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春夜洛城闻笛

2022-08-14 17:27:1513:31 163
所属专辑:诗词鉴赏
声音简介

   品味诗词,体悟人生!

   大家好!我是李嘉,欢迎大家来到《新课标诗词鉴赏》。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我们先看全诗的内容:“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就是送别的曲子,所以叫折柳曲。古代有折柳送别的象征,所以折柳就是送别之意。


   咱们先看一看全诗的创作背景。大诗人李白曾经两次进入长安求官,本诗就是写于他的第一次入长安求官失败之后离开长安东下洛阳,在洛阳城中一个春天的晚上。一入长安是李白最伤心的往事。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在蜀地求学,完成他的学业的。在蜀地完成学业之后,24岁的李白开始辞亲远游,遍游文化圣地,楚地还有吴越之地,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本领。他本以为以自己的才能入长安求官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可是他没有想到会碰到推荐他的人张垍,张垍的父亲是左丞相张说。张说是玄宗跟前的一个红人,帝国的丞相是有义务向帝国推荐人才的。张垍为了不让他的父亲张说难看,他就假意推荐李白,实际上是非常嫉妒李白的才华。他就把李白安排在终南山的玉真公主的别馆里边。公主别馆是一个废弃的这样的一个住宅,这个住宅的条件非常恶劣。李白在诗中反复提到过玉真公主别馆的居住环境,说这个地方的居住环境是天下雨的时间一长,泥石流都会把这个住宅的门口堵住。因此李白在这个地方曾经还向终南山脚下的农民换过粮食,就是说这个地方生活的条件非常艰苦。李白在这个地方待的原因就是因为因为他觉得离玄宗近,可是虽然离玄宗近在咫尺却久久不能相见,所以他写下了《长相思》。这一首长诗。“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眠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在这地方,美人如花隔云端的美人,其实就是心目中的圣君玄宗。古代的诗人经常会把他心目中君主写成美人。长期见不到皇帝,让李白的心中非常的烦闷。他在终南山上住,就近拜访过很多山上的隐士,也为他们写下过很多的诗,比如《过终南山斛斯山人置酒》,就是对斛斯山人的一首赞美诗。李白还就近向西游玩了秦岭的主峰——太白峰,写下《登太白峰》这首名篇,“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李白字太白,而终南山这个峰也叫太白峰,还有一个神仙叫太白金星。所以李白觉得这个地方很巧,他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李白觉得天上的神仙中,太白金星和他的关系比较近,因为他们两个都叫太白,还有山峰也是最高,这个山峰也叫太白峰,所以叫三位一体。李白才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天关”就是天门。李白说我要乘着泠风直出浮云间成了神仙。那么我身后的武功山我再也看不到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武功山?武功山就象征着人间。因为武功山在太白峰的峰下,看起来是非常低的,很像人间,而太白峰很像天界,所以他才说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这句话也写出了诗人一旦下决心要告别自己的理想——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的时候,内心的徘徊、犹豫、矛盾的心理,在周游一圈之后,李白又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无所事事,李白一心都要通过结交豪杰来最终见到玄宗,为国效力,于是他就结交了五陵豪。五陵豪是什么人?其实就是斗鸡走马之人,也就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但是李白开始并没有认清这些人的真实面目,因为这些人衣着华贵、武功高强,李白就认为他们是自己心目中的侠客。李白的年轻时,就是李白15岁的时候,他自己曾经练过剑,也做过侠客,所以他有侠客情结。他还写过《侠客行》这样的名篇来赞美侠客精神。在这个地方,李白和五陵豪结交之后写《白马篇》,来赞美这些人。“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这些衣着华贵的五陵豪确实不是什么侠客,李白跟他们交往差点要了自己的命。李白也是一个有武艺的人,所以这些人就组成团伙,用群殴的手段来对付李白。在城的北门进行群殴的时候,幸亏李白的好友报警才使李白摆脱了非常危险的困境。李白后来写诗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在长安的日子是非常苦闷的,在一个夜晚,这个夜晚让李白思潮翻涌难以成眠。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听到了四处传来的织布的声音,还听到捣衣服的声音,这些声音,声声入耳,引起了诗人的关注。所以李白写《乌夜啼》这首诗。“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烟渔停梭,怅然一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这就是诗人对秦女织妇的一种关切同情,还有对战争的一种控诉。织妇的怨情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在前线参加战斗,不能回家。《子夜吴歌》是李白对秦川的女子中的捣衣服的女子的一种关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就是诗人期盼和平、安定民生的美好愿望。经历长期的苦闷生活之后,诗人李白终于开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31年离开长安,从黄河泛舟而下,先到开封,再到商丘,然后再到嵩山。开封、商丘、嵩山在战国时代都是名城、名山。在这个地方游玩之后,李白又长久的居住在龙门,龙门有洛河路过,就是今天的洛阳的龙门石窟。继而他才东下进入洛阳城。洛阳城是唐朝的东都,它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长安,他的豪门权贵也像长安一样很多。在这里李白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如他曾经写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这个旧游元参军就是元演。诗中说“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这是李白白天酒楼生活的快意真实写照。这样的快意并没有驱散诗人晚上一个人客舍中的孤情。洛阳的春夜是寒冷的,夜深人静之时,不知道谁吹了玉笛在洛阳城中悠悠地飘荡,曲调正是折柳曲。这首曲子立刻撩拨起诗人无穷无尽的思乡之情。于是李白就写了一首《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不久诗人还真的离开了洛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就是他的妻子所在的家乡——安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也许是这一句话,促使李白很快地决定离开洛阳回到了久违的家乡安陆。


