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详解-邶风-旄丘037

2016-05-15 21:41:0011:38 281
所属专辑:诗经本义讲演录
声音简介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譯文

旄丘上有葛藤攀援,為什麼它枝節蔓延?叔啊伯啊,為什麼拖宕這麼多時間?

為什麼滯停安然?一定是等待同伴。為什麼居留長久?一定有原因難宣。

你們身穿狐裘毛蓬鬆,坐著車子遲遲不向東。叔啊伯啊,沒人同情我們遇難遭災。

我們是小國人也低賤,如鳥兒流離真是可憐。叔啊伯啊,你們充耳不聞讓人生怨。

 

注釋

⑴旄(máo毛)丘:前高後低土山。

⑵誕(dān丹):延,長。節:葛節巴。

⑶叔伯:作者稱衛國諸臣為叔伯,指衛國貴族。

⑷與:盟國;一說同“以”,原因。

⑸蒙戎:篷松,亂貌,即蒙茸。

⑹匪:非。

⑺靡:沒有。

⑻瑣:細小。尾:卑微。

⑼流離:鳥名,即梟或黃鸝。一說轉徙離散。

⑽褎(yòu又):聾;一說多笑貌,一說盛裝華服。充耳:塞耳。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玉飾,用絲帶下垂到耳門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详解《诗经》及背后的历史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从汉代起《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的“五经”之首,使其成为了与政治、文化、道德...

by:古侣行

详解诗经|儒学四书五经系列(完整版)

《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

by:易大圣

诗经

学诗经原文,了解三千年前先民的生活样貌。

by:胡欠伟

诗经

不学诗,无以言。

by:藕丝沧浪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

by:尘尘读书

诗经

每晚,姜恒为您朗读诗经。

by:声音者姜恒

诗经

中文经典诵读,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任何一种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之作为源头活水。《诗经》便是其一。

by:江南月芽

诗经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司马迁:“《礼》...

by:傅应晚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by:甜心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