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摘要(六)看见幸福的幻觉

2022-04-29 10:28:2019:30 773
声音简介
课程摘要(六)看见幸福的幻觉

原创: 姚一敏 内家心理学 2017-07-04
内家心理学 | 立足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学

(全文根据2017年3月督导小组课堂笔记摘录整理而成)

课前问答:

学生Q:我昨晚听了两遍沟通录音,自己俨然就是一个拒绝长大的小女孩,就像Y。

老师:恩,人都有那一面。

学生Q:这心灵怎么就不准备好面对了呢?

老师:你看到你自己受苦了,看到这个东西会一直障碍你,看到这个东西最终会让你越来越走投无路,看到这个东西最终会让你危机四伏,你要不停的看到这些。

学生Q:就越来越心慌

老师:对了,那心慌了之后呢?不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了?

学生Q:就是没做过,不会做。我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就没有自己动脑子。就是那种手里拿着灯,不会点,等着别人给我点,然后告诉我,你往左,我就往左,你往右我就往右,从小好像就是这样。我都听话听成这样了,我都是等着别人告诉我。

老师:孤独,没有被人看见,自己的感觉没有被人尊重。就是因为自己的感觉没有被尊重,自己的感觉从来没有被满足,所以,才试图透过听别人的话,满足别人的观点,然后别人赏赐一点东西给到你,透过讨好。

Q,你身上有很严重的讨好啊。但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自己内在的感觉没有出来,所以,这里面就是孤独那些东西,你说,你看到爸爸的孤独,说你身上都是他的孤独,那才见鬼?那本身就是你自己的孤独,你跟你爸爸的孤独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是比较容易同理到他,很容易代入进去而已。你有爸爸的画面并不代表说那个就是他的,他的画面是你能建构起来的,因为你也有那个作用力,就像我们建构梦一样,对不对?你只要有那个作用力,随便给你一点素材,你梦就建构起来了。

学生Q:我想到我做阑尾炎手术的场景,那里面有很深的孤独。

老师:对啊,所以,我们关注的是那个力,你有很严重的孤独感。或者说,就是一个人没办法让自己独处,或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会心慌。

学生Q:从小没有独处过,现在想要独处,又害怕独处,很矛盾!

老师:对呀,其实,就是你的感觉去了哪里?你的需求去了哪里?你的声音去了哪里?

学生Q:没有声音,没有需求。别人的声音别人的需求就是我的声音我的需求。

老师:这样肯定累了,肯定耗费心力了。所以,你一和你老公相处的时候,就觉得电被耗光了。但你自己的感觉呢?你自己的声音、需求呢?你自己何去何从了?

学生Q:你不是说让我去关照他?

老师:但是,我没有说你不要有自己啊!

学生Q:我又有我自己,我又关照他?我上个月,我可听你话呢,绞尽脑汁想他有什么需要,所以,一下就透支啦。

老师:所以,上个月讲的是那个点,这个月就再加一点。你上个月那样做也是对的,但是,你就会觉得缺了一些东西,你就会觉得自己非常累。那是因为你始终没有自己,就像你听别人的沟通内容一样,一听你就忘记了,忘记你要干嘛了,要么就是觉得:这里肯定有东西,所以就乱问下去。

真正一场好的沟通,也不是说就完全变成对方了,因为对方思路有可能是散乱的,如果你完全变成对方,那这场沟通就是散乱的。所以,你还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我还是先不跟你说这样的话,因为你没有独立判断能力。

只是你要看到你的需要,但是,你是要看到你小时候的需要,而不是现在的需要。我们很多时候说现在的需要,那已经是末梢反应了,是心灵反应链的末梢了,真正的源头是在小时候未被满足、未完成的事件里面。

并不是说现在的需求就不行,而是,你小时候缺失的东西,孤独的东西,害怕的东西,你自己没有好好看见,没有好好去释放,没有好好去清理、去面对,只是在末梢上去拼命满足自己,那是不解渴的啊,不解潜意识中的渴求!

其实,我们清理并不是说把它清不见掉!恰恰相反,是深层的看见,深层的陪伴自己,你不停不停的沟通的时候,其实,你会越来越多的看到自己那个部分,看到那个部分,你只需要轻微满足一下,就会很容易知足了。所以,Q,你经常是没有自己的声音。

学生Q:我看到小时候的需要,我能怎么给予?都过去了。沟通中,跟她去和解,还是去安慰她?

老师:不要想那么多,你就不停的去复返。后面自然水到渠成,别刻意。

学生Q:我小时候就想要,家里安安静静,爸爸能把眼睛从麻将移到我身上,我妈妈能把眼睛从家务移到我身上,多陪陪我。

老师:那不就是嘛,你就沟这些感觉就好了,明白吗?然后潜意识会自动进化,会自动寻找答案。

你看Q的口头禅:“那过去的我还能满足她?”,这和她的口头禅:“过去的就过去了”,是一个东西。所以,这就是她潜意识的信息,“那我缺的还能满足我?”、“没了就没了”。所以,这也是对自己缺失的不敢去看,对不对?

.........想到什么?

学生H:为什么不敢去看?是因为自己缺了这个东西?因为自己缺失的东西不敢去看,所以就导致现在对所有不好的东西都不敢去看?

