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论稿》—人物的阶层性

2018-11-10 20:25:0013:20 1.3万
声音简介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正像在生活中那样,他们的身上既带着阶级的烙印,同时又极为清晰的呈现着各自不同的个性。即使是处于同一阶级同一生活环境,甚至是同一娘胎,也莫不个性分明,意态各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铄仔老爹_mx

阶级性,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无论资本还是社会,两种制度中都存在,永远无法根除。

雪梅傲雪

感觉是把80年代以前的文章拿来读了,还什么阶级性

1880980荣

阶级性,剥削阶级,听着真扎耳

近视的安吉尔

声音还是好听的,不过这个文章的阶级斗争的思想太大了,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背景了,宝钗这么做是因为她想成就金玉良缘,必须拉拢王夫人

决明子夏 回复 @近视的安吉尔

是的,阶级论很遥远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写出来的文章,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现在看来很不习惯,可当时是是八股文一样的存在,还是主流。。

小门_d6

这个叫蒋和森的人写的都是些什么呀,对红楼梦的理解太肤浅了,我严重怀疑这是六十年代的书,弥漫着陈旧腐朽的思维方式以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根本就不是从时代背景出发从人性出发来研究红楼梦的人物和事件,不建议听哈

决明子夏 回复 @小门_d6

就是他写于五六十年代的。 好像曾经是红学会的副会长。

猜你喜欢
《红楼梦人物》

大观园里,最“动人”的莫过于钗黛二人。宝钗的美貌多才使人自然而然地将她与黛玉进行对比,但她以自己的“无情”区别于黛玉。如果说林黛玉体现了曹雪芹精神上的理想追求,...

by:浊酒残香

红楼梦人物论(完)

王昆仑先生的传世力作,出版于1948年,是红学人物研究的开山之作,但实际的论述,何止是人物?其中常表现出对《红楼梦》的总体的认识。

by:木兰_DCC

思之评红楼梦人物

【内容简介】本专辑从冯渊与冯紫英的关系入手,揭示出贯穿《红楼梦》全书的一条重要伏脉。冯紫英谐音“冯子影”,他的身上有冯渊的影子,曹雪芹将他们都冠以冯姓,并非偶然...

by:大秦段少

白先勇|红楼梦人物论

听白先勇如何解读红楼梦人物

by:是非善良

红楼梦真探(古本红楼梦版本)

“红楼梦”高阶学习,《红楼梦真探》公众号:文艺真探社。传播红楼梦文化,探究石头记谜团;一入红楼深似海,从此探佚是日常。部分版本内容来自陈维昭先生《红学通史》。

by:文艺真探

红楼梦原著丨红楼梦原文演播

演播与诵读的区别是:演播更加灵活、生动、形象鲜明。并不如诵读一般字正腔圆,音调平平,情感冷漠。演播则是更加带入和贴合原著的情感,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拉近名著...

by:晨蒙先生

《补红楼梦》红楼梦的续写之一

《补红楼梦》,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十八回。题“嫏嬛山樵撰”。作者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空空道人闻听《红楼梦》续书纷纷面世,还道...

by:公子追欢

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by:蓉城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