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格物正解-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2018-11-27 11:30:0114:12 1.7万
声音简介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大学》中所说的‘身’,就是指耳、眼、口、鼻、四肢。想要修身,就是要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手足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又如何下得去功夫呢?心是身的主宰,因此想要修身,先要正其心。善是心的本体,必须就心的发动处才可以用上力气啊。





本讲原文:


【297】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工?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任凤群

谢谢,老师

1537028iskw

感谢老刘!👍👍👍

猜你喜欢
正解国学

国学·孙子兵法终极版

by:慈方122

正解局 | 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

专辑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深度分析和清晰的信息呈现,我们将帮助您洞悉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动力、政策变化和社会趋势。无论您是关注中国经济、科技、文化,...

by:正解局

《道德经》正解

老子的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为我们所描述的“道”,是中华文明的精髓。炎黄子孙,唯有能够感悟、承袭这个“道”的精神,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实践,方能更好的...

by:恒子道学院

格物日记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每天进步一点点

by:岐黄圣贤智慧

新格物致道

【内容简介】科学虽揭示外物规律,却无助于性命;天地万物自蕴大道,我要明了这些,反哺自身,以格物精神求取大道。作为一名理科生,柳致知对那好些鬼神之事敬而远之,不料...

by:兰小岚

《道德经》独家正解

不管你用何种方式诠释《道德经》,如果偏离了永恒大道这一终极真理,那么你就是在胡说八道!

by:归觉_

【正解】HR劳动法日常

截止目前,全国各地共出台29711篇劳动类地方性文件,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劳动争议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最多的一个方面,2011年至今,劳动争议数...

by:HR劳动法微课堂

声音主播

38429.2万

简介:刘长志,民间儒学学者,以正本清源为己任,努力做一股清流,润泽于世,讲解风格通俗易懂。阳明心学是直指本心、直达本源,至性至情的用世学问。心学精髓在于打通懂得与做到之间的桥梁,让你真正活明白!!对于人生的意义在于真正提高自己的人生质量,拥有笃定平和、时刻心安、坦荡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