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官街鼓》

2023-05-03 09:36:2320:30 1701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官街鼓

 

                 李贺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duī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官街鼓:长安城大街上的鼓声,用以报时和戒夜。《旧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zhuā,辨色而止。”

可知当时长安的鼓声指挥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拂晓,随着隆隆的鼓声,

沉睡一夜的长安仿佛是醒过来的巨人,又开始了一天的活动。随着鼓声, 各个街坊的大门都 “吱吱扭扭” 地被推开, 西市东市两个超级大市场的门也被打开。大街上开始出现匆匆赶路者的身影和急着上朝的马车和大轿。日暮,又随着八百声鼓响而关闭城门、 市门和坊门。人们就在这循环不断的鼓声中度过一年四季, 度过人生。诗人有感于此, 将这隆隆作响的鼓声与日月交替永无止息的宇宙运行联系起来,表现出深沉的生命意识。

还应该指出, 街鼓之设, 不限于长安,其他大城市也都有同样的设施和制度。韩愈在《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中说: “朗朗闻街鼓, 晨

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 春尽是归期。” 可知太原也设有这种街鼓。在我国许多城镇中, 直到解放前还有鼓楼存在, 便是这一制度的余习。

鼓声是指挥长安人生活节奏的信号,与其相配套的措施便是严格的禁夜制度。禁夜包括街禁和门禁两个方面。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

 

  “古礼,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9] 明代史料于上朝时辰多用“漏尽”、“昧爽”、“星存而出”等词来形容,如太祖“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昧爽也就是天刚破晓的时候。嘉靖初年,少年世宗“常于昧爽以前视朝,或设烛以登宝座,虽大风寒无间”。为此阁臣担心:“是固励精图治之心,第圣躬得无过劳乎?”于是嘉靖六年(1527年)规定,从新岁始,视朝“每以日出为度,或遇大风寒日暂免,著为令。”晨曦初开之际上朝,好处不言而喻:“一则圣躬志虑清明,二则朝廷气象严肃,三则侍从宿卫得免疲倦,可以整饬朝仪,四则文武百官不致懈弛,可以理办政务,五则钟声有节,可以一都市之听闻,六则引奏有期,可以耸外夷之瞻仰。一举而众美成具,天下必将称颂圣明”。

 

  明朝也差不多,早上五点左右开始朝会,不过古代除了少数皇帝,其实朝会都是几天才有一次也不是天天都要开的,只有像明孝宗这样勤勉的开朝会才多一些,而且明孝宗还有晚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官上朝,唐诗中也有说以"鼓声"为号令的。李贺《官街鼓》诗中说:"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王琦注:"《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由此可知唐朝也在凌晨四五点左右。唐朝的皇帝应该是每天都要上朝,当然也有休息的时间。朝中重臣也是每日上朝的,但是像是六部小官只能参加大朝,或者皇帝有事情要询问的时候才上朝,大朝一般是初一和十五。

隆隆:指鼓声。转日:指太阳升起。

月出:指月亮上升。

汉城:西汉建都长安,故称长安为“汉城”。黄柳:刚发嫩芽的春柳。这句暗示改朝换代,新帝登基,什物更换。

柏陵:指帝王陵墓。帝王陵地常植松柏,故称。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香骨:指赵氏的尸骨。

磓(duī):敲击,这里是消磨之意。日长白:指无尽的白昼。

孝武:汉武帝刘彻。秦皇:秦始皇嬴政。二人都是著名的信神仙求长生的帝王。

从:伴随。翠发:黑发,指年轻。芦花色:像芦花般的白发,指年老。

中国:指京都长安。

天上葬神仙:意指求仙者的虚妄。

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器。相将:相与,相伴,相随。

 

