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跟拍24年的9分神作,打脸多少中国父母

2023-08-10 13:48:3512:43 7.6万
所属专辑:槽值
声音简介

前几天,最会说东北话的日本女孩福原爱,带着一口台湾腔,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她在微博发文,宣布自己准备退役了。

“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是人生里有乒乓球。”福原爱这样总结自己与乒乓球二十多年的羁绊。



热评的第一位,有人感慨纪录片导演20多年前选中福原爱跟拍的“神级操作”。

镜头下的24年中,妈妈从风华正茂的女子变成慈祥老人;福原爱,从调皮可爱的小姑娘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爱人。

当年那个小姑娘能有多可爱?

才长到和乒乓球桌一边高,就打败了小学二年级的男生,她开心地跑出场地,鞋跑掉了都不知道;

输球抹眼泪的样子,分明和长大后遇见“流水的大魔王”时没什么差别。

二十多年的人生,浓缩成短短一个多小时。

妈妈用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爱身边,从小的教育、细致观察和尊重,成全了一个“天才少女”的诞生和成长。

当别的小朋友缠着父母买各种玩具时,3岁的福原爱最熟悉的“玩具”是乒乓球。

因为看过哥哥打乒乓,“小心机”女孩福原爱也吵着要打。

3岁9个月时,福原爱第一次打乒乓球。这个身高刚赶得上球桌的孩子,训练第一年打坏了三个拍子。

不过,4岁的福原爱自然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练球。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得益于自身过硬的条件之余,更重要的那个天才背后懂得坚持和教育的家长。

发现福原爱的兴趣后,妈妈开始带着女儿学习乒乓球,成为了她乒乓球的启蒙老师。

为了方便她和哥哥训练,直接把乒乓球桌放在了客厅。

那一年,母亲福原千代42岁。

富士电视台首次把镜头对准福原爱,是在一次全国大赛上。

身高只有100厘米的福原爱,面对比自己大很多的对手,第一次哭着跑向了妈妈。

在离球桌最近的观众席,梳着和福原爱一样发型的母亲千代,看着女儿跑过来,没有过多的安慰,而是打开福原爱的手掌,说:

“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手上写着福原爱和母亲的秘密暗号:集中、时机。

球场上,时机就是一切。

她的第一场比赛就打败了二年级的小学生,面对孩子出色的表现,母亲展露笑颜,毫不吝啬地夸赞她:

“平局后能赢下真不错。”

但之后的比赛中,小福原爱的发球姿势不符合规则。

这时候母亲严肃起来,“我知道你发球的时候有点紧张,不过把手张开抛起来,加油。”

尝试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鼓励她自己找到方法努力解决。

“用指导代替指责”的原则看似简单,现实中能做到的家长,不知能有多少。

又犯错了也没关系,这一次母亲不再继续安慰,把福原爱推回赛场,道理她已经明白了,当前要做的就是“下一个球好好发”。

在福原爱输球之后,母亲也没有责备,反而为小福原爱加油,给她鼓励,在她不停啜泣时也会说:

“不要哭,就算输了也不要哭。”

比起赢得比赛,福原千代更重视对孩子礼仪和规范的教育。



福原爱5岁,拿了第一个全国冠军。

这个仿佛是被乒乓之神眷顾的女孩,受到了全国的关注。

在所有人都离开练习场后,要求严格的母亲仍然陪着娇小的孩子练习。

这位母亲还有一本练习手册,上面用心地记录着女儿的性格特点。

正是因为深刻地知道福原爱不放弃、不服输的性格,在她一直打不好,开始哭哭啼啼后,母亲也不理会她的撒娇,抓住她的性格特点,使用激将法:

“小爱不要太撒娇,不想练就算了,5个球练还是不练,你定。”

面对母亲的反应,即使哭得喘不过气,也倔强地回答:

“要练!继续练!”

坚守着和母亲曾经定下的“绝不中途放弃”的约定。

一个坚决不肯放弃的孩子;

一个不过度娇惯孩子、懂得“对症下药”的母亲;



从1988年11月1日福原爱出生到2000年,这种陪伴已经走过12载。

渐渐长大的福原爱,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已经学会忍着不哭了。

新的挑战不断出现。

2001年,12岁的福原爱,以特邀选手身份与36岁的前中国队员何智丽(日本名小山智利)对决。

福原爱惨败。

比赛结束,何智利称:“大家太大惊小怪了,在中国,福原爱这样的选手有1000个。”

这一次,面对新挑战,福原千代没有选择陪伴,而是放手。

福原千代知道“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她决定让12岁的福原爱,独自去中国,参加中国第三级联赛。

“时机”,是福原千代一直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不论是对女儿的球技训练,还是性格品行的养成,福原千代深知“时机”的重要性。

