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2023-07-19 03:00:2503:09 283
声音简介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不学诗,无以言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诗经》

和我一起朗声而读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见曙光,

匆匆忙忙穿倒了衣裳。

颠来倒去心慌张,

公差召唤急忙。

东方未见曙色,

慌里慌张穿反了衣裳。

倒来颠去太匆忙,

公差令来心慌。

从园圃折柳做箭,

管时辰的官员圆睁双眼。

他不能准时司辰报时,

不是提前就是太晚。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00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错乱的号令慌张的公人

有人把这首诗解读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周扒皮的“半夜鸡叫”,对照来看倒也能自圆其说。

理解这首诗,关键是弄清楚“公”是谁?是王公,还是公人;关键是弄清楚因何“折柳樊圃”,那“瞿瞿”的“狂父”又是什么人。

翻阅手头几本《诗经》不同版本的译注,对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的理解大抵是相同的,掌管报时的官吏不能尽忠职守,把时辰搞得乱糟糟的,不是太早就是太晚。

如果这样看来的话,那这些动作的主人无疑应该是“狂父”,所以旧说“狂父”是挈壶氏,也就是古时掌握时辰的官吏,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他从园圃的篱笆上折柳枝做漏箭也正是为了掌握时刻而用。可惜的是,他技艺不精,用功不勤,时间管理得实在是有些混乱了,害得一众官员们疲于奔命。

如果往小里说,这不过就是抱怨司时官吏的诗;如果往大里说,可以理解为讽刺国君号令不准时。至于阶级斗争的说法,恐怕还是不要替古人担忧了吧。

国学|传统|文化|课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诗经·国风

读《诗经》,体会文字之美。《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

by:默默_qlc

《诗经.国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的诗歌,共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by:天一阁山汉

《诗经·国风》100首

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与学习。此专辑用音频的形式为喜爱《诗经》的朋友录制了上百首古诗,以供欣赏。感谢惠听!

by:融荣夜读

诗经·国风·卫风

诵读国学经典,开启幸福人生

by:踏雪寻梅

诗经国风朗诵

二南和十三国风是诗经里面最生活化也最有趣的部分。言辞美,意境美,百读不厌。本专辑是风诗全文正音朗诵,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

by:牧马人_wyc

《诗经·国风》讲读

课程简介:一起读《诗经》,触摸经典的温度。两个学期,十二次课,把“国风”里的篇目细细读来。

by:斯塾

我和娃读诗经-国风

《诗经》原名《诗》,汉代儒家尊为经,遂名《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形成与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密切相关。诗歌收集源于周代采诗制:专人去各地采集民间歌谣...

by:春节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