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 云门说宝镜第三章 全提向上祖师禅(2)

2018-10-26 11:29:4215:39 758
声音简介
云门说宝镜 之三 全提向上祖师禅

3、宁静祥和中的一点禅心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从做诗的角度说,这两句的意境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大家想一想,它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银碗盛雪”?什么是“明月藏鹭”?以前,四川有很多人都在研究,说这个是大密法,其密意必须有秘密传承才会知道。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庄子》里有一句话:“澡雪精神”。就是说要用冰雪把我们这个热闹的心、污浊的心洗干净。我们的心力、我们的精神都要内外透彻,才能叫做“澡雪精神”。“银碗盛雪”实际上就是一尘不染。银碗是白色的,雪也是白色的,很规整,很晶莹,所以它就是内外澄彻,一尘不染。那么“明月藏鹭”又是什么意思?好比让一个画家命题作画,画一张叫做“明月藏鹭”的写意画或是花鸟画——你们想想,明月当空,那个白鹭藏在什么地方?藏在我们佛学院里边吗?藏在树上吗?藏在水里边吗?它在睡觉吗?还是在干什么?画家完全可以自由发挥。那么,这个“明月藏鹭”跟我们的禅心,跟我们的真如又是什么关系呢?是心吗?是境吗?是心境不二吗?所以,这个只能自己去感觉。这里曹洞祖师用诗一样的、最美丽的语言把我们的真如自在之性点化出来。“明月藏鹭”透出的是一片宁静祥和之境。我们的心能不能进入这么宁静、这么祥和的状态,同时又充满了生机呢?有的人修行修得死水一潭,死人一个,这样不行。没有生机不行,为什么呢?了悟生死,弘扬佛法,若修成死水一潭,你还怎么去弘扬佛法,怎么去普度众生?

“类之弗齐,混则知处。”大家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地、宇宙、自然、万物、人类、社会、好人、坏人、东方、西方、是非、善恶,太多的种类了,太多“弗齐”的东西了。为什么“弗齐”呢?只要我们的分别心一打开,它就有“弗齐”的东西,就有分类。看到差别是分别心的天性,自然分类也是分别心的天性。怎么消掉我们的这个分别心呢?那就需要我们把这个分别心变成妙观察智。第一步得把我们的第七识变成平等性智,即把烦恼识变成平等性智。只有把烦恼的第七识变成了平等性智,才能使我们的第六识变成妙观察智,也唯有这样,前五识才能变成成所作智,第八识才能变成大圆镜智。

“类之弗齐,混则知处”,实际上也是在讲“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的这个道理。要说分别无穷无尽,要说无分别那就没有分别了。大家想一想,晚上躺在床上两腿一伸、两眼一闭还管它什么?睡觉。就像小孩子们玩累了,一上床很快就睡着了。睡着了,如果不做梦,东方、西方、天上、地下便什么分别都没有了。我们要锻炼自己进入一种无分别的状态,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我们才能进入真如境界;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我们才能“善能分别诸法相”,并在“善能分别诸法相”的同时,“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动和不动是不二的,它在分别诸法相的时候,同样是一动也不动的。

实际上,我们经常能进入这种状态。比如我们每天散步,每天望着远处的山,心里有什么分别吗?没有,一点都没有。看习惯了便没有什么分别,每天都花开鸟叫的还动心吗?不动心。如果是北方人来到这里,看到云门寺这么美,一下子就动心了,不想走了。老修行的人在这里呆久了,他看到此处的风景还会动心吗?他不会动心的,太熟悉了。我们怎么样从不熟悉到熟悉,怎么样从不懂到懂,并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出思维的妙处,品味出真如的妙处呢?以上举了一个现实、简单的例子,大家感觉一下,给这句“类之弗齐,混则知处”一个落脚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冯学成老师讲《宝镜三昧》

云门说宝镜序言冯学成居士我认为他是当今的维摩居士,是深入不二法门的人。他很慈悲,为各地的祖师道场和佛学院奉送了不少禅悦和法喜。尤其是近几年在云...

by:慧光朗照

《宝镜三昧》——冯学成讲述

宝镜三昧歌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盌盛雪,明月藏鹭。类之不济,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

by:若无其事哦

冯学成讲述

本专辑是冯学成先生讲述的内容整理,选自微信公众号:龙江国学书院。冯学成先生简介: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

by:无事无菲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一本能够打开人生境界的奇书”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

by:万万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