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项羽破釜沉舟掌握战争主动权-中

2023-06-07 09:17:0113:02 5295
声音简介


在真实的战争中,双方比拼的重点,往往并不是纯粹的数据,或者说不能简单的认定1+1就会等于2。特别是当你的对手,是一个松散联盟时,你会比面对同样数量、质量的统一指挥的军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政治手段离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纯粹的军事威慑,也是一种方式。就双方数量的对比来说,燕、赵、齐三国聚集在巨鹿城北的军队,和秦军并没有质的差距。问题在于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去承担主攻任务。这点其实和战国后期的情况一样,加起来实力超过秦国的山东诸侯们,却被秦人施展连横之策,各个击破。  就救援赵国这个任务来说,其他“国家”的军队不愿做出头鸟也是说的过去的。特别是之前出头的陈胜、项梁、田儋(齐王),都已经被秦国攻灭的前提下。但隶属赵地的“河北军”,不付出点实际行动,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可惜的是,赵军派出去试探进攻的五千人,很快就在秦军中消失的无影无综了。面对数十万秦军(主攻部队就有十万),让这点人去送死,只能算是做个姿态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联军的观望之下,巨鹿城很快就会被秦军攻克了。这当然并不代表赵地就完全被秦人控制了,但滹沱河以北的那些燕赵之地,在秦人眼里已经不足为患了。可惜的是,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意外。因为在我们所列举的诸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诸侯——楚国,没有现身。而楚人的动向,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终极因素。    在秦军的计划里,楚地实际上已经不构成威胁了。在他们的想法中,攻灭了陈胜、项梁这两个领袖级人物,楚地再想凝聚力量,也得一阵子(政治上也得乱一阵子)。在此之前,帝国应该起码能够收复赵人所占据的河内之地了。不过秦人显然低估了楚人的潜力,尽管在和秦军的作战中,楚人先期聚集起来的军事力量,遭受了重大打击,但就楚地本身,特别是东楚之地而言,却并没有受被秦人所收复。在这个全民皆反的年代,楚人凭借纵深优势,所呈现出来的战略优势,支撑了他们成为这场战争的主角。这一点倒是和二战时期的苏联,颇为相似。  另一个重要因素,缩短了楚国的政治混乱期。虽然项梁作为楚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拥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但不要忘了,凝聚楚地力量的,最大的那杆大旗,其实是王室嫡出的“楚怀王”。这个王的存在,使得项梁身死之后的楚地,并没有象陈胜、齐王被杀之后,出现权力真空。当然,在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机会主义者们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上位。如果楚怀王只是龟缩在淮南的“盱台”,那么基于这个国都的位置,它并没有可能辐射到所有楚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防御的姿态,会让淮河以北的楚地之民,认为他们的“王”已经准备放弃这他们,偏安江东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个新的“王”,来领导那些第一线的楚地,是非常有可能的。  如果秦军在定陶之战后,选择沿泗水一线南攻的话,那么楚怀王其实也只能先求自保了。不过秦军先解决三晋的战略,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不是每一个被历史推到前台的人,都想当然的是“政治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这种不利局面下,选择前进的。不过这个年龄不详的牧羊人,显然还是从他的王室血统中,继承了一些政治潜力。为了能够维护自己在楚地的正统地位,新上位的楚怀王决定乘秦军主力北上的机会,将自己和楚国的国都,前突至“彭城”。而那些在淮南(包括江东),所积累的后备力量,也随之北上了。  要是项梁不死的话,楚怀王也许到死,都只是作为一杆大旗,存在于历史舞台上。不过现在历史既然给予了他机会,楚地的领导权,也自然的“回归”到了“王”的手中。虽然权力斗争讲究的是实力,如果执政后的楚怀王,手中依然没有足够的牌,最终还是免不了成为过客,但最起码在这一刻,他是凝结楚地力量的纽带。  从实际情况来看,楚怀王其实算是楚地的第三代领导人了(陈胜、项梁为一、二代)。在经历过张楚、东楚两个世代之后,现在的楚国,终于在政治上回归了正统。就这个新领导人而言,冒险迁都至彭城,当然不是为了防御。摆在楚人面前的有二条路:一是北上赵地,去参与诸侯联盟的“救赵”行动;二是乘秦军主力纠缠于河北平原,向西收复楚地,真正的复兴楚国。从战略上来看,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乘着河北打的热火朝天之计,赶紧把自己的实力做大,当然是不错的。但如果秦军又打败了联军,灭掉了赵国,那么秦军主力迟早还是要回过头来收拾楚国的,到了那时,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能援助楚国的义军了。如果不乘机扩张的话,又似乎是在错失机会,特别是楚人作为义军中坚,已经和秦军进行过二轮对抗了,把自己的基础做实,也不为过。  既然两个方案,这么难取舍,那么索性也不要选择,而是两套方案一起执行,在战略上也多给自己一个机会。最终被选择执行这两套方案的,是项羽和刘邦,即刘邦率领他在砀县的军队,向西扩张;而项羽的部队和其他义军,作为主力向北驰援赵国。单从军事角度来看,让项羽去啃秦军主力这块硬骨头,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在之前的战役中,项羽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已经展露无疑。只是做出这项人事安排,军事因素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对于根正苗红的“楚怀王”来说,并不十分担心有其他王室成员,来争夺楚地的领导权,尤其是项梁之前为之打下的基础,已经足够坚固了(清除了潜在对手)。真正有可能对楚地领导权,发起挑战的,其实就是实力派的项氏家族了。基于这个家族的影响力,以及在楚地义军中的控制力。项羽的能力越强,就越不能让楚王放心。当然,现在就去清除这个隐患,是自毁长城的作法。在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时候,内部矛盾的尖锐性,总是要低于外部的。  即要利用项羽的军事能力,又不能让他坐大,这种考虑直接影响了北伐主力的人事安排。一个曾经在项梁兵败之前,就预料到这个结果的将领“宋义”,成为了楚军主力的统帅。而最具军事才能和威望的项羽,则成了他的副手。这种明显带有制衡意味的人事安排,显然不能让项羽满意。他需要一个机会,重新夺回他的军事领导权。很快,这个机会就来到了。


