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指南之采访前的准备

2018-08-13 18:55:1906:59 665
所属专辑:写作秘籍
声音简介

        采访前准备也叫“静态采访”,或采访的“案头功课”,指记者在采访之前针对采访任务所进行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其中包括记者对采访活动和报道文体的策划和设计,也包括对具体提问、观察的准备和采访活动必备的物质准备。
  考察一下失败采访的原因,大多失败在采访前的准备环节上。新闻事实转瞬即逝,不可以重演,只有事前做充分的准备,才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缺乏经验的记者,常常“大胆”地省略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环节,仓促上阵。这些记者的表现是:
  ◆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材料,提不出问题。尤其不能对别人的回答继续提出问题,不能随机应变提出新问题。
  ◆提问时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低劣的提问,把采访对象弄得痛苦不堪。而且,这样的采访往往还没有改正的机会,因为采访对象不愿意“重温噩梦”,对这样的记者避之惟恐不及。仅仅是因为不做准备,多少宝贵的新闻线索都被扔掉了。
  ◆自始至终的被动式采访:别人说什么,他记什么,拿回来的材料虽多,但有价值的少,信息垃圾多,有的可凑成一篇三类稿件,有的根本无法用。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对事实相关背景的了解
  阅读相关资料是一种必要的准备方法,也是一个坐“冷板凳”的硬功夫。
  相关资料大概指以下几类材料:
  ◆被采访单位制作的宣传稿、公关稿、会议材料、工作总结、可行性报告等;
  ◆与被采访的行业相关的一些知识性的资料,包括专业介绍、行业背景及其有关的专业书籍;
  ◆某些相关报道的材料;
  ◆目标新闻人物的背景介绍。
  对这些材料的阅览、研究、整理、分析,是了解事实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二,对报道思想、报道主题的设定
  采访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采访之前就要对目标事实作更为细化的报道思想和报道主题的策划。只有报道思想先确定下来,记者才知道采访时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记者采访的目的很模糊,到了现场就不知道该问什么,该看什么,该听什么,该记什么。所以,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工作最中心的任务就是明确报道思想,从而明确采访目的。
  第三,对采访对象的了解
  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是访前最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对采访对象事先要有五个方面的了解:
  ◆大致经历;
  ◆主要成就;
  ◆性格爱好;
  ◆当时情绪;
  ◆亲友关系。
  斯诺夫人韦尔斯曾说过:“要采访一个人,尽可能先了解他,了解得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
  第四,提问的准备
  提问的准备是将采访目标分解为系列的问题。这种准备的方法是:
  首先,把重要的问题分成几类,然后把每一类问题化解成提问时的具体问题。
  其次,把这些重要的问题捋成几条主线,排列成一个问题的脉络和序列,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记方便记忆,也方便随时根据这种脉络来检视提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第五,记录的准备
  采访记录可分为笔记、摄影、录音和摄像等方式。因此,笔记本、钢笔、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及辅助设备都要事先准备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一溪云朵

来学习的,谢谢主播

毛毛爱闹闹

学习了文稿,内容实用,很受益,感谢分享。

经典新疆 回复 @毛毛爱闹闹

感谢你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毛毛爱闹闹

主播的声音真好听!内容也真是好内容!背景音乐太多余了,背景音太干扰主讲,让内容打折扣了很多。

猜你喜欢
采访嘉宾

警告!警告!该专辑没有正常人!请务必确认收听,负责被染上神经病,本作者概不负责。

by:小刘懒得起名

采访满级人类

听后变成神经病不管

by:专业内鬼小紫

龚俊采访合集

龚俊采访粉,收集龚俊各种采访。持续更新中。

by:欧来娅

采访海湾战争

【内容简介】海湾战争(GulfWar),是指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

by:雷锋做事不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