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蜜国学《声律启蒙》第10期上卷•四支1

2018-10-12 00:46:5307:39 453
声音简介

如蜜国学·声律启蒙| 第10期

童声|贝贝  诵读|睿冰 解说|孤鸿

本期音频制作:朱未  

本期版面设计:微暖

                                                      

                               诗词 • 注释

1、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2、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3、四目颉(音jié):颉指仓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

一足夔(音kuí):此典故有两种说法。其一出自《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夔为一种怪兽,似牛,无角,青色的毛,只有一只脚。另一说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为人名,是尧的乐正(乐正是指管理朝廷音乐的官员),鲁哀公听说“夔一足”,以为夔只有一只脚,就去问孔子,孔子就说“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孔子的意思是说: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以将音乐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但传说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只脚的音乐之神的说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士的漆器上就绘制有一只脚的夔的图形。从对仗的角度来看,此处理解为“一只脚的音乐之神”较好。                 

4、鸲鹆(音qǘyǜ):鸟名,俗称八哥。

5、菡萏(音hàndàn):荷花。荼蘼(音túmí):也写作酴釄、酴醾,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6、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7、“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杀。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羊公,对晋人羊祜的尊称。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涕,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贝贝

五岁,谢谢大家,我是一个喜欢看书、读诗、画画的小姑娘。

                            睿冰

如蜜公益读书联合发起人,十点如蜜主播、如蜜公益读书会委员、审音监制、音频制作人。北岸之声塑声老师、少儿语言艺术培训师。声音大气,有表现力。读书涵养性灵,诵读、配音诗意生活。致力于用声音传递理性和温情。

                                孤鸿

喜欢旅游,朗诵,和简单的生活!



【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话到嘴边三思更好;

下联请 ————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声律启蒙·国学

《声律启蒙》是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读物,能够训练儿童音韵,同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朗读同时还能丰富文化知识。请跟着王徐道...

by:王徐道友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

by:五月幽兰WY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和十一...

by:艺儿55

声律启蒙

这是一部关于诗韵的启蒙读物,是小朋友们学诗的入门书。欢迎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希望有缘的小朋友在诵读中静静体味语言的对仗美、平仄美和节奏美,在润物无声的春雨中快乐...

by:康康的果实

声律启蒙

小学经典诵读《声律起蒙》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

by:宋萌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