   咱们看一看这一首诗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 “闻”字,书写了自己闻笛的感受;“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自吹奏玉笛的人并不准备让人知道他是谁,他为什么思乡,吹奏玉笛的洛阳城的人他也只顾自己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话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玉笛的声音再大也不可能让全洛阳城人都听到。所以“满洛城”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是用了一个典故,折柳自古都是送别的象征,折柳曲更是送别的曲子。它传入诗人的耳朵里,立刻唤醒诗人一连串对家乡的回忆,就激荡起潜藏在诗人自己内心已久的乡愁;“何人不起故园情”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是人之常情。李白不但说自己思念家乡,也道出了千万个游子的心声。李白用“何人”两个字就表现他这思念家乡的感情并不是我一个人有的,而是说所有在外地漂泊的游子他们共同的心声,这就把自己的这种思念家乡的感情大而广之成所有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就是春夜洛城闻笛的艺术手法。


   这首春夜洛城闻笛,我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一次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唐朝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逢入京使,是岑参在边塞时,看到一个人要回到自己的家乡长安的时候所创作的一首诗,所以叫逢入京使。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的收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随喜赞叹呢

很不错啊!

1390937sdjq

讲的不错!长知识了

执中奉一

值得一听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春意洛城闻笛

作品原文编辑春夜洛城闻笛⑴谁家玉笛暗飞声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此夜曲中闻折柳⑷,何人不起故园情⑸。[1]...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洛城莲落

挽袖听风剧社出品,苏小戏原著,古风Bg广播剧《洛城莲落》冥小鱼与半曲广陵散陪您一起重回满洛城中莲花盛开的时光,用声音讲述嘉史三年洛城的故事声明本作品中所用音乐、...

by:挽袖听风剧社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朝代】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译文注释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洛城二三事

「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Leon和Pei在大学期间在同一个学生书店打工,打着公费报销的名义私下搞电影活动,因此结下孽缘。而今互联网社畜的身份并没有让这...

by:洛城二三事

春夜宴桃李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

by:老裴背古文

偷心游戏|闻笛亭主|古言武侠

她自诩是“天下第一神偷”,却要为了哥哥的命去偷一个男人的心。初入江湖,龙绯焰闹了不少笑话,却总是有一个男人陪在她身边护着她。天朝公主失踪,各国蠢蠢欲动,镇国将军...

by:冪乐羽声

洛城除恶记(中篇故事)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by:海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