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是我们存在的根

2023-09-22 10:39:3009:54 7042
声音简介

和“内在”来一次亲密接触:找到自己存在的根

文/天河


内在对于现实中的很多人来说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它到底指的是什么?是身体,还是灵魂,是潜意识,还是内心?我想很难有人能对其做一个全面的回答,因为内在涵盖的内容实在是太广大了,它即可以包括我们的身体、灵魂,也可以包括我们的潜意识、内心。下面我们就和“内在”来一次亲密接触。

内在是我们存在的根。

看到内在这个词,许多人会觉得,我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内在仿佛是在我们身体内部看不到的某个东西。实际上,内在和外在是紧密相连的,只是我们主观地抛弃了内在,所以我们也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喻成一颗苹果,那么相当于我们只看到了苹果的皮,而忽略了苹果的果肉;如果把我们的世界比喻成大海,那么我们就只是看到波浪汹涌的海面,而忽视了形成海面的正是深不见底的海水,里面有更加丰富的世界。

内在无时无刻不在有力地支撑着我们的存在则我们真的一刻也无法存活。这种支撑包括了身体、感受、情感、觉识等等。

最容易理解也最被忽视的是身体,我们的身体在内在的支持下如此完美、自发地运作,以至于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忽视了这种运作的存在。比如我们把饭吃进肚子里,就不用去管食物是怎么样被消化吸收的,这些功能身体内部器官都会相互配合、自动为我们做好。但如果我们稍微想象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的运作需要多么庞大的配合和精密的组织,哪怕是你随便走上一步,这都要涉及到成千上万个细胞的联合运动,而你能做的就是表达你要走到某个地方的企图,剩下的就全部交给了内在去组织、去完成!

和内在接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感受自己身体的存在。深深地呼吸,感受自己身体内能量的涌动。最好能多坚持一会儿,你就会喜欢上这种状态,并时常去做。你会有一种自己想象不到的感觉,或许还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动,这说明你已经深入到内在。这正是《道德经》中所说的: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可见,内在正是我们存在的根,“归根曰静”说的正是在这种安静的状态下,我们又找到了自己的根。我们平时之所以时常感觉那么迷惑、痛苦甚至无助,正是因为我们抛开了自己的根本,只是以一种执念追寻外在的种种,以寻求获得身心的满足,但这种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所得到的快乐也只是一时的,从而永远也无法让我们感到真正的满足;除非有一天你转过头来,开始发现内在,接触内在,那么你才能逐渐找回真正的自我,获得真正的解脱。因为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根本,而所有我们看到的外在的东西,都是从内在浮现出来的。


理性,往往把我们自己和内在分开

日常生活中我们过于依赖理性的态度,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做事方法上,更表现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选择连接起来的,小到你今天晚饭打算吃什么,自己做还是吃外卖,大到你今年要不要换工作等等。在做选择的时候,理性的方法,就会去思考各种可能性,然后设想如果采取了某种可能性,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里面可能会涉及一些复杂的计算、比较和设想,每个人具体使用的方法和衡量标准都不一样。然后比较这些结果,选择一个你觉得最有利的去做。

如果结果是,某一个选择有利的一面特别明显,那么这个选择还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问题是,由于我们过于运用理性,总是想得到最好的结果,同时未来又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这往往导致,对于某一个选择,我们往往只想得到它好的一面,而同时又恐惧它不好的一面发生;同时对于另一个选择,可能也是这样。这就会导致选择的困难,从而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让我们陷入两难之局。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果断地做出决定,那么,我们会陷入得越来越深,我们人生中的许多问题都是这么产生的。因为这个两难之局,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选择,会让你觉得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

      感性,就是感觉。感觉是内我和你沟通的语言。因此,不管任何时候,当你觉得陷入困境的时候,放下你的心智,聆听你的感觉,这样你就打开了和内在沟通的管道。

事实上,不管我们和不和内在沟通,不管我们有多理性,内在始终都在和我们沟通。只不过当我们把自己和内在割裂开的时候,这种沟通便成为无意识的。聆听自己的感觉,聆听内在的声音,就是让这种沟通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过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我们内在的防御

面对伤害,我们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为了生存下去,我们不得不学会在情感上保护自己,通过发明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我们极力避开那些不好的情绪体验,为了进一步分析每个...

by:小玉同学丫

我们内在的领导力

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C.Maxwell)是享誉美国的领导力和人际关系大师。(欢迎大家加我的号码/葳信15107265855交流感受和体会!也非常愿意邀...

by:企业家商学院

超哥读书.安抚我们的内在小孩

你看起来是一名成功人士,而内心其实是一个小孩子?你渴望成为慈爱的父母,却又总是情绪失控,伤到孩子?你渴望亲密关系,却又时而纳闷为之付出到底值不值得?你被持久的焦...

by:好人一生平安_dsw

为爱存在

《为爱存在》是一首来源爱的歌曲,表达这个世界都是为了爱才存在,也只有因为世界只有爱,能够印证我们曾活过一次,也因为只有爱才精彩。《为爱存在》这一首歌曲邀请了著名...

by:华语音乐

存在之轻

几乎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对自然界最深层次实在的理解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已经有了重大改变、现在我们己非常接近于长期寻求的突破:自然界基本力的大统一。作为一位深受欢...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

【列维纳斯】(EmmanuelLevinas,1906~1995),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1923年进入法国斯特拉堡大学哲学系,开始其哲学生涯。他是最早把德国现象...

by:醋溜寒冰菇

如是存在

《如是存在》又名《关于实相的四十句诗》或《实相四十颂》作者:拉马纳·马哈希翻译:纯然的空校对:无有这就是关于实相的全部四十句诗,由仁慈的室利·拉马纳集结...

by:喜乐的宁怀

生命即存在

本期读的书本《生命即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存在主义疗法》,是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专家覃浪峰所著。他将存在主义疗法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初次尝试。古今结合,让我们理...

by:冬至红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