海市民船商业同业公会筹备会的工作即告结束。
曹隐云此后终生未能再回到祖居地,后来定居巴西。曹文锦再回上海,将是30多年后的事情了。曹家没有机会回大陆了,积攒了几十年的庞大财富,再也不属于他们了。好在1年前转移到香港的些许财产救了全家,只是如此下去,只能坐吃山空,他们需要另谋新路。
在商界群雄并起风起云涌的香港,曹家如何站住脚跟,又如何重整旗鼓。躲避战乱心系故乡。曹家从未放弃过为内地发展做出贡献,为了给祖国的贸易运输提供方便,曹家甚至被美国列入了黑名单,内忧外困的他们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如何东山再起,请倾听下一期FBN家族企业故事。关注FBN中国官方公众号,了解更多家族企业故事、FBN活动、大咖访谈,助力家族企业,实现世代相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