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模样才是父母最好的模样

2019-02-09 21:00:0214:20 614
声音简介

关注公众号“老虎小助手”,点击右下角菜单“会员中心”,获取海量有声学习资源。


有一句话,说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书人不读书,要孩子读书的人也不读书。”“教书人不读书”说的是老师,现在有多少老师在课外有读书习惯?“要孩子读书的人也不读书”说的是家长,又有多少家长喜欢读书?我一直觉得,做家长的希望自己的孩子热爱学习,首先自己得热爱学习,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庭也会有学习氛围。

而如今,很多家长却用双重标准,把自己和孩子隔离开来。一边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写作业,自己却在一边打麻将。要求孩子礼貌谦虚,自己却脏话连篇,漫无边际地说大话。

曾无意中,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家长骂为笨鸟,孩子不服气地说:“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是自己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家长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父母们总喜欢寄希望于下一代,自己未能做到的,却总要求孩子去做,这种“双标”的现象似乎很常见。

既然希望孩子能做得好,单纯的说教可不行,只有言传身教才有说服力。所以,父母们不妨先完善自己,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形象。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我经常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老师啊 ,孩子的教育问题就交给你了,我们当家长的什么也不懂,更辅导不了什么,现在的知识太难了...目光中流露出诚恳,言语中透着无奈。他们认为自己文化水平浅,就不能教育孩子了。

家长们时常忽略了“育人”的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应该由家长完成的。这一点,北京大学教授于丹曾阐释过:“家教 ,就是家风的传承,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教。”一个孩子的教养如何,出门在外是否懂礼貌、讲卫生,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是否得体,都和家庭教育有关。比如一个孩子见到长辈就说“叔叔好”“阿姨好”,在公交车上也会主动让座,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不会问,这个孩子是哪个学校的,班主任是谁,而是说这个孩子的家教真好。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满嘴脏话,粗俗不堪,我们肯定会说是家长没教好,而不会说是班主任没教好。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耳濡目染作用不应该被忽视。

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出色的生活技能、出众的道德修养和爱与被爱的能力,这些都是孤立的学校教育给不了的。很多学习好且有教养的人,并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家长培养出来的。曾经,某校发生过一起打人事件,起因是女生们踢毽子,一男生也想加入,但某女生不同意,男生凭借自身力气足,拉起女生胳膊使劲扭,嘴里还不停辱骂,最后造成该女生胳膊肌肉严重撕裂。后来,老师从男孩那里了解到,原来平时,他爸爸便是这样对他的,每次他不听话,犯了错误,爸爸便会对他拳打脚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真实地反射出家长的素养。

教育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积极、正能量的影响。在电影《奇迹男孩》中,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家人给了那个孩子的自信、善良、爱、博大、坚强。

假如没有那样的父母和姐姐,这个孩子真的就毁了。对这个孩子而言,他可以没有学校教育,但不能没有家庭教育。父母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家庭教育,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假如家长都很善良,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不卑不亢,那么孩子也会一样,因为年幼的他们本身就拥有较好的模仿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

学会过好自己的人生父母们在为孩子操心之前,应该先过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肆意糟蹋自己的人生,最后把过错推在了孩子身上。“他在学校调皮捣蛋,学习也差的一塌糊涂,我为了督促他好好学习,才把工作辞了,但他居然还这样,眼看几个月过去了,我再找不到工作,生活都成问题了。”“我是个全职妈妈,现在的我既没社交圈,也无法重新回到职场,我全心全意只为他,可他还是不懂感恩。”“我为了孩子,才不离婚的,不然现在也不会过得这么痛苦。”仿佛孩子变成了一切苦难的源头。

我有一个朋友,小念,她一直都不想谈恋爱,甚至从未有过结婚成家的念头。有一次,她向我讲述了这些年一直不恋爱的原因,她说,从她记事起,家里就一直争吵不断,爸爸偶尔还会打妈妈。她一直以来,都在劝爸爸妈妈离婚,可是妈妈却惊讶道:“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因为想要给你一个完整的家,我们才坚决不离婚。”仿佛小念的存在,阻碍了爸爸妈妈脱离苦海,阻碍了他们追寻自己的幸福。为此,小念一直都有一种负罪感,也惧怕婚姻,惧怕生养一个孩子。父母错误的付出,只会徒增孩子的压力。因为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们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学会与孩子划清“边界”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孩子一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没有必要把孩子同自己等同起来。仿佛孩子有什么没有做好,就是自己没做好,这样反而会使自己越来越焦虑,状态越来越差。

父母的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父母们应该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需要什么、不希望遇到什么情况。比如,我现在要专心的写完一篇稿子,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与孩子约定,这段时间内不能来打扰我哦。这样孩子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父母们不可能无限制的围着他转。家长的责任边界也需要明确,孩子的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父母们替他们做决定,教导他们该如何去做。

孩子也需要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困难和自己的情绪,而家长只负责提供方法和从旁协助。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作业”的意义、完成作业的最佳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做,因为完成作业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的责任,而不是父母的。所以,父母们不必靠控制孩子们的人生来抚平自己内心的焦虑,也不必把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来填补自己人生的空泛和虚无。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个越来越独立的过程,而不是越来越离不开家长。

学会信任孩子。有一种寒心,叫做“连我的父母也不信任我”。当我们被外界所误会的时候,我们会解释,会去寻求理解。当我们在乎的人都不信任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遭遇背叛的感觉,更何况是自己的爱人与亲人。父母有时候,也会犯先入为主的错误,会恶意揣测自己孩子的意图,在未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前就急于指责孩子的错误。他拿着手机去找朋友写作业了,还是去打游戏了?他关紧门窗放下窗帘是为了安静睡觉,还是偷偷玩玩具?