在楚王所任命的统帅(宋义)带领下,楚军主力开始向北移动。鉴于秦军主力已经北上,那些驻守在城邑当中的秦军,并没有出城为他们制造太多麻烦。在这种遍地烽火的时候,如果不是对方惹到自己,最好的办法还是各走各的路。不过北上的楚军,最终还是停了下来,停下来的位置叫作“安阳”。这个安阳,和现在挖出甲古文和曹操墓的安阳,并不在一个位置,而是在他的东部(内黄县西北)。从位置上来看,楚军驻军的地方,位于漳水拐向东北方向的拐角处。如果楚军决定马上渡河的话,那么他们可以攻击沿漳水一线驻防的章邯军,以减轻巨鹿城的压力;而如果继续沿漳水北上的话,也可以在到达巨鹿城东侧时再渡河,以直接救援巨鹿城。  从战术上看,两套方案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也都可以为巨鹿城内的赵军,增加生存的机会。可惜的是,楚军的统帅并没有在这两条攻击路线中做出选择,而是选择了另一套方案——“隔岸观火”。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既然燕、齐两军,甚至赵国自己的河北军,都在巨鹿城北观望,远道而来的楚军,没有理由去做这只出头鸟。这种局面也是秦军愿意看到的,对于一个成熟的军事家来说,断其一指的围歼战,一定比伤其十指的击溃战,要有价值的多,也更有威慑力。诸侯援军也并非不知道这层意义,只是事到临头时,基于人性的弱点,都会犹豫的。就象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在遇到恶徒行凶时,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没有正义感而置身事外。如果有人肯挑头出来,并占据上风的话,那么愿意一拥而上,一起痛打落水狗的人,会是大多数。  楚军的这种观望态度,虽然属于正常反应,但就项羽来说,却是不能忍受的。一方面项羽对于楚王任命宋义来压制他,深感不满;另一方面基于他的性格来说,也绝不屑于这种权衡再三的“战略”性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性格而言,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要用对地方就行了。项羽这种有些不计后果,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危险的。不过在面对双方绝对实力没有差异(无论是战国,还是现在,如果关东诸地能够同心协力的话,在实力上都是占优的),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却可以对凝聚诸侯内部力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换句话说,从大势上来看,秦帝国的崩溃是再所难免的,即使不在巨鹿之战落败,也会在后来的战争中,逐渐把战争潜力消耗掉。但项羽这个异类的出现,无疑加快了这个进程,并使得这场持久战,很快以“突然死亡”的方式结束了(秦亡以后的历史,就属于另一个故事了)。    不愿意看到楚军也成为观望者的项羽,很快杀掉了他的上级并取而代之。基于项氏家族的军事影响力和控制力(班底都是项家带出来的),以及积极救赵的道德制高点,这场“下克上”的谋杀,并没有引发军事混乱。而彭城的楚怀王,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并无奈的任命项羽为楚军统帅。取得军权的项羽,并没有马上渡河,去攻击章邯军的防线,而是迅速向北移动,到达了巨鹿城东南方向,与之隔漳水相望的“南曲”,并准备实施他的攻击计划。率先为楚军做试探性攻击的,是黥布所率领的两万楚军。这是一个军事性格,和项羽有诸多相似点的猛将。在硬碰硬的战场上,这种作战风格的确能够成倍的激发战斗力。  项羽的军事才能,当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猛”字上了。就战术安排来看,楚军的先锋部队并没有选择直接攻击包围巨鹿城的王离军。而是把攻击点,放在了王离军与章邯军的结合部。为了给巨鹿城下的王离军提供补给,章邯在巨鹿城南的“棘原”与巨鹿城之间,构筑了一条长约数里,两面有墙体护卫的“甬道”,以保护粮草的运输。而楚军的攻击重点,也正是这条运输线。  