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国孩子的10年成长轨迹告诉你:教育究竟能给你什么?

2019-10-23 22:12:4309:27 87
所属专辑:家长学校
声音简介

三个中国孩子的10年成长轨迹告诉你:教育究竟能给你什么?

《人生七年》是由英国ITV负责以七年为期的长期纪录片,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孩子,此后每隔七年都会重新采访当年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结果得出结论:富人大部分还是富裕,穷人大部分依然贫穷,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命运。

中国导演郑琼也拍摄了相似的纪录片——《出.路》,她跟踪了农村孩子、小镇青年、大都市孩子的人生10年,让大家看到:教育是如何影响命运的。

农村女孩马百娟

出生于甘肃白银市会宁县,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已经60岁,妈妈有智障,哥哥14岁就出去打工养家,生活十分艰难。父亲认为“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所以直到女儿十岁了,在校长的游说下,才勉强让她入学。她学习很努力,梦想着将来能去北京上大学。

三年后,全家人靠着存下来的低保金和打工的大哥积累下来的钱,在宁夏中卫买下了一处房子,有电有水,能吃饱饭。虽然过上了“好日子”,但马百娟却辍学了。学校老师极力劝说:“孩子按时交作业,学习也很努力,不能辍学。”但哥哥却说:“我们纯粹就是不想读了。”结束了小学生活,她决定打工挣钱,但由于是“文盲”,找工作屡屡被拒,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中。

两年后16岁的马百娟成了已婚少女,父亲对女儿的命运盖章定论:“除了嫁人,再没有别的出路。”摄制组还拍到了很多象马百娟一样的已婚少女,挺着肚子谈论孩子、丈夫和尿布。

小镇青年徐佳

两次高考落榜后,徐佳决定再一次复读。

2007年的一个午后,父亲开着亲戚的大卡车去承包的山头干活,却连人带车栽下了山。父亲去世后,一家人的经济状况直线下滑,徐佳和妈妈、弟弟只能住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出租房。

读大学是父亲的遗愿,妈妈也认为,即使打工也需要比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支持儿子继续复读。两次高考失利,让徐佳感到“压力山大”,亲戚们却经常安慰他:“现在努力就行,不要带着思想包袱。”

经过一年的努力,徐佳考入了湖北工业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保险公司实习,成了一名电话接线员。他对这个单调无趣的工作十分不满,于是不断投放简历,但反馈寥寥。几经辗转,进入了中电技术——工作太难找,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几年后,徐佳还在当初的电力公司工作,在武汉已经有了房,有了车,已然站稳了脚跟,挤进了城市中产的队伍。他的成功足以让全家人感到骄傲和欣慰。

他确实是一个被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北京女孩袁晗寒

父亲从事房地产,母亲觉得她有艺术天分,从小就让她学习钢琴、舞蹈和美术,最后她选择了美术。17岁的她在央美附中留级一年后,仍然有几门课不及格。妈妈就让她休学了。

休学后,她在南锣鼓巷花2万元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一家酒吧。母亲说:“只要她喜欢,这2万元就当交学费。”

酒吧没开多久就倒闭了,袁晗寒去了德国留学,在杜塞尔多夫就读艺术方面的硕士。全世界顶级学者、艺术家来这里讲学,开讲座,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资源,她却并不在乎。她感觉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于是学会了抽烟。

3年后,她从德国回来。她觉得德国是一个发展到头的养老国家,所以决定回国折腾一下。同年,她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象当初那个酒吧一样,家人并不指望她赚钱,只要喜欢就行。

对于她来说,开公司就象当初开店一样,试错成本很低,她可以选择学业,也可以选择职业——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马百娟的命运是最悲惨的,贫穷和家人的短见,使她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没有选择余地,只有继续重复父辈的生活。短暂的上学时光无疑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她也曾有美好的梦想和憧憬,但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粹。除非她能猛然觉醒,决绝地突破重围,走到广阔地天地中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则她的一生一眼可以望到头。但是,这种突围是那么的艰辛和不易,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做到的。

徐佳无疑用自己的成长诠释了“教育改变命运”。他经历过迷茫、痛苦、焦虑,但都通过自我调整和持续努力克服了,终于突破重围,过上了比较优越的生活。当然,他的成功突围不仅靠自身努力,还有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他和马百娟最大的不同。他的家人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困难也要供他继续复读。而马百娟的家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在浪费钱,毫无用处。

这也许就是小镇和乡村的根本不同。

袁晗寒是在大都市的蜜罐里长大的,从来不知贫穷和饥饿是什么滋味,从来没有要改变命运的紧迫感。对于她来说,生活就是用来享受和折腾的。她的家人也不需要她来改变家庭命运,所以才会支持她喜欢做的一切事。比如,玩酒吧,玩公司。这些“奢侈”的玩法必须要有家底才行,一般人玩不起。

她和马百娟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是两个阶层的人,她们还是归位于自己的阶层。

值得欣慰的是,徐佳真正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这也是在越来越阶级固化的时代的一缕光亮和一线希望。只要你努力,总能有所收获,但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有任何收获。

教育究竟能给你什么?

我想,是一个望远镜——能让你看得更远,看到更多。

你看得更远,就会有长远有效的人生规划,就能一步步走向你的人生目标,最后实现人生价值,你看的更多,就明白人生有许多选择,就会尽力去尝试各种道路,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得充实快乐,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父辈比较普通,所以我的起点不高,注定无法超越很多父辈优秀的人。”

我想说的是:“你自己为什么不努力成为优秀的父辈呢?你的优秀会让孩子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你能给孩子一个天文望远镜,他能比同龄人看得更远,看到更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

【内容简介】青岛出版社与心理专家李克富老师从2014年6月20日开始,联合开展《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心理课题研究,从40位妈妈中筛选出8位妈妈,8位妈...

by:城市书房QD

孩子成长历程 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完)

我们的内心常有一些不安、惶惑,产生这些的原由可能来自于自身的成长过程。每个人都有儿童、少年、青年期,由于年少,我们随意生长着,这些随意又被诸多的社会因素裹挟着不...

by:Q小姐不Q

三个孩子妈妈身边的人和事

这是三个孩子妈妈身边的人和事,书写了孩子成长之中妈妈的烦恼跟对于事情的应对措施,总结了教育孩子的经验跟观点,以供大家参考。文中表达了妈妈的喜怒哀乐,还有对于景物...

by:七彩色的云朵

《人世间》三个孩子的人生

《人世间》三个孩子的人生这几天最火的电视剧,毫无疑问是《人世间》了。大儿子周秉义,从小就才华横溢,一直都是学霸,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后来做了国营大厂一把手,后来...

by:海霞煦时

三个妹妹

【内容简介】苏黎是这世上为数不多,具有灵魂唤回能力的人,生活在自由的殖民地维珍港。她能帮助失去亲人的人,唤回他们所爱之人的灵魂,这为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她...

by:玉林里7号

50个教育法把三个孩子送入斯坦福

这本“育儿启示录”旨在培养世界通用,活跃于全球舞台的年轻人为目标。

by:呵小度

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由三个短篇小说组成。三个文本结构各异的故事,相互之间却有着微妙而缜密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极其精致的美学整体。英国《泰晤士报》称,穆齐尔是“半个世纪来最...

by:刘玉平_南方有声

三个女人

姥姥、妈妈、外孙女,个性迥异,住在同一屋檐下。她们彼此深爱,却又互相憎恶。这里没有男人。姥姥思想开放,张扬着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妈妈以文学翻译为业,与现实保持了舒...

by:中信书院

三个侍卫官

评弹曲艺地方戏曲

by:云瑞玉泉