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牛郎织女生活幸福吗?各国争雄,为何是秦老西一统天下?

2018-10-26 00:00:0215:51 6397
所属专辑:中国古代史
声音简介

本期节目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五百年的社会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社会大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马克思的那句经典名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我们先看农业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生产工具方面出现了铁犁牛耕,以前主要的生产工具是木头做的耒耜,现在铁犁出现了。以前耕地主要靠人力,现在牛加入进来了。工具更坚硬了,动力更大了,耕地就能耕的更深,而耕地耕的越深粮食产量就越大。
  在看生产方法,以前是在平地上种庄稼,现在垄作法出现了,把地整出一道道的地垄,在垄上种庄稼,地垄在局部地区因为土壤多,养分充足,所以粮食产量也大大增加。
  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都获得了改进,导致生产力大大增加。其影响是井田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和井田制破坏有什么关系呢?
  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度,假如李小二在一个井田上耕地,他每天种完井田中间那块地,再种完边上自己承包下来的那块地,然后就回家了。现在生产力提高了,他用铁犁牛耕来种地,效率大大提高,李小二发现自己在种完井田制下的地之后天还没有黑,所以他就在自家附近的山上又开了几块地,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在山上开的那几块地不比井田制下的地收成差,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山上自家的地上了,因为山上的地收成全部归自己,在井田制下种的地,有一部分收成是要交上去的。时间一长,大家纷纷效仿李小二,去开荒种自己的地去了,井田制无法再维持下去,遂遭到破坏。以前是8家人中九块地,是集体耕作,现在是自己种自己家的地,小农经济就产生了。所以,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
  小农经济的特点有这么几个: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牛郎织女,在小村子里种地织布,基本可以不和外界接触。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有饭吃,有衣服穿,主要生活问题就解决了。吃饭没有酱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吃饭不加酱油也可以活。
  2.精耕细作;
  每个农民的地不多,所以自然会尽可能增加自家土地的产量。 
  3.十分脆弱;
  天灾、战争、男人生病等原因都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每家每户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在一个大的范围内,比如一个诸侯国,也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各个诸侯国发展各自的经济。周王若看不惯哪个诸侯国,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因为每个诸侯国的经济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只能武力解决。但周王武力解决问题并不能保证自己能打赢。春秋初期,郑庄公对周王态度不太恭敬,周王便组织多国部队讨伐郑国,却遭遇惨败。从此周天子的威望更是一落千丈。
  堂堂天子,竟败在一个诸侯的手中,那大家都不认你这个天子了,或者在面子上维持着天子和诸侯的关系,但在心里,早已不把天子当盘菜了。各个诸侯国就各自发展各自的经济,各自壮大各自的国力。因为在那个时代完全靠实力说话,各个国家纷纷实行变法。
  齐国实行了管仲改革。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他在政治方面、军事方面、经济方面、用人制度方面都实行了改革,因此齐国也迅速富强,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家。
  鲁国也在山东,但经常被齐国欺负,所以鲁国也要图强,实行了初税亩改革。当然鲁国虽然没有齐国强大,但鲁国更好的继承了周朝的礼仪文化。孔子故乡就在鲁国。现在的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但山东的正式简是鲁而不是齐,那就是因为鲁国比齐国更能代表中国正统文化。
  初税亩改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增强了经济实力。比如之前李小二他们在山上自己开的地,现在政府承认那是合法的,地也是你的,只要你依法纳税就行。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从初税亩改革开始,中国的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该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直到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土地私有才变成了土地公有。 
  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因为人的能力有大小。同样给张三李四各分10亩地,张三很勤劳,李四很败家,可能过不了几年李四就因为没钱买酒喝把自己的地卖给张三了,自己去给张三家打工当佃农了。以前我们老说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其实我们应该看下地主是争当富裕还是不正当富裕,如果地主通过合法手段致富,那就无可指责。
  但站在当时政府的角度考虑的话,不管地主以何种手段致富,土地兼并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也是个大问题,人们没有地就没饭吃,没饭吃就会造反,这是古代中国中央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古代历届中央政府都在努力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中央政府大多不会考虑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剥夺地主的土地,一方面因为缺乏合理性。一方面因为政府需要地主阶级的支持。
  但中央政府又不能太忽视农民的生存危机,否则农民就会发动起义,如黄巾起义和黄巢起义等等。
  所以古代中央政府就是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维持着艰难的平衡。
  春秋时期是君子之战,战国时期是生死之战,所以各国的变法力度更大。战国时期变法主要的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最彻底、最成功的变法。