一个优秀的将领,一定会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后勤之上的(如果不能,那就只能冲锋陷阵之事了),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手的。项羽的这种攻击战术,也的确打乱了秦军的攻城计划,使得他们不能象以前那样,没有后顾之忧的进攻。当然,仅仅靠一支勇猛的先头部队,是无法取得战役的胜利的。所以在先头部队的试探性攻击,取得一些小胜后。项羽率领他的楚军主力,全数渡过了漳水,开始进入战场。  如果这时的燕、齐、赵三军,能够和楚军一起行动,并统一指挥权的话,那么与秦军相比,实力并不处于弱势。只是在还没有看清风向的情况下,自保的心态仍然占据了上风。事实上项羽也并没有指望这些“作壁上观”的盟友(这句成语,就是出自这战役),他用自己的方式,成倍的加强的楚军的战斗力。这个方法二千多年来,也一直为军事家们所津津乐道,它就是“破釜沉舟”。    从战术的角度看,项羽的破釜沉舟,和孙子兵法的“陷之死地然后生”是一个道理。没有退路和补给的楚军,所显示出来的战斗力,比用军功爵制和严刑酷法组织起来的秦军,要更加强大。而从秦军的方面来看,他们则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一方面是对楚军决战式的攻击,预料不足。毕竟之前的诸侯联军,虽然也有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但根本不对秦军构成威胁。对于已经楚军这个已经在定陶打败过的对手,秦军同样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楚军渡河即战的效率(一般要扎下营来,再择机出击。只带三天干粮的楚军,没有做这个缓冲),以及背水一战所激发的战斗力估计不足。    在楚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面前,攻击巨鹿城的王离军很快便陷入了被动局面,以及九战九败。王离本人,也被楚军俘虏(其他主要将领或被阵亡,或自杀)。如果单纯比较王离军和楚军数量(楚军约五万),楚军是处于弱势的,尽管背水一战所激发出来的士气,可以让楚军在正面PK时取得胜利,但如果要想全歼围城的秦军,是非常有难度的。这也是这场战争,让后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事实上,直接参与巨鹿之战的,并不只有楚军,作为楚军救援的对象,无论是巨鹿城内的赵军,还在是城北踌躇不前的赵国河北军,都没有理由在楚军发起总攻时,不参与战斗(所以司马迁也只是说“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也就是说,加上楚、赵两军加起来,在绝对数量上,已经不会低于,甚至超过了围城的王离军。正是在数量上不处于劣势,战斗力超出对手的情况下,楚军才有可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歼灭围城的秦军。  单纯比较楚、赵两军的数量和战斗力,的确可以为巨鹿之战的胜利,找到符合逻辑的客观条件。问题是一直以来,作为秦军平叛主力的章邯呢?如果加上他那不少于二十万的秦军,项羽又怎么能够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呢?事实上,在王离军与楚(赵)军队硬碰硬时,章邯的军队其实也在“作壁上观”,并没有全力参加战斗。想知道章邯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要先来解读一下,章邯军与王离军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战国,乃至秦帝国时期,秦人给我们的印象都是铁板一块,或者说是在以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对抗一个松散联盟。秦人在巧妙的利于军事威慑、政治离间,来将他们的对手各个击破时,的确也将内耗降到了最低。不过,这并没代表秦人就不会因为内部原因,而失败。当年与秦始皇的弟弟“成蛟”两路出击,攻击赵国的蒙骜,就是因为前者政治企图,而成为牺牲品的。    就章邯与王离所带领的两支军队来说,其间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尽管章邯军自骊山起兵以来,就一直是秦军用来平叛的主力,但就战斗力来说,驻守北地的边防军,才是秦军的精锐。