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人生如梦

2022-09-18 15:57:2311:01 339
所属专辑:中小学必背古诗
声音简介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来自中小学必背古诗00:0011:00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埋没多少千古英雄。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和曹操鏖战的赤壁古战场。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同图画,一时间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啊。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但是三国真正的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我们可以不要计较诗人的错误了。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岁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liǎo):乔,本作“桥”。周瑜娶小乔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多。差点一命呜呼的苏轼到黄州后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讲定风波的时候也讲过 ,就不多提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找到我们之前的赏析解说来学习。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


怎么来理解最后一句的情感呢,还记得开始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么?东坡绕了一圈,赤壁的雄奇景色和周瑜的丰功伟绩,既激起了词人的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间如梦”和“大江东去”的感慨。然而,词人转念一想:在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倒不如“一尊还酹江月”罢。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  通过"酹江月" 这个举动    回归了苏东坡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尽管在当世备受争议,但如此高远的气象、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旷达的风格,毕竟是此前罕以见到的。

生活的际遇成就了苏东坡,才让后世文人多了一种洒脱的精神气貌可以效仿.希望今天的胡言乱语可以让大家能够理解学这首词的目的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A.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

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

(B项笺应读jiān;峭应读qiào。C项砭应读biān。D项称应读ch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安分守己)

A.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

B.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

D.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


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B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        D、故人西辞黄鹤楼。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C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词作状语)

A.大江东去,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 。      D.都门帐饮无绪 。


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樯橹”不是比喻,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7.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C,卷不是拟人手法)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苏轼是豪放派的)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9.  “遥想公瑾当年”句中“遥想”一词统领的内容是(D)

A.小乔初嫁了。  B.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C.小乔……羽扇纶巾。  D.小乔……樯橹灰飞烟灭。


10.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D,诗人最后的感慨,实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因而D项理解欠妥)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1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本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12.  下列选项中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C,“卷”字状惊涛翻滚之貌,但不是拟人手法  )

A.  一个“穿”字,表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字不仅给人以大浪撞击巨石的视觉形象,而且还给人以听觉形象。

C.  “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惊涛翻滚之貌,写出了浪花激溅之状。

D.“惊”字既写出了浪涛之气势,更写出了浪涛给人的心理感受。


13.  下列选项中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说法不对。不应是“直抒”,应为“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 )

A.  苏轼善于以时世为词,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营造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明证。

B.  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它借咏史,抒写出了诗人郁积于胸中的块垒。

C.诗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慨叹。

D.  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词中没有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 )

A.  这首词可算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作者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B.  这首词开篇就描绘出了一种广阔、雄浑的景象,不仅有自然景物,而且有千古的英雄人物在读者面前一一浮现。

C.  词中豪壮的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比如,肖像描写、笑貌的描摹,而且以美女衬英雄。

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壮志未酬的一种无奈,一种,可以说是豪放中略见苍凉。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人道是”说明只是传说如此,并非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所在地。)

A.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万里长江极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B.“大江”三句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故垒西边”三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人道是”说明这里正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地方。

C.“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寥寥数语,有声有色;“江山”两句,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为下阕作铺垫。

D.“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故国”三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到伤己。“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则无奈,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16.  词下阕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形象,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

答: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孙权兄)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亲戚关系,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这正是作者没有又是他十分渴望的,这也能补证作者之所以仰慕周瑜的原因。


17.  下列句子,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C,A项正常语序应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B项正常语序应是“无处觅英雄孙仲谋”。D项正常语序应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扬州路烽火”。C项语序正常。)

A.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

by:史卢米

念奴娇·赤壁怀古

很多人觉得老裴的东西方便背书,所以很多初高中古文老裴都读了很多遍,如“桃花源记”,如“琵琶行”,如“春江花月夜”......感谢大家愿意听!老裴常有读错的地方,...

by:老裴背古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by:正声语言艺术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by:小巧小玲

赤壁

赤壁折戟⑴沉沙铁未销⑵,自将⑶磨洗⑷认前朝⑸。东风⑹不与周郎⑺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⑼。[1][2]注释译文编辑播报词语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怀古探案

她,空有怀古之名却最终死于非命!重生后翻阅史册,史中记载,前朝白家之女怀古,成婚前夕突得疾病而亡。她不平,不解,亦无答案。今生仍有怀古之名,却成为侍从,再非世族...

by:燕子256306870ly

声音主播

31112

简介:据中小学语文最新课程标准,初中必背古诗词61首和小学必背古诗词75首的赏析、音频、知识点、生字、习题、古诗词拓展、古诗词背诵方法技巧,让初中生和小学生在必背古诗词的学习中有趣理解古诗词,轻松背诵记忆古诗词,在古诗词古文试题考试中更容易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