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张仲景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下第6 胃中水食不化而致痞利的辨治

2019-03-09 00:02:5914:44 2210
声音简介

【原文】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译文】
胃脘部痞满,而又畏寒汗出的,主治用附子泻心汤。

【评析】
本条讲热痞兼阳虚的治法与主方。
本条亦是热邪壅聚之痞,但多了恶寒汗出的表阳不足症候,因而治用附子泻心汤,一方面以三黄清热泄痞,一方面以附子温经护阳。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译文】
本来因为误下,形成胃脘部痞满,给予泻心汤治疗,痞满却不能消除,且见口干燥、心烦、小便不通畅,这是水饮内蓄所致,主治用五苓散。这条主要讲水气停蓄致痞的辨治。


【原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①,胁下有水汽,腹中雷鸣②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释】
①干噫食臭:“噫”同“嗳”,嗳气带有食臭味。
②腹中雷鸣:形容肠间响声如雷。

【译文】
外感病,汗出表解之后,因胃中不和,而致胃脘部痞硬,嗳气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汽,肠中鸣响如雷而下利的,用生姜泻心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胃中水食不化而致痞利的辨治。
本条首先提出“伤寒,汗出解之后”,接着叙述“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可见痞症并非都因误下所致,也可见于外感热病发热等表症已解之后。主要由于胃虚气滞,纳运失常,水谷停留,湿热壅聚,所以在心下痞硬的同时,还有消化不良的干噫食臭,水汽不化而流走肠间的肠鸣下利。所谓“胁下有水汽”,实际是肠中有水汽,因为升降结肠的部位正当两肋的下方。正由于这种痞症兼有水食不化,所以用生姜泻心汤苦泄辛开兼和胃散水。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原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①,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②,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释】
①谷不化:食物不消化。
②客气上逆:不是人体正气,是胃虚而滞的病气上逆。

【译文】
太阳伤寒或中风症,医生本应发汗解表,反而用攻下法,损伤脾胃,导致病人一日腹泻数十次,泻下不消化食物,肠鸣厉害,胃脘部痞满硬结,干呕,心中烦躁不安,医生见胃部痞硬,认为是邪热内结,病邪未尽,又行攻下,致痞胀更甚。这种情况并非邪热内结,而是中气虚弱,浊气上逆,气结心下,故胃脘部痞硬,主治用甘草泻心汤。

【评析】
本条伤寒中风并举,是指或伤寒或中风,不是伤寒又中风,也不是伤寒之后再中风,意在不论伤寒还是中风,皆不可用下法,不应下而用下法,故曰医反下之。误下不仅表邪内陷,而中焦脾胃之气必然损伤,于是水谷不能消化,阴阳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腹中雷鸣而下利日数十行,胃气上逆则心下痞硬而满,中虚邪扰,更干呕心烦而不得安。医者误认心下痞硬,干呕心烦等症,为实邪未尽,而又用攻下方法,心下痞硬因而更甚,这乃是胃气愈伤而气愈上逆之故,所以进一步指出“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也”。所谓“客气”,是指因虚而滞的病气,气愈虚则上逆愈甚,不可误认为单纯的结热,这一分析,对虚实疑似辨证,极有指导意义。吴又可总结临床经验,“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下后痞反甚者为虚”,可做本条理论的佐证。既然中虚气逆更甚,自非半夏泻心汤所能胜任,也不是生姜泻心汤所能主治,而最适宜长于益气缓急的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方》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原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①,此利在下焦②,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释】
①理中焦:调理中焦脾胃。
②下焦:病在下部。

【译文】
伤寒表症,泻下的汤药服后,导致腹泻不止,胃脘部痞胀硬结。医生用泻心汤治疗,又用其他药攻下,导致腹泻不止,医生又以理中汤投之,致腹泻更甚。究其原因,是因为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腹泻症之剂,而此种下利责在下焦不固,主治应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仍然腹泻不止的,则恐怕属水湿内盛之腹泻,治疗应当用分利小便法。

【评析】
本条讲讨论各种痞利的不同治法。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①。

【注释】
①痿(wěi):症候名称,主要症状是两足软弱无力不能行动。

【译文】
太阳伤寒症,误用吐下发汗,导致心烦不安,脉象十分微弱,病情迁延八九天,更见胃脘部痞结胀硬,胁下疼痛,气上冲咽喉,眩晕昏冒,全身经脉跳动,时间久了,痿症则会形成。

【评析】
本条讲阳虚阴逆,虚烦脘痞的变症与转归。
汗吐下都是治疗伤寒的大法,用之得当,自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但是,用之不当,则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能损伤正气而致病情恶化。本条的伤寒是指表症,治当发汗,使邪从表解,但医者误用吐法,致伤其胃气,又误用下法,再伤其脾气,脾胃为中土之脏,此时中气受伤而大虚,从救误的角度来看,不论表症存在与否,都必须亟亟固其中气,绝没有再行发汗的道理,可是医者又用汗法,这是误上加误,以致阳气更伤,因而发生虚烦,脉象甚微,即阳气大虚的标志。病经八九日,阳气之虚更甚,阳虚不运则津液结而为饮,饮邪上逆,于是心下痞硬而胁下痛;饮逆而清阳不升,则气上冲咽喉,眩冒;同时经脉得不到阳气的温养,加上饮邪的侵凌,则经脉动惕。久延不愈,则进而肢体痿废。
本条的虚烦与栀子豉汤症的虚烦有别,彼症是因热郁胸膈,有热象而无虚象,脉必数而有力,本症是因中阳大虚,所以脉象甚微。本条症候颇与苓桂术甘汤症近似,病机上阳虚饮逆也颇相近,只是彼症的症情较轻,本症的症情较重,所以彼症脉沉紧,本症脉甚微。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最后主播

希言在这里感恩大家的关注和收听,想听更多的知识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谢谢大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张仲景伤寒论

医圣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流传千古只为告诉您,珍惜健康,防微杜渐,别让小病酿成大患……

by:荞麦妈妈

伤寒论-张仲景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

by:狙公赋予

张仲景《伤寒论》

学习中医,若想提高临床诊病能力,若选一本书,必然是张仲景《伤寒论》

by:执象中医馆

张仲景《伤寒论》398条文助学

张仲景《伤寒论》是中医必背经典,明·赵开美影宋刻本,是公认最佳版本,其核心内容是398条文,值得中医学子反复诵读,体会伤寒学术精髓。本音频依据底本是北京中医药大...

by:执象中医馆

每天学一点伤寒论|张仲景著

《伤寒论》是公元219年汉代张机(仲景)著。共十六卷。它总结了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by:小马哥XMG

郝万山 《张仲景伤寒论》70集全

爱学习的粉师们,本专辑不是老师本人,而是是传播老师的文化

by:梦圆FC

精讲伤寒论|跟医圣张仲景学中医

最详细、最易懂的伤寒论解读!中医经典伤寒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医大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如需咨询,请加微信:wx13718623580主讲人刘元春多年来精研黄帝内...

by:六经堂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