这点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对于关中的帝都来说,北地的匈奴人,无论从战力,还是地缘关系来说,都是帝国最大的威胁。    相比之下,章邯所率领的秦军,大部分都是在陈胜首义之后,才临时组建的,就军事素养来看,是比不上北地那些职业军人的。正因为如此,章邯与王离两支成分不同的军队之间,虽然在协同作战,但相互却并没有隶属关系。而承担主攻巨鹿任务的,也当仁不让的由王离所带领的“正规军”来完成了。  不能统一指挥权,并不能解释章邯为什么在项羽攻击在战事开启之初,凭借秦人高超的组织能力,以及强大的物资储备,章邯在面对那些刚刚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时,是占有相当优势的。这也是他在战争初期,能迅速灭掉张楚政权的原因。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反叛者的军事能力,也在逐渐加强,并开始正规化了。而在面对这种遍地烽火的情况,秦军自身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以十万计)。因此,越往后面,章邯军所面临的困难也就越大。特别是后期的补充,越来越艰难时。    这种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对手却越打越多,越打越强的情况,在东阿之战,终于让秦军遭受了重大挫折。虽然凭借帝国竭尽全力的支援,在定陶之战扳回了一局,但章邯自己心里已经十分清楚,那些战术上的胜利,并不能带来战略上的逆转。即使秦军能够凭借军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叛乱城邑。但只要秦军主力移向别的地方,这些被“光复”的地区,很多又重新落入叛乱者的手中。比如秦军攻克的张楚都城“陈”,在他们东进之后不久,就被忠于陈胜残余的部下夺了回去,并试图复兴张楚政权。而章邯军在北上攻击邯郸时,定陶以及河济平原一带,又马上陷入了混乱中。    可以说,已经领导平叛工作将近两年的章邯,对于大势已经十分清楚了。这种战略上的悲观态度,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战术方向。如果新的秦军主力——王离军,能够支撑起平叛大旗的话,那么章邯当然还是会和帝国一条心,来干掉这些叛乱者。但如果帝国这支最后的精英部队,都被消耗掉的话,那么章邯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了。反应在巨鹿之战上,就是在王离军与楚军死磕时,据守邯郸——漳水一线的章邯军,在保存实力。  很多时候时候对于政治家来说,他们宁愿军人没有政治性格,只以尽忠职守为己任。就象明知被陷害,还愿意就死的蒙恬一样。很显然,章邯考虑的要更多一些。从项羽的角度来看,选择王离军来作为攻击目标,也是一种战术。如果把秦军主力打跨的话,那么无论是对于秦人方面,还是那些举棋不定的诸侯军来说,都是极大的震慑。当然,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除非你有必胜的决心和把握。也正因为一般人是很难做到这点的,项羽也在中国历史中,成为战神一级的人物。  从结果上来看,项羽迎难而上,擒贼擒王的战术获得了完美的成功。打跨了王离军之后,那些现场观战的诸侯军都彻底被项羽所慑服了,并愿意完全服从项羽的指挥。可以说,自战国以来,关东诸侯们数百年未能统一的军事指挥权,在项羽这里成为了现实。当1+1终于有机会等于2时,秦人苦心建立的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当王离军被击溃之后,章邯军又一次被推到了前台,成为了秦军主力(也是最后一支了)。而这时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交到了项羽手中。不过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并没有就势率领诸侯联军,挥师南下,攻击章邯军,而是又一次渡过漳水,沿着楚军当日北上的路线,穿过“安阳”,运动至了漳水之南,也就是章邯防区的南面。至于项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明天接着分析。


