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篇(上)——陈抟老祖传世之作

2022-05-05 08:31:4405:36 1516
声音简介

唐末、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


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世间吉凶祸福,在常人看来是扑朔迷离,而真正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大德们,却深谙其中道理,懂得其中规律。《心相篇》,告诉我们,人的面貌有善有恶,相貌的根本在于心,命运的善恶从我们现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而行为是心念的一种反应,所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祸福。


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


今原文呈现,分上下集,供大家一观:

心相篇(上)

陈抟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

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刑灾准有;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得福更延年。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已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见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09112930

没音乐才好

猜你喜欢
神相全编-陈抟-道家系列

《神相全编》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汉的中国典籍文化中,集古代各时期著名相学家论述和著作大成的一书,几乎概括了中国相术的所有领域,成为自明、清以来最流行的相术技法大全...

by:狙公赋予

《心相篇》陈希夷

《心相篇》作者陈希夷,原名陈抟118岁,是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一位道家隐士。《心相篇》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文字不长,总共一千三百零四字,一百一十七句,可...

by:琥珀刘正

心相篇

《心相篇》作者陈希夷,原名陈抟,是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一位道家隐士。《心相篇》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文字不长,总共一千三百零四字,一百一十七句,可是它把相...

by:313和心理

心相篇讲记

《心相篇》是五代时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陈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风鉴学问的纲领,也是心地因果学问的基础,语言洗练,论理深刻,准确生动,将心地因果的道理论述得透彻而准确...

by:修善增慧

《心相篇》原文诵读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

by:52棵芒果树

心相篇(原文诵读)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by:龙元富律师

《心相篇》學習分享

心相篇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出纳不公平,难得儿...

by:车长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