这时候,父母不能光靠自己的臆想就随意的下定论,这种自以为是的评判,会给孩子们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拒绝同父母进一步沟通。尽管父母们有所怀疑,也不妨先听听孩子他们自己的想法,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事实的尊重,毕竟孩子才是事实的经历者。孩子们其实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例如,孩子想学画画,你可以用信赖的语气说:“孩子,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好画画的。” 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 这会让孩子下意识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的确会做不好,毕竟连最信任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如果孩子这次成绩没考好,父母可以用信任的语气说:“这次只是一个小失误,查漏补缺,下次一定可以考得更好。” 这比一味的打压教育效果要好。

然而,过往的经验教训,孩子犯下过的错误,让很多父母下意识地认为,孩子并不值得自己的信任。曾经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不是因为孩子优秀了,你才信任他,而是你信任他了,他才优秀。”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孩子也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这种信任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出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毕竟连父母都相信不了孩子,谁会信任他呢。

学会面对挫折。之前,每当有孩子自杀的新闻传出,很多人都会为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惋惜。但此间,还总伴随着另一种声音:“现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一点儿抗压能力都没有。”“现在的孩子成长环境太好了,生活得太顺利,缺少挫折教育,但凡一点儿不顺心,就会采取过激的手段。”

其实,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很难准确概括其中的成因。但是有一点,我们成人不妨思考一下,真正需要挫折教育的是孩子,还是成人呢?究竟是孩子们不能面对失败,还是我们不能面对失败?有的老师,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的人多了,就发泄情绪,骂学生骂了整整两堂课。因为某个学生影响了自己的公开课评比,就要其经受冷暴力。有的家长,只盯着下降的分数,而根本无视孩子的努力。孩子考了95分以下,就要严厉惩罚,甚至打骂。还有的家长或者老师,因为“管不住”孩子,“控制”不了,“辖制”不到,就气急败坏,把孩子的错误无限放大,尽情对着孩子发泄情绪。

他们无法正确面对为师,者为人父母的那份“失败感”,也不能用健康、正面和成熟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时候身边的孩子很容易受伤。所以说,最应该学习正确面对挫折的,正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既然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为何不能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坏脾气全部都抛给孩子,那样只会让他们对自己失望,对你失望,对这个世界失望。教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而孩子和教育是一座桥梁,帮助父母完成了自身生命的圆满旅途。愿父母们都能跟随孩子一起成长,向外劝导孩子,向内劝导自己。坚信我快乐,孩子就快乐;我自信,孩子就自信;我有责任心,孩子也就有责任心;我愿意往高处飞,孩子便也会紧随其后。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虎小助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模样

《模样》作为郭涛导演电影处女作《欲念游戏》的推广曲,由张文成作词,林非作曲,赵晓凯担任编曲和制作人,黄渤全力助阵,倾情献唱。歌曲节奏舒缓,歌词具有述说感和画面感...

by:华语音乐

父母的语言:预示孩子未来的模样

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儿童早期的语言环境能够预测其日后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按照一年52周计算,在儿童4岁进入幼儿园小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

by:机械工业出版社CMP

男人的模样

半吨兄弟全新力作《男人的模样》,是由冯光/苗子作词,樊君吉作曲的一首励志歌曲。简洁直白的歌词,加上半吨兄弟雄厚的嗓音和铿锵有力的唱法,传递出一种男人不服输也不怕...

by:华语音乐

幸福的模样

专辑名:幸福的模样歌手:阮豆...

by:华语音乐

疾病的模样

跟我一起来了解疾病的模样,在健康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by:佰家师典

爱情的模样

爱情究竟是什么模样。想要靠近,却害怕靠近,喜欢一个人要如何喜欢才是最喜欢,爱一个人,要爱多久才能是一辈子。于是我们在尘世间穿行,只为遇到那个真正懂你的人。

by:蓝蹊

《修成女人模样》

玲珑老师的书马上就要面世了。作为她事业老公和灵魂姐妹的我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更怀着虔诚、感恩与祝福的心为本书作序。在遇见玲珑老师之前,我做...

by:牛刀传媒

教学的模样—郭华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短篇文章集。书中收集了40余篇文章,涉及核心素养、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教学方式转变、师生关系等内容,呈现了作者对于我国教学实践和教...

by:乘加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