其实也不能说项羽就没有和章邯进行过遭遇战,毕竟王离与章邯两军,是连成一片的。只不过,从战术的角度看,项羽在攻击围攻巨鹿城的王离军时,可以与城内的赵军里迎外合,形成夹击之势,增加了获胜的机会;而在应对以邯郸为中心,整体呈防御态势的章邯军时(兵力也更多),就很有可能陷入拉锯的状态了。而这一点,并不是项羽愿意看到了,毕竟对于楚军来说,现在是在远离本土的客地作战,后面还是一帮善于辨别风向的“盟友”。一旦自己和章邯军消耗下去,难保形势不会有变。  从战略的角度看,章邯之前所平叛的中原、河济平原、包括漳水以南的河内地区,虽然在主力北上之后,有些据点重新被各种义军重新攻克,但很多关键据点还在秦人手上(如荥阳、开封等)。如果章邯的主力,承受不了联军的压力,那么最有可能的移动方向,就是向南打回到中原的魏、韩故地,甚至向东攻击项羽在泗水流域的根基之地了。正是因为这种地缘上的不安全感,让项羽在和章邯军进行接触战,并取胜的情况下(章邯军并没有出击死战,而是退守防线),决定放弃由北向南,正面攻击章邯军的想法。而是绕到漳水之南,封堵住章邯军的后路,这样的话,即使不能消灭秦军,也可以着手经营中原的魏韩之地,让他们成为楚国控制区的一部分。至于说那些已经愿意受项羽号令的诸侯联军,则留在巨鹿一带,对章邯军呈夹击之势。尽管与楚军相比,这些联军的战斗力堪忧,但如果章邯军真的选择这个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的话,对于楚人步步为营的扩张控制区,也并没有影响。    现在章邯所面临的形势,很容易让人想到长平之战中的赵军。不过位于这个战略包围圈中的秦军,形势并没有当年赵军那样危机。即使漳水以东,也已经完全被对手所控制。秦军所面对的包围圈,也只是个C型包围(当然,这是个反C)。也就是说,就算章邯军没有办法在河北平原有所作为,还是可以由滏口径从容的退入上党高地,在太行山一线建立新的防线。只不过那样做的话,也就意味着曾经强大无比的秦帝国,现在不得不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了。    在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以楚军为首的诸侯联军手中后,章邯军再想在东线有所作为是很难的了。无论向哪个方向攻击,都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真正的战略包围圈中。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最起码可以控制住滏口陉这条退入第二阶梯的后路。问题是,无论你是想继续在东线战斗下去,还是退回到太行山以西,依地形建立战略防线,都需要得到帝国中央的支持。否则的话,这条战线迟早也会被攻破的。  可以想见的是,章邯当时是非常纠结的。因为他很清楚,在反攻项梁的定陶之战中,帝国已经把最后的家底交给他了。如果消耗掉帝国最后的生力军,仍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个人的命运会怎么样,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是章邯在王离军与楚军全力拼杀时,选择了保存实力的主要原因。你也可以理解,这是在为自己留筹码。至于说这个筹码,将来是继续为帝国服务,还是卖给对手,就要看形势的变化了。乱世之中,没有比手上有兵权,更让你感到安全的了。    以章邯本人的身份来说,如果在帝国还有机会的话,当然还是愿意和其他秦人一起战斗的。为了试探帝国中央的态度,章邯派人回到了咸阳,以请求新的支援。对于这次没有成功的求援,史家们一般按照传统的“忠”“奸”二分法,把帐记到了那个亡国奸臣“赵高”身上。认为是他出于政治目的,而无视了章邯的请求,甚至决定诛杀章邯,以让其承担失败的后果。从主观上来看,让最近连续失败,并消耗掉帝国数以十万计军队的章邯,来承担后果是很有正常的,特别是在军法严明的秦帝国。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帝国的确也没有能力,再对前线的秦军,进行补充了。如果章邯肯象之前的蒙恬那样,履行一名纯粹军人的义务,来面对来自上层的命令的话,那么换帅之后的秦军,还是会战略后退,回缩到山西高原,甚至关中以图后事。那样的话,秦末这场战乱,应该还会持续的更长些。  当一个国家面临危难时,很多人希望看到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慷慨就义的军人。可惜的是,并非纯粹军人出身的章邯(原先任职少府,管内务的),在政治上的考虑显然更多些。手中还保存了二十万秦军的他,可以选择退入关中,从赵高手中夺取帝国的控制权,然后再图与关东诸侯对抗。作为一手打造出这支秦军的统帅来说,章邯并不用担心部下会不服从他的命令。至于理由嘛,只要你想做,总是会有的。连身为楚人的陈胜,都能借公子扶苏的名义来造一把反,更何况根正苗红的章邯了。  不过,即使章邯能够回到关中,以“清君侧”的名义,夺取帝国的控制权,也依然无法解决掉东线的压力。更何况,那样做的话,项羽和他的诸侯联军,一定会尾随其后,进逼关中。除非你在战略上,有把握以关中之力,翻盘整个战局。否则章邯最后的结局,依然不会有什么变化。  既然继续获得帝国的信任与支持,以及夺取帝国的控制权,都不可行,那么章邯如果想生存下去的话,就只剩下向对手投降这一条路了。基于双方不共戴天的矛盾,要想作出这个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当然,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章邯最后还是投降了项羽。这其间的过程,也是我们接下来分析的方向。