老师:对咯。所以,就得不停的逼自己不停的去看、不停的去看,不停的去看,因为不停的去看,去面对,你的潜意识就会进化。

学生Q:因为我老有一个声音,就是“爸爸妈妈那会已经尽力了,我老去想我的需要,就是极大的不孝顺”。我又听话听成这样了。

老师:是啊,所以,咱们在这里,什么旧账都得翻~~

学生Q:我越学,越听其他人的沟通,我心里负担越重,我觉得我已经很幸福了,我不应该再去翻我爸我妈的帐了,我听他们的故事,就觉得我爸爸对我们已经很好了,从小到大,一根指头都没有动过我,所以,我越想这,越不敢去想小时候想要什么。

老师:所以,这样就很麻烦,越这样,这种幻觉越严重,明白吗?

恰恰像Q这样——看似现在很幸福,却越没有能力去面对——因为她会有幸福的幻觉,而这个幸福的幻觉,她不敢去打破。反而是那些现在还在苦的,苦够了,她就会豁出去了。

所以,处在一种幸福的幻觉当中,往往也很可怕,明白吗?

比如,像我金陵十二钗里写的女神尤娜,她看起来很有爱啊,动不动就爱来爱去,可是你仔细分析,她事实上,不幸福被缺失的时间好像就是小时候那一小段,然后成年的过程中,家里人都疼爱她,把她当掌上明珠或白雪公主了,但你小时候那种缺失的体验,你得去承认他、去看见他。

我们并不是否认父母对自己有多爱,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否认曾经的缺失,因为那就存在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了。我们只是如实呈现而已,对不对?客观看待而已,我们的沟通根本就不是算旧账。就是发生过的东西,我们如实的了解他就好了,承认他就好了,但这个承认必须在潜意识层面承认、看到。所以要复返!

学生Q:每次我内心有一点点小火苗升起来时,一听H沟通,我晚上心里就特别自责,想,哎呀,相比之下,我家人对我挺好的,完了,那火苗就下去了。

老师:所以,这就是麻烦,明白吗?我们不是在比谁比谁幸福,我们只是在如实面对我们自己的潜意识记录而已!所以,你的这些自以为是的比较幸福,是很障碍人的。

学生H:不就是糖衣炮弹么?
学生Q:自我催眠吧?

老师:其实Q的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啊,外面的人会对你说:你爸妈对你这么好,你还这样?外面的人肯定这么说,你父母肯定也是这么说。但我们的翻旧账,恰恰是为了更好的爱,更有能力去爱!

学生Q:你上次可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忽然发现,他们对我也没有多好啊,他们只是不打我。

老师:因为小时候那些东西会形成你很坚韧的潜意识认知,我们只是把这些部分再重新翻看、松动而已,因为小时候的我们是没有能力分辨的,一点点东西,很可能都会被放大吸收进去。对不对?

我以前也是啊,我参加一个老师的工作坊的时候,我讲我的原生家庭,旁边一个老人,老人家第一次来听课,就批我:你这小伙子,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你父母多不容易啊。其实,在那一刻我只是在面对而已啊,难道我不知道感恩我父母吗?难道我父母冷了、热了,我不懂给他添衣、孝顺他吗?都懂,只是说我们在面对小时候的自己而已,因为小时候那段记忆就是在的。

很多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他就是发生过的啊。

可能记忆中父母是忽视也好,冷漠也罢,往往父母也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偏差错乱,而造成我们的偏差错乱,但是,这些东西都得不停的去复返,不停的看,不停的往下穿透,最终穿越了之后,我们才可以疗愈自已的痛苦,同时又真正理解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这恰恰不是为了抱住自己的痛苦而去揪住父母的错误。

Q这个点,真得努力,不然,你会一直活在这个幻觉里面。“只要我不动,这些事情就哗哗哗的过去,孩子生病会自动变好,老公外面怎样了,自动会回来…….”

学生Q:我这不也是等着奇迹么?

老师:对,你的心是虚的啊。因为你的心不踏实,实际上,你的理性很清楚,这一切是不踏实的。所以,老师经常都是引发你们的恐慌,只有你们真正恐慌了,那事情才有解决的转机。

小时候的自己,发生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能做到的就是不停的安慰自己,让自己不要那么恐慌,或者安慰自己,只要不去想,不去看,事情就会过去的。那现在老师所做的,就是,重新给你带回那个恐慌,那个不安,因为这个恐慌和不安,恰恰会让你和问题链接起来,重新告诉自己,那里有问题,是我们没有面对和解决的。所以,去解决那些曾经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吧!

2017年3月,
督导小组课堂实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内家心理学 课程摘要

《咨询师札记》系列文章从2015年7月开篇,写到现在也刚刚好三年了。三年来伴随我在督导小组里面的教学,来来往往的学生也已经有上百人了,当然如果是听过我讲座的、工...

by:格子_er

内家心理学 姚一敏 课程摘要

内家心里学由姚一敏创建,致力于让心理学应用平民化,心理学美誉那么高大上,更不是知识精英们的特权,任何人都可以互相协助,而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让成长的力量回归到每个...

by:雨和读书

论语摘要300篇

论语这本书比较单纯,是我们目前所能找到,代表孔子思想的最好的一部书。而这本书,非常的零零落落,有一句没一句的,往往你背的时候很容易背一句,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

by:风月闲云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历史文化,社会人文,因果故事

by:凡尘西归

《薛立斋内科摘要》精解版

这本书以薛己的《内科摘要》为基础,架构师讲中医重新再辑,解其医案,余近200个古案,作为中阶培训的基础教材,这是对初级培训中的《百草精解》等数书内容的扩展,培训...

by:架构师讲中医

每日半导体新闻摘要

02专项[1],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项目,因次序排在国家重大专项所列16个重大专项第二位,在行业内被称为“02专项”。02专项在“十二五”...

by:吴宣霖

太极拳理论知识摘要

太极拳理论知识摘要

by: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