拂晓,隆隆的鼓声催促着太阳的运行,傍晚,隆隆的鼓声催促月亮的上升。

京城里,嫩黄的春柳映照着刚更换的新帘,赵飞燕的香骨久已埋葬在皇陵。

鼓声锤碎了千百年的漫长时光,秦皇汉武也不能再听到这官街的鼓响。

任由您翠黑的头发变作芦花般模样,只有鼓声与终南山一起厮守京城,日久天长。

就是天上也几次三番埋葬过神仙,只有这鼓声与漏声此起彼落,永远回荡。

这首诗题目是“官街鼓”,主旨却在惊痛时光的流逝。时间,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诗人刻画了官街鼓的鼓声这一艺术形象,把无形变成了有形,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感触到了时光这一无限存在的事物。官街鼓是时间的象征,那贯穿始终的鼓点,正像是时光永不留驻的脚步声。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离奇的画面:宏观宇宙,日月跳丸,循环不已;画外传来咚咚不绝的鼓声。这样的描述,既夸张,又富于奇特的想象。一、二句描述鼓声,展示了日月不停运转的惊人图景;三、四句转入人间图景的描绘:宫墙内,春天的柳枝刚由枯转荣,吐出鹅黄的嫩芽,宫中却传出美人死去的消息。这样,官街鼓给读者的印象就十分惊心动魄了。它正是“月寒日暖煎人寿”的“飞光”的形象的体现。第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再写鼓声:千年人事灰飞烟灭,就像是被鼓点“磓碎”,而“日长白”——宇宙却永恒存在。可秦皇汉武再也听不到鼓声了,与永恒的时光比较,他们的生命十分短促可悲。这里专提“孝武(即汉武帝)秦皇”,是因为这两位皇帝都曾追求长生,然而他们未遂心愿,不免在鼓声中消灭。值得玩味的是,官街鼓乃唐制,本不关秦汉,“孝武秦皇”当然“听不得”,而诗中却把鼓声写成自古已有,而且永不消逝,秦皇汉武一度听过,只是诗人不能再听。可见诗人的用心,并非在讴咏官街鼓本身,而是着眼于这个艺术形象所象征的事物——那永恒的时光、不停的逝去。七、八两句分咏人生和官街鼓,再一次对比:尽管人“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日趋衰老;然而官街鼓永远不老,只有它“独共南山守中国”。这两句因省略较多,曾引起纷歧的解说。但仔细玩味,它们是分咏两个对立面。“君”字是泛指世人,可以包含“孝武秦皇”,却不一定是专指二帝。通过两次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人生有限与时间无限的矛盾的不可克服。诗写到这里,意思似乎已表达得淋漓尽致了。但诗人并没有就此搁笔,最后两句突发异想:天上的神仙也不免一死,不死的只有官街鼓。它的鼓声与漏声相继不断万古长存。这里仍用对比,却不再用人生与鼓声比,而以神仙与鼓声比:天上神仙已死去几回而隆隆鼓声却始终如一,连世人希羡的神仙寿命与鼓声比较也是这样短促可悲,那么人生的短促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一篇之中总共包含三层意思。最后神仙难逃一死的想象不但翻空出奇,而且闪烁着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深沉慨叹和真知灼见。

 

  《官街鼓》反复地、淋漓尽致地刻画和渲染生命有限、时光无限的矛盾,有人认为意在批判神仙之说。这种评价是很局限的。从诗人李贺生平及其全部诗歌看,他慨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其中应含有“志士惜日短”的成分。他怀才不遇,眼看生命虚掷,对此特别敏感,特别痛心。此诗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通过异常活跃的想象,对抽象的时间和报时的鼓点发生联想,巧妙地创造出“官街鼓”这样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赋无形以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的形象,让读者通过形象的画面,在强烈的审美活动中深深体味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南风a

李贺的诗大多充斥着一个字“死”,流星一样的天才诗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秋语荷塘 回复 @小南风a

好吧。流星

再生缘_xy

🐆🐠🦐🐢🦂🦀🐞🐌

彤如

街鼓轰轰战鼓喧,半去朝生半向死。五陵青光松柏色,太极守护敬尉迟。不必邀功向天子,回雁归来已秋时。节麾吞尽羔羊血,零落雄心老将至。

彤如

守土无用啊

秋语荷塘 回复 @彤如

好吧

听友77776005

老哥,可不敢再听那钟表的嘀嗒声啦?君不见,如今钟表俱静音,卧床有声要失眠哩。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1]祖籍陇西郡。[2]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

by:假说真听

诗鬼李贺

唐代有这么一个人,他长相奇特。又高又大的鹰钩鼻、眉毛不仅粗,还连成一条直线,手指又细又长完全就是九阴白骨爪。他长得像鬼也就算了,写的诗还都是“鬼火”、“鬼坟”...

by:听见洛阳

李贺诗集

唐代诗人李贺诗选朗诵。

by:大萌牙牙牙

李贺诗集

李贺的诗歌,在李贺生前就受到著名文人韩愈、皇甫湜的称道,常常是刚刚写就,就被文朋诗友权璩、杨敬之、王参元等取去读赏,特别是他的几十篇乐府诗,“至于云韶乐工,无不...

by:南柯晓梦

李贺诗文选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

by:弎乐

洛阳-李贺广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李贺广场。李贺是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by:恋景旅行APP

唐诗鉴赏一李贺篇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诗作...

by:凭栏望月乐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全...

by:小巧小玲

原文版《后汉书》李贺注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李贺轩的穿越游戏之末世篇

李贺轩和他的冤种朋友们的爆笑故事,穿越游戏,联合整活儿,里边所有配音都出自我一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谢收听。

by:烟老叭

声音主播

735938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