向项羽投降,并不是最好的出路,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前提就是你要有利用价值,而章邯手上的20万秦军,就是最大的筹码。虽然说,重振秦帝国的希望,并不能寄托在这二十万秦身上,但他们的倒向,却能够决定帝国崩溃的速度。从项羽的角度来看,如果有机会完胜对手的话,他并不愿意用政治手段,来弥补军事方面的不足。因此在章邯提出和谈的请求时,项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相反,项羽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出击,攻破对方的防线,以彻底解决掉章邯这二十万秦军。  当章邯还在等待项羽的答复时,楚军的先锋部队已经乘机渡过漳水,向章邯的防线发起了攻击。这时候的秦军,已经别无选择了,即使他们仍然认为与对手和谈,是唯一的出路,也必须向对手证明自己有玉石俱焚的能力。在历史上,“以打促和”一直是政治家们常用的方式。即使是你马上要进行战略撤退,也必须用一场战术上的胜利,来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所以不管章邯愿不愿意,他都必须尽全力抵挡住楚军的进攻。  在楚军已经掌握战略主动权的时候,寄希望于秦军战胜楚军是不现实的。不过以防御的姿态出现,楚军要想攻破秦军的防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换句话说,章邯虽然没有能力扭转战局,但和楚军进行一段时间的持久战,还是能够做到的。回头再看项羽这边,在先头部队渡过漳水,并在北岸初步攻击得手,建立进攻基地后,项羽所率领的楚军主力部队,也随之渡过了漳水,进入了战场。只不过这次的楚军,已经不需要用“背水一战”这样的狠招,来提振士气了。    秦楚两军决战的地方,是在一条叫作“纡水”的漳水支流旁边(河北省磁县西南入漳水)。就战役的结果来说,楚军不出意料的取得了胜利。问题是,这种正面战场的胜利,只能算是击溃战,并不能达到全歼秦军主力的目的,已经把自保作为主要目标的秦军,很快退入了他们构筑的二线防线后面。想想当年秦人,是花了多大代价,才突破邯郸的外围防线,攻克邯郸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漳水防线的突破,并不代表战争的终结。比较戏剧化的是,当年的进攻者——秦军,现在反过来成为了防御者了。    当秦军稳定住防线之后,章邯又一次的向项羽提出了议和的请求。而在楚军方面来说,如果不能速战的话,远离大后方的他们,补给很快也要出现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章邯和项羽这两个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冤家,终于走到了一起。从政治的角度看,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章邯可以在新的系统里,谋得一席之地。尽管有风险,但在回归秦国已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这个风险也是必须承受的;至于项羽方面来说,不仅低成本的解决了秦军主力,更可以借助这股力量,入主关中,成为天下之主(想想吴三桂是怎么做的)。至于那些打酱油的诸侯们,早在巨鹿之战时,就已经被彻底收服了,并不会有争夺天下共主的想法,能够在东楚体系主导下,谋得一个正式诸侯的名份,对于这些二年前还是草根的枭雄们来说,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了。  看来事态正在向在有利于项羽的方向发展,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了。不过下一步,秦末英雄传的另一个主角,也是在下一部分戏份最重的角色——刘邦,即将粉墨登场了。这并不是说,刘邦在这个时候才登上历史舞台,只是他之前的戏份,还不能算是主角。正在在河北平原打的天昏地暗的项羽,很多就会发现,他的这些努力,很有可能为刘邦作了嫁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肖恩imba

