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熊春锦(文本)第四十章 貴生(75)

2018-08-01 21:58:2600:55 1868
声音简介

第四十章貴生(75)

 

人之饑也,以其取食之多也,是以饑①。

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爲也,是以不治②。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③。

夫唯无以生爲者,是賢貴生④。

 

① :甲本作“ ”,乙本作“ ”。修真學異構字,與“稅”同音近義。本句通行本作“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稅,本義田賦。《說文》:“稅,租也。”泛指賦稅。

句義:人民所以饑饉是因爲治理者徵收過多的賦稅。

②上:《說文》:“高也”。此處指治理者。  有以爲:即有爲之治,治理者爲了個人利益、目的、喜好、欲望等而推行的治理方法。參見第十一章註③。通行本作“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

句義:人民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爲治理者以自己的私心貪欲,用後天有爲意識來制定制度方針,這樣必然違背天心民意,因此不能夠實現治理。

③輕:甲本用“巠”。巠:修真學象意取用之字,巠死,指命體特定部位的功能喪失。古文中多義,可通經、輕、勁、頸、逕等。輕死:此處指迫於生計,铤而走險。通行本“其”後多一“上”字。

句義:生民所以要不惜身家性命,铤而走險,正是爲了謀求生存的強烈願望所促使。

④賢:《說文》:“多才也”。有良、美善等義。又爲勝過、超過之義。韓愈《師說》:“師不必賢於弟子。”《戰國策·趙策》:“賢於長安君。”通行本後句作“是賢於貴生”。

句義:只有尊道貴德的无爲化生,順應民生的行爲,才是賢良愛惜和貴重民命。民生的“輕”與“貴”,應當德治爲本,法治爲輔。對於內身國的治理,同樣應當眾生一體,提倡德治爲主戒治爲輔,而不能對體內的眾生採取敵視的態度。

 

【繁簡對照】

貴(贵),饑(饥),稅(税),爲(为),輕(轻),賢(贤);難(难),義(义),經(经),勁(劲),頸(颈),逕(迳),處(处),於(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老子《德道经》吟诵

根据帛书版老子《德道经》普通话吟诵。帛书版“德道经”有很多的虚词,更加适合吟诵。在吟诵中养气,甚至可以说是养生版道德经。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

by:东翮堂诗学

德道经

《德道经》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厚德而载物!

by:丁香春雪

德道经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是公认的“百家之祖”,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by:慧能量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