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沙与沙袋 朗读者:董智颖

2018-11-07 15:12:2302:29 69
所属专辑:经典品读
声音简介

散沙与沙袋

丰子恺

朗读者:董智颖

沙是最不可收拾的东西。记得十年前,我在故乡石门湾的老屋后面辟一儿童游戏场,买了一船河沙铺在场上。一年之后,场上的沙完全没有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一半黏附了行人的鞋子而带出外面去,还有一半陷入泥土里,和泥土相混杂,只见泥而不见沙了。这一船沙共有十多石,讲到沙的粒数,虽不及“恒河沙数”,比我们中华民国的人口数目,一定更多。这无数的沙粒哪里去了呢?东西南北,各自分散,没有法子召集了。因为它们的团结力非常薄弱,一阵风可使它们立刻解散。它们的分子非常细小,一经解散,就不可收拾。

但倘用袋装沙,沙就能显示出伟大的能力来。君不见抗战以来,处处地方堆着沙袋,以防敌人的炮火炸弹的肆虐么?

敌人的枪子和炮弹一碰着沙袋,就失却火力,敌人的炸弹片遇着沙袋,也就不能伤人,沙的抵抗力比铁还大,比石更强。

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力量。

原来沙这种东西,没有约束时不可收拾,一经约束,就有伟大的能力。中国四万万人,曾经被称为“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沙袋‘,现在已经把他们约束了。


董智颖

接触朗诵缘于一次沙龙活动,当时沙龙老师朗诵的《将进酒》力压现场一众国外友人的朗诵作品,我顿时被震撼了,之后还特地去大剧院观摩了濮存昕老师的现场版《将进酒》和众位大师的朗诵表演,更是叹为观止,在全场的掌声雷动中,朗诵艺术深深地打动并吸引了我。

后来有幸得知静图组织的朗诵沙龙办得很好,还邀请了专业的老师做指导,提供了众多的活动平台让热爱朗诵的学员参与,我就在朋友的鼓励下报名了。通过一系列课程,我慢慢走近了朗诵,也学习了更深入地阅读。

《散沙与沙袋》是丰子恺先生在特殊的年代写下的文字,文短意赅,通过写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国内抗战形势转变的看好和内心激动之情。“沙袋”象征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文中的“恒河沙数”又体现出作者的佛教思想。在任何时候,团结就是力量,它能将沙子般的小个体,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和习主席说的打好“团结牌”,早日实现“中国梦”不谋而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读者朗读者选摘

我一直很喜欢读者,从小收集了很多本杂志。现在节选一些美文,读给你们听。这些美好的文章是非常适合作为初中,高中作文素材。

by:风郅即婷

朗读者

重在参与,跟大家学习!欢迎大家一起参加朗读者!一起读书,一起学习!

by:德手堂赵鸿儒

朗读者

茉香淡染(淡雅女子的天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75133533

by:茉香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