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重建的古迹是毫无历史文化的“垃圾”

2018-07-21 21:01:0002:18 205
声音简介


冯骥才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冯骥才是中国文联副主席、知名作家,他从二十世纪末以来,一直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最近,他针对如今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乱象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冯骥才发现,如今,许多的历史街区被改造成了风情商业街,古村古镇被“腾笼换鸟”成为商铺、旅店、咖啡屋混杂的“游客的天堂”,名人故居里总是摆着屋主毫不相干的家具,就连安慰心灵的寺庙也成了世俗的闹市。

重新翻修的历史古街


冯骥才认为,这样的潮流之所以会变本加厉,是因为全民皆商、拜金主义、甚至暴发户的心态已在群众之中疯狂滋长,人们为了赚钱发财,可以用文化谋利。比如,有些人对待曹操墓被发掘一事,并不会考虑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精神文化价值,而是首先想到它能够带来4.5亿元的产值。


曹操墓挖掘现场


冯骥才表示,在过去的十年里,每天约有90个价值堪比长城的古村落因为城镇化而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许多传统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虽然有些古迹被重新修建起来,但都是浪费钱财、毫无历史文化的“垃圾”。这种“重来”不仅仅是一个不恰当口号,还是由来已久的无知与野蛮的城市观在市场经济时代下的恶性发作,它甚至会催化城市历史的终结式的消。


中国古村落


而且,文化决定着全民的素质,如果人们把文化也变成钱,就等于牺牲全民的高素质换取高额GDP,最终结果就是让低素质的人挥霍GDP。

冯骥才说,传统文化是经过一代代实践、探索、认同、确定之后沉淀而来,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也绝不能丢弃,而如今也是我们抓住传统的最后机会。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冯骥才

冯骥才的作品,不定期更新。所讲之事,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

by:畅读故事

神鞭-冯骥才

冯骥才老师今年已经七十多快八十了,写神鞭时四十二岁,是1984年。那年我正好随父母从天津迁到北京,刚刚初中毕业。第一次听张家声老师播神鞭大概是在85或者86年,...

by:老狼打嗝

神鞭 冯骥才

小说讲述了清末民初的天津卫,小贩傻二接连以祖传一百零八式“辫子功”打败流氓恶霸和日本武士,享誉津门,被称为“神鞭”,然而面对八国联军枪炮,傻二发现自己的辫子功根...

by:q谨言p

《冯骥才散文精选》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作家、画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by:阿拉胡阿克

神鞭 作者 冯骥才

天津有名的地痞头子玻璃花拦街逞凶,被傻二看不过以辫子教训了一下。此后玻璃花先后请了神弹弓戴奎一和津门武林领袖索天响前去同傻二较艺,均栽在傻二的辫子功下,于是众人...

by:用声音邂逅美妙

冯骥才《书房一世界》

在人们印象中,作家好像都是十年寒窗、秉烛夜书,作家的书房好像一定都跟图书馆一样整整齐齐地堆满了书。然而冯先生说:“远非如此,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作家的书房和作...

by:静读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