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 定与忍

2024-02-13 08:44:2506:15 3.2万
声音简介

知道了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这句话更严重,怎么样叫忍?这个忍在佛法修持里是一个大境界。我们晓得所谓讲得定,是以小乘的范围来讲;修大小乘之果,都是以定来作基础,学佛没有进入定的境界,是没有基础的。不管在家出家,道理是一样的,没有基础就只是一个普通学的人而已,但是定本身并不一定就是佛法。至于大乘的佛法,则必须「得成于忍」。得忍与得定不同,所以说菩萨要得无生法忍,才进入大乘的境界。无生法忍不能当作定来解释,如果把无生法忍当成是定,那乾脆说无生法定该多好呢!所以这个忍字,要再加研究才是。


再看金刚经的本身,六度成就中讲过布施成就,但持戒成就不提,实际上布施的成就之中就有持戒的精神。全部经典都讲般若成就,但是却不提禅定成就,你真正得了般若的成就,自然就是禅定。六度中间,布施、忍辱、般若,这三个成就到了,所谓持戒、精进、禅定自然都到了。关于这一点,我们研究金刚经要反覆去读去深思,去参究,慢慢的你就可以真懂了。


讲到得成于忍,前面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什么境界?大家要研究啊!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大家现在学禅,或者读了些书,看了一首诗,不然听到青蛙叫,狗儿跳,嗯,我悟了,我们也拿一把刀,也学歌利王割你一刀试试看,看你得成于忍还是得成于恨?你悟了嘛!悟了应该有这个境界啊!所以说,此事不要随便谈,禅学可以随便讲,真正的佛法是要求证的,金刚经的榜样都摆在这里。


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当然,到达了无生法忍,还只是大乘菩萨初步!只是这个菩萨超过前面所譬喻的菩萨。也就是说,拿无量无数的七宝来布施,有相物质的布施,功德不如无相布施功德的万分之一。


金刚经讲到二十八品,差不多点题了,非常重要。勉强把无生法忍的境界研究研究看,先不谈求证,先在理论上找找看。佛没有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什么境界,其实佛说过了,只是大家看过去忘记了。佛开头就说善护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无著无相。由于善护,无著,无相,就可以知道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开头佛就已经跟我们讲了,他在传法呀!他不是在讲经啊!后世所谓讲经与说法是不同的。


像这里佛说的,教你怎么样修,你有问题问他,他答覆你,那是说法。像我们现在讲经,是根据佛菩萨们所说的加以讨论,这个是讲经,所以讲经是讲经,说法是说法。过去在大陆大丛林、庙子里,有说法堂,有讲经堂,各处不同的。说法堂里大和尚上堂,不带书本,一个字都不用,就凭自己所证悟的、功夫的、智慧的经验,随便讨论,这个叫说法。


金刚经开始就告诉我们修持的方法,是善护念,无住,由此而得成于忍,无生法忍。说到这里我们再举一个禅宗公案来说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感恩人生_aj

感恩老师!

崔薪红

南师好🙏🙏🙏背景音乐很契合,感谢朗读者🌸🌸🌸

张国强132

南师,大菩萨也...

张国强132

你的修为到哪里了,有资格评论南怀瑾大师?

猜你喜欢
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图书】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作者】南怀瑾著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图书定价】74元【ISBN】978-7-309-09448-0/C.261...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生与死(南怀瑾)

生与死怀师当年讲课时,不断重复提起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怀师提醒大家注意「生与死」,未来该如何注意?而生死转换中,有很多不同的情况。某一次的唯识课程中,...

by:嘎巴贡嘎

南怀瑾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

by:学成名医

南怀瑾|孟子与离娄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

《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选编自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

by:曼妙声声Amanda

南怀瑾|南怀瑾讲述维摩诘经

【图书】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上下册)【作者】南怀瑾著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图书定价】80元【ISBN】978-7-309-13625-8/B.659、9...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老师珍贵原声视频:南怀瑾老师谈性与情

趁免费,快订阅关注收听起来喽!~添加下方二维码,“活话经典小助手”免费收看/收听更多珍藏级影音资料南怀瑾,一九一八年出生,乐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

by:活话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