12岁的福原爱独自踏上了去中国辽宁的旅途。

福原千代纵使万般不舍得,也微笑着送别女儿。

福原爱离开了母亲,独自来到中国。

自己洗衣服,自己负责生活起居,学会自理。

这些生活上的小问题,对福原爱来说都能一点点解决克服。

她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独自一人承受压力。

独自站在比赛场上,回头望去,都是中国人陌生的面孔,寻不到妈妈鼓劲儿助威的身影。

在此之前,每一次观众席,一眼望去最显眼的那个人是妈妈;

比赛前,压力大到全身僵硬,拼命加油打气鼓励自己的人是妈妈;

比赛过程中,关键时刻提醒要注意时机的那个人是妈妈;

输了球,忍不住哭出声来,再怎么严厉也会安慰自己的人是妈妈;

拿了冠军,比自己还开心的那个人的也是妈妈……

放手换来福原爱的“双重成长”,她脱落成能独立自主的少女,更成长为一位独挡一面的职业选手。



有网友发微博说,福原爱的人生就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

幼年成名,家教好,不管是在日本训练,还是到中国训练,都是个被人捧在手心里宠爱的小姑娘;

交了个同行的帅气男朋友,28岁结婚,29岁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如今刚刚30岁的她,已然是事业家庭双丰收……

但其实“团宠”福原爱的真实人生,没有网友想象的那样完美。

有人发现,纪录片中几乎没有福原爱父亲的身影。从小时候的训练到成人之后分享胜利的果实,似乎都只有妈妈一人。现实生活中,福原爱的父亲对她很严厉。

2008年,日媒曝光福原爱与网球王子锦织圭恋爱。但这份“姐弟恋”仅仅持续四个月就走向了终点。

父亲福原武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说:“无数例子证明,恋爱对竞技有影响,她可能是暂时被锦织圭迷惑住了。”

福原爱被步步紧逼,迫于压力,站出来向公众道歉:

“非常抱歉这件事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我希望今后继续努力把球打好,不辜负大家的一片期望。”

因为父亲经营的公司倒闭,从1998年到2013年间,全家人的开销都要依赖福原爱,她经济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来还债。

直到2013年福原武彦因为胰腺癌去世,人们才知道,福原爱与父亲福原武彦这五年来,从未联系过对方。

前段时间,她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顺口提起,丈夫江宏杰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很震惊:自己的父亲从来都不带孩子,她原本以为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

开朗的福原爱鲜少提起的“父爱”,似乎也是这部拍了24年的纪录片在回避的。

从零散细节中拼凑出的父亲形象,甚至谈不上亲切。不过幸好福原爱的成长过程中,有来自母亲、队友、朋友们的关爱。

如今福原爱也生了一个女儿,谈到教育问题时,福原爱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自曝,她不想让女儿知道自己是乒乓球手。

“将来和女儿打乒乓球时,要一边对女儿说‘妈妈不会呀’,一边反手就是一个扣杀。”

30岁的福原爱,也学会了“爱的教育”。



乒乓球条路,福原爱走了二十多年。

所谓的“天才少女”,是在耐心的关怀和爱中,才明确自己的存在价值。

“因为是福原爱”被爱着,而非“因为是冠军福原爱”才被关注,天赋生来存在,而之所以有了后面的精彩,是因为这一场爱的故事。

纪录片中的录制完成时,福原爱忍不住认真地问导演,当时为什么选中她来拍这个纪录片?

镜头拉回1994年。

在陪福原爱训练到球馆空无一人之前,二楼的栏杆旁,43岁的母亲用手指着下面的乒乓球台,对女儿温柔地说:

“爱酱你看啊,大家都很努力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738902ppcc

你不仅声音难听,而且垃圾内容很多。听你的声音一定在50岁以上吧。

1738902ppcc

应该打脸你的父母吧,你在这瞎说什么?

O_o_ey

播音的声音真难听

垚哥讲故事

这个题目太招黑

猜你喜欢
跟日本人学日语

公众号:荒木日语。跟日语母语者Shin学口语,让你的学习加速5倍

by:荒木日语

日本与日本人

这是一部讲述日本人内心而非外表的生活。作者对日本与日本人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公正的,而文字优美犹其馀事。在本书中,近代著名的日本通小泉八云对远东和日本的将来抱...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

by:喜马AI酱

日本人的生活

普通人眼里的日本,日本人是怎样生活的感受

by:犇犇的奔腾

丑陋的日本人

《丑陋的日本人》的作者、日本人类文化学家高桥敷教授,上世纪70年代前夕在南美洲任教八年,他以他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日本人在思想观念、社交礼仪...

by:快雪漫谈

丑陋的日本人

《丑陋的日本人》是2008年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桥敷。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日本人在思想观念、社交礼仪、衣食住行、性...

by:秋语秋色

日本人学汉语

《日本人学汉语》第三版配套音频

by:厦门朝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