  因为秦国更没有退路,秦国相对其他诸侯国更落后,不变法更有可能灭亡。当时各诸侯国会盟,不邀请秦国参加,这明显是对秦国图谋不轨。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更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此外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浓厚。生活条件比较差,享乐主义就不是那么盛行。秦国人不怕折腾,本来我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差了,你商鞅再折腾,我的生活还能差到哪儿去。魏国的生活条件要好一点,大家就不支持变法,我们生活这么好,你啥折腾什么呀。
  商鞅是卫国人,后来又到魏国,因为得不到重用又来到了秦国。当时的士全天下跑,在哪儿能获得重用就去哪儿。
  商鞅变法的几个措施分别是
  农业方面:
  1.以法律形式明确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因为当时秦国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秦国要想争霸,必须集中全国的主要力量优先解决吃饭和穿衣问题,然后才有余力去扩张、争霸、同意。当时没有必要搞奢侈品,生产LV的包,不能吃不能穿,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重农抑商是商鞅变法首次开始提倡,以后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基本都实行重农抑商,为什么?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统治者实行统治。
  (1)可以把人民固定在土地上,好管理。谁在哪个村住,户口本上写的清清楚楚,地搬不走,所以住所也是固定的。官府要找你很容易。但是商人就不一样了。商人做生意全国到处跑,或者全球到处跑,不好管理,犯事儿了都不好逮。
  (2)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吃饭问题一直都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大问题,直到改革开放,中国才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古代的政府如果能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那这个政府一般都不会面临太大的危机。人民有饭吃就不会造反。
    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在中国古代的中前期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作用很大,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就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了。
  3.统一度量衡。
  军事方面
  商鞅变法主要是为了富国强兵,富国是为了强兵,可不是为了让人民过好日子。商鞅实行军功爵制,平民百姓立军功后就可以加官进爵,分为二十等级爵位,杀一个敌人,就进爵一级,所以敌人的人头又叫首级。这个措施对士兵的激励作用巨大。爵位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人人都有虚荣心,大家玩qq游戏上的斗地主都知道,里面分为23个级别,最低是包身工,最高是帝王。升一级的感觉非常不错。
  除此以外,不光有名誉上的奖励,还有物质上的奖励。杀一个敌人奖励土地和房子。
  如果现在要是和日本打仗,杀一个日本人在北京三环内能得一套两居室,谁都争着抢着去。从此,秦国就变成了虎狼之师
  有奖就有惩罚,平民立功可以受赏,但如果是贵族,没有立功,贵族身份就要被剥夺。这就是有进有出。
  此外还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推行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文化方面    
    烧书,制定秦律,这主要是为了统一思想,因为当时必须要举全国之力来做这些事情,大家的心要往一处想,劲要往一处使。不需要之乎者也、乱七八糟的思想,每天就想着怎么打好仗,怎么种好地。
  社会风尚方面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如果成年,父子、兄弟必须分家,这是为了多收税。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比较成功的一次变法,但商鞅的结局并不好,先是被杀,后来又被五马分尸。因为改革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历史上改革家结局都不太好,既要想改革,又要不触犯既得利益者利益,那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
  商鞅的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国从此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像斯巴达一样,秦国人一生下来,要么打仗流血,要么为了支援前线努力种地,流汗,其他也没啥事儿。
  大家听到商鞅变法后的大秦帝国都很激动,都说大秦帝国以及大秦军团怎么厉害,但大多数人并不想生活在那样的制度下和环境中。

【更新时间】每周一周五
【更多节目】打开高考必备app—贴心电台—学习—历史音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冲鸭小王子

铁犁牛根应该是汉朝才有吧,春秋战国应该是铁农具吧。

阿旺_yl

讲100集

阿旺_yl

就是太短了

Liz_盐

太棒了

范兹

喜欢!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传

牛郎织女,中国著名民间故事,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矢志不渝的曲折爱情,折射出中国劳动人民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崇尚追...

by:力哥讲故事

牛郎织女演义

牛郎织女故事源于民间,本书讲述金童(牛郎)与天孙织女(织女)如何相遇及其遭遇,这个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不断丰富,经过后来的发展,该传说成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

by:唛可悠

牛郎织女 戏曲集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牛郎织女故事雏形最...

by:南柯晓梦

四大传说之: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这个故事起源悠久,早在《诗经》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故...

by:牛奶仓

淄博-淄博沂源牛郎织女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燕崖乡政府驻地东5公里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民间传说故事《牛郎织女》

五年级教材课文,《牛郎织女》的传说

by:艺嘉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