支持٩( 'ω' )و

猜你喜欢
人生不能破釜沉舟 | 莫拿青春赌明天

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经历众多磨难,能屈能伸,能退能让,百折不挠才能冲破人生的阻碍。如果一定要以卵击石,破釜沉舟,那只能是不自量力的莽夫所为。聪明人做事,一定...

by:晓夏有声

掌柜心说《项羽传》

项羽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豪横,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活的战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掌柜心中,其实从小是很钦佩项羽。一个70后的北京土著孩子心中,大...

by:自说自话的掌柜

项羽

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

by:冰瑶_2s

项羽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by:醉山恋

项羽传奇

项羽是秦末反秦义军的重要领袖、名将和楚军统帅。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梁的辅导下读书、习武,略知兵法,后随叔父避难于吴中。

by:闲小侠

霸王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项羽传奇

项羽是秦末反秦义军的重要领袖、名将和楚军统帅。他生活在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间,名籍,字羽。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

by:娇子19

项羽传奇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秦都咸阳,秦王朝就此宣告结束。楚国名将后代项羽率八千子弟兵起义,两路分兵攻取咸阳扫灭秦国,项羽欲统一全国,与沛公刘邦决战五年,最...

by:忻筱羽

项羽与刘邦

司马辽太